新浪财经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创新作突破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5日 14:51 东方网-文汇报

  金融创新作突破口

  从2007年开始,金融创新开始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频频看到的词语。

  上海目前是我国金融产品创新和交易的主要场所,可转债、短期融资券、债券远期、人民币外汇远期、燃料油期货、刚刚上市的黄金期货以及即将面世的股指期货等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基础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品,都诞生在上海。创新丰富了上海金融市场产品,增强了金融市场功能,也是让国际金融中心“框架”成型的重要突破口。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市场规模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就能增加。但是金融市场规模扩大除了单纯的实体经济增长支持以外,还需要不断有创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交易机制来吸引交易,才能持续发展。据悉,今后上海金融创新的指导思想就是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和固定收益类产品,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增强金融市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同时,抓住我国利率、汇率制度改革以及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推进的机遇,丰富市场交易主体,建立市场主导的金融产品创新机制,促进金融市场的联动,加强金融市场基础建设,提高市场运行效率。

  提升本地金融能级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不能单单依靠国家扶持,还必须提升本地金融业的能级。

  据统计,2007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约1196亿元,同比增长33.5%,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约10%,在第三产业的占比中首次超过20%。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金融产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1%以上。

  依托上海证券市场,去年上海企业通过A股首发、增发、配股,发行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等直接融资渠道共筹集资金1617亿元,是2006年的3倍,上海企业直接融资额占全部融资额的比重达34.2%。本地金融企业如太平洋保险首发融资超过300亿元,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打下了基础。上市多年的浦东发展银行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质量不断提高;上海农村商业银行通过股改,为未来发展减轻了负担;上海银行则继续保持城市商业银行“领头羊”的地位。海通证券通过借壳上市已跻身全国较大的券商行列;东方证券业首发在即;国泰君安和申银万国等老牌券商龙头地位进一步稳固。在发展中,这些金融企业集团化、综合化经营的特征也日益明显,更契合了当前金融业混业发展的趋势。

  据悉,上海还将积极利用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契机,争取国家允许更多的金融产品等在浦东先行先试。日前,浦东竹园商贸区地块出让结果公布,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股份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中标,未来这三大金融机构落户新址之后,浦东“金融城”的格局将基本显现。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