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山西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1日 13:23 国家统计局网站
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提升内需的基础和关键所在。2007年,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先后出台了促进山西粮食生产发展的八项政策和一系列涉农税收的优惠政策,使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为了全面了解去年山西省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原因特点和今年的走势,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对2007年农民收入增长变化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山西省农民收入变化的新特点 据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65.66元,同比增加484.74元,增长15.24%,为近年增加额和增长幅度最多最快的一年。综合分析,山西省农民收入多渠道增收的路径已经拓宽,新的收入格局业已形成。2007山西省农民收入呈现出如下特点: 1.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有力的促进了农民增收步伐的加快。2007年,山西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520.95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6.61元,增长10.67%。工资性收入在全部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为41.5%,拉动纯收入增长4.6个百分点。从工资性收入构成来看,外出打工收入尽管比上年有所增加,但所占比重仍然较低。具体来看,2007年,人均从本地企业中得到的收入为1192.67元,增长12. 25%;人均从非企业组织中得到的收入为142.81元,增长10.69元;人均外出从业得到收入为185.48元,增长1.47%。这说明农民从本地企业中所得到的工资性收入目前依然是工资性收入的主体。 2.家庭经营收入增幅较大,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显著提高。2007年山西省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为1860.38元,比上年增加237.52元,增长14.64%。从家庭经营收入构成分析,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体的第一产业的收入增加额和增长幅度都是近年来少有的。这一方面是随着生产量的增加提升了收入水平,另一方面更得益于价格的提升,使整个家庭经营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具体来说主要得益于第一产业收入的增长。2007年,家庭经营收入中,人均第一产业收入为1353.72元,同比增长18.24%;人均二、三产业收入为506.66元,增长6.0%。在第一产业收入中,人均种植业生产收入为1163.67,增长20.0%,人均林业收入为15.85元,增长35.59%,人均牧业收入为174.2元,增长6.62%。在二、三产业收入中,人均工业收入和建筑业收入分别为25.51和21.87元,均比上年有所减少,人均交通运输业收入为182.56元,人均社会服务业收入为90.04元,人均批零贸易、餐饮业收入为124.54元,人均文教卫生业收入为17.68元,均比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49%,比上年提高了28.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收入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到43.1%,拉动纯收入增长6.6个百分点。 3.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大幅增长,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支撑。2007年山西省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135.80元,同比增长82.26%,对纯收入的贡献份额达到12.6%,比上年增加了8.5个百分点。这一方面表明随着农村居民家庭财富的积累,利息、租金和土地转包收入拉动增收作用开始显现。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在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民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再分配收入在农民增收中的贡献份额逐步加大,同时也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精神的具体体现。2007年山西省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48.53元,同比增长36.0%。转移性收入的增加主要是受政策性补贴、亲友赠送及离退休养老金等收入的增长影响。 4.农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继续扩大。随着农民收入总体水平的提升,农户间收入差异也呈拉大之势。从人均纯收入最低和最高分组的收入情况来看,2007年山西省农村最低收入20%人口的人均纯收入仅有1337.54元,最高收入20%人口的人均纯收入为7557.48元,是最低收入20%人口人均纯收入的5.7倍。从20%最高收入人口和20%最低收入人口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差额来看,收入差距由上年的5237.55元扩大到6219.94元。 从反映农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来看,2007年全省农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为0.3383,比上年上升0.027个百分点,比2005年上升0.05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2007年山西省农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呈继续扩大态势。 二、山西省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 概括地讲,山西农民收入增加的原因,依然是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四靠农民工工资的提升和农产品的提价。具体如下: 1、全省经济发展基本面普遍向好,政策支持“三农“力度加大,是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所在。2007年山西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省进一步强化了重视“三农”、支持“三农”的思想认识。省委省政府把提高粮食生产、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来抓,在稳定落实原有的支农政策基层上,又出台了新的政策。与过去相比,对“三农”鼓励和扶持的政策种类多、支持力度大,受益面广,对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7年全省安排“三农”方面的资金投入达6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9.18%。粮食直补资金有较大幅度增加,补贴对象由上年的小麦、玉米、谷子三种作物扩大到除薯类以外的所有粮食作物。今年山西省用于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资金达到2.76亿元,比上年增加5540万元,补贴标准为小麦10元/亩,玉米及薯类以外的杂粮5元/亩;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资金64900万元,比上年增加32706万元,补贴标准为小麦20元/亩,玉米、谷子14元/亩,除薯类以外的杂粮10元/亩;小麦、玉米良种补贴资金3100万元。三项补贴合计95600万元,比2006年增加38246万元,这些补贴使广大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2、优惠涉农税、费政策,使农民负担全面减轻,为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07年,农民盼望已久的税、费优惠政策开始在山西农村实施,此举让全省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一系列涉农税、费优惠政策是:农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捕捞业所得,已缴纳农业税、牧业税的,不再缴纳个人所得税;取消农业特产税及减征、免征农业税或牧业税后,农民取得的农业特产所得、销售自产农产品所得和从事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捕捞业的所得,仍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农民销售水产品、畜牧产品、蔬菜、果品、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月销售额不到5000元或每次(日)销售额不到200元的,不缴纳增值税等。这一优惠涉农税收政策的实施,使全省共减免农业税1.7亿元,农民人均减负7.47元。另外农村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农村低保已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全省重视农业生产,关注农民群体特别是农村低收入群体的氛围日益浓厚,为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农民收入进入了新一轮的良性增长期。 3、农民工工资水平进一步提高,有效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去年以来,山西认真贯彻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从2006年10月1日起,调整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推行了小时最低工资制度,调整后的标准比原来每月提高30元。农民工工资标准的提高,特别是年内能较好地兑现农民工工资,以及合理确定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和年度增长水平,使农民工务工收入得到保证。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