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手中国燃气 印度燃气曲线进京(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7日 10:17 经济观察报
“我们当时签订的备忘录中,表明了双方的合作兴趣。”北京燃气集团一位高层告诉本报,印度燃气对北京燃气集团的天然气零售业务较感兴趣,有意在下游环节展开合作;而北京燃气集团对印方的汽车加气业务和相关设备有兴趣,希望能联手发展。 北京燃气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北京市煤气热力公司,是北京城市燃气的主要经营者,总资产超过130亿元。2007年5月,按照北京市的国有企业重组方案,北京燃气集团的主要资产被注入到北京控股有限公司(0392.HK),间接实现了红筹上市。 在北京燃气集团重组和筹备上市前后,其与印度燃气的合作计划陷入搁置状态,进一步的磋商和谈判未能继续。北京燃气集团上述高层表示,双方的合作未获推进的主要原因,是两家公司的合作点不多。“我们的业务以管道气为主,印度燃气是以压缩气为主,业务不太一致。”该高层说。 事实上,北京燃气集团上市之前与中国燃气合资成立的北京京港燃气有限公司,其计划中在北京市场开展的项目,在北京燃气集团上市后也未取得显著进展。“在具体项目上还没有谈拢,双方合作的条件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中国燃气一位高层说。 有市场人士猜测,两大合资项目的进展迟缓,与北京燃气集团纳入北京控股后调整股权结构和合资策略有关,为了获得更多收益,北京燃气集团似乎更倾向于自己拓展北京的项目。 在中国能源网执行副总裁韩晓平看来,印度燃气与北京燃气集团合作不畅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前者在气源、资金和技术上的实力并不非常突出,难以真正吸引北京燃气集团。 中国燃气和印度燃气的高层都向本报表示,愿意进入北京市场,但能否最终如愿,还要看北京燃气集团是否有意合作,以及提出什么样的合作条件。 上述市场人士认为,中国燃气和印度燃气也可能绕开北京燃气集团,寻找其他的合作伙伴开拓北京市场。目前,在北京的压缩天然气加气站项目上,中石油和北京市公交总公司也参与了投资建设。 外资渗入 印度燃气进入北京市场的曲折经历,在某种程度上是外资能源公司开拓中国市场“波折中渗透”的集体写照。外资大多从2000年前后就开始布局中国,限于中国的政策和国情,它们通常采取的路径是,选择一家本土燃气企业作为跳板,初期展开股权合作,进而寻求投资具体的城市燃气项目。 2002年3月,原国家计委等部门发布的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首次将长期禁止外商投资的燃气城市管网列入对外开放领域,前提条件是中方控股。这为外资进入中国城市燃气市场打开了大门。不过由于城市燃气管网项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加之一些地方政府对外资有所顾虑,使得外资多年渗透的最大进展,也只是作为配角参与一些中小城市的燃气项目。 “经营城市燃气项目主要是和政府打交道,无论是争取项目还是制定价格。如果没有丰富的运营经验和政府关系,很难获得项目。这是外资难以大举突破的主要原因。”中国燃气一位高层说。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燃气、香港中华煤气、华润燃气等都具有台资、港资和央企背景,借助其在大陆拥有的资源优势和内地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良好时机,成为城市燃气市场渐进式开放进程中的受益者。目前,上述几家公司都已在内地拿到了数十个城市的燃气专营权。 如今,国内城市燃气市场“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基本成型,以新奥燃气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以中国燃气为代表的“准外资”企业,以及以北京燃气集团为代表的地方国企成为最主要的三大阵营。 最近几年,国内主要城市的燃气项目,几乎都是被上述三类企业瓜分。而印度燃气等“纯外资”企业,还处于核心市场的边缘地带。 有迹象显示,国内的城市燃气市场还将进一步开放。据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一位高层曾表示,未来天然气产业上中下游全环节都将对外资开放,城市管网建设将不设投资比例,外商可以独资。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