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人民日报:房地产风光不再 徐汇区发展依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4日 07:07 人民网—人民日报

  好一个漂亮的“转身”!(经济聚焦·关注楼市风险(下))

  本报记者 励 漪

  “地产饭”有危机——

  长期依赖房地产业来保证经济高速增长,是不可想象的

  从以房地产为重要支柱产业,转向倾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上海徐汇区用3年时间完成了一个漂亮的“转身”:房地产业的生产总值从半壁江山退居四大支柱产业末位。今年前4个月,房地产业实现税收占全区总税收的比重为14.2%,只有3年前的一半。而现代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59.86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税收16.81亿元,同比增长75%,占全区总税收的比重从2003年的14%上升到近1/3。

  《上海资源与环境蓝皮书》主编、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博士王泠一认为,徐汇现象并不是孤立现象。他说,“十五”期间是上海地方政府完成“原始积累”的一个过程,房地产业作为赢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几乎被当时所有的领导所青睐。前几年,地方财政收入无法抵挡巨额的

城市建设消耗。房地产的开发收入相当部分投入了城市建设。但是,要长期依赖房地产开发来保证经济高速增长,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现实的。

  对徐汇区来说,虽然经过了一轮房地产开发的高潮,但这个拥有56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沿黄浦江从卢浦大桥到徐浦大桥的滨江地段,仍有8.7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供开发,一旦建起“

豪宅”,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肯定非常明显。此外,区内还有不少企业搬迁腾出地块,城郊结合部也有不少储备用地,因此,有人曾乐观估计,“房地产饭”徐汇至少还可以吃5年。

  然而,徐汇区委、区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危机:作为资金密集型、资源占用型的产业,房地产行业虽然出政绩容易,但毕竟是“一锤子买卖”,并且会由于人口的大量涌入而造成城市发展的不平衡,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带来许多不确定性因素。

  因此从2003年开始,虽然还没有清晰、完整的现代服务业概念,但他们已经有意识地对支柱产业开始重新排序,并引导区内企业和资金走出纯地产项目,引向为如今的现代服务业配套的开发。

  摆脱惯性依赖——

  主动调整经济结构,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在不少地方,当房地产业占据地方经济相当比重后,往往形成一种惯性依赖。徐汇区为什么能够实现转型?

  徐汇是上海的“黄金宝地”,过去一些人只看到了地价的宝贵,转换视角,大家看到了更值钱的优势。徐汇是上海传统的科教文卫大区,区域内有中科院上海分院等104家科研实力强劲的科研院所,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14所高等院校,使现代服务业发展有了巨大的潜力和空间。

  徐汇区的现代服务业产业架构被确定为“1+6”,即发展信息服务业集群,培育专业服务业、旅游会展服务业、科技研发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生命健康服务业、国际交流和教育培训服务业等6个重点行业,这与徐汇区具备的资源优势密不可分。

  以信息产业及信息服务业为例。上世纪90年代,华东计算机研究所、东海电脑集团等IT先锋都在徐汇辖区内,交大则为行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徐汇区曾“孵化”和集聚了盛大、携程、中国银联、美国电子艺界(EA)、日本的世嘉(SEGA)等知名公司。

  不可否认的是,前期的房地产开发帮助徐汇区完成了“原始积累”,大量的楼宇也使得其后来发展现代服务业有了载体。徐汇的实践说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地方政府应有意识地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在调整结构的同时,依然可以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3年转型3年显效——

  经济转型是一个迫切而繁重的任务

  位于徐汇漕河泾开发区内的上海邮通信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是原电子工业部部属企业,曾是国内最大的POS机生产企业。2005年,公司将生产基地向郊区转移,腾出的地块打算开发高档商品住宅。

  为了扭转开发思路,徐汇区区委书记茅明贵两上京城,把徐汇区的产业规划、发展设想和地缘优势等向邮通的上级公司——中国普天集团领导详细陈述。经过几轮磋商,普天愿意与徐汇区携手共建18.6万平方米的邮通高科技信息园。这样,既符合徐汇区以信息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也符合普天集团的主业发展方向,可谓实现“双赢”。

  徐汇区的另一个优势行业是专业服务业。目前,上海众多广告公司均注册在徐汇,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及检测、计量、认证、咨询等行业也在此集聚,去年,专业服务业的营业收入达203.7亿元,占全区现代服务业营收总额的78%。

  3年转型,3年显效,2004年以来,徐汇区的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和区级财政收入已在上海中心城区中夺得“三连冠”。不过王泠一认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将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十一五”期间,徐汇区的现代服务业比重要从75%上升到80%,任务还相当艰巨。

  王泠一分析,徐汇只是上海的缩影。作为资源紧缺的特大型城市,上海整体上面临土地、

能源等资源短缺的巨大压力,经济转型的任务迫切而繁重,无论从经济体制还是社会体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