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东北振兴:区域发展的一着妙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 13:50 光明网-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李瑞英 钱建强 毕玉才 曾毅 朱伟光 6月9日,在沈阳机床集团研发中心那个并不宽敞的大厅内,红绸揭去,一块金属牌匾展现于世,顿时掌声雷动,镁光闪耀。“沈阳市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这一个长长的称号仿佛是一声悠扬的咏叹,让人们心潮起伏、欢欣鼓舞。 这一刻,荣耀属于铁西,属于辽宁,也属于整个大东北。 这一刻,荣耀是振兴的回报,是继续扬帆的号角。 东北,“老工业基地”,几多辉煌,几许落寞,言说不尽,书写不完。于是,只在某个富有象征意义的瞬间,一切化作欢笑与泪水。 多少人对这片土地心怀感念。白山黑水,平畴沃野,森林湖泊,珍禽异兽……这里,有过民族的兴衰变迁,有过外寇的恣意蹂躏,有过抗战的烽火硝烟,有过劳动人民翻身解放,有过新社会建设如火…… 而今,黑土地又以整体的姿态行进。改革,重燃发展的火焰;振兴,成为新的使命。谁说英雄迟暮,谁说雄风不再?东北,这“共和国的第一块基石”,正成为共和国版图上的“第四增长极”。 帷幕拉开 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自己强大的民族工业。 “民族工业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回顾我们国家现代化所走过的伟大历程,无不凝结着党中央的巨大关怀和指导。看到我们今天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大,我们不能忘记曾为新中国重工业奠基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这一观点。 抚今追昔,人们不会淡忘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中国工业化道路上所扮演的中流砥柱的角色。 1950年国庆节,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高悬新中国第一枚国徽。 这枚庄严的巨大国徽,在年轻的共和国百废待兴的时候问世,不知让多少人流下激动的泪水。而它,正是由沈阳第一机床厂制成的;它也向世人表明共和国的工业正从此起步! 此后,东北地区不负众望,成为“共和国装备部”和“新中国工业摇篮”,奉献出数百个令人鼓舞的“第一”:第一吨钢,第一辆汽车,第一桶油,第一台五吨蒸汽锤…… 这位共和国工业的“长子”,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将成千上万种工业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将200多万科技人员、管理干部、技术工人输送各地,支援建设。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共和国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为我国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推动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共和国的“骄子”步履蹒跚,诸多发展优势逐渐丧失。在现代化早期,我国发展战略突出工业的重要作用,是当时历史环境的一个必然。正是这种必然让东北肩负起发展国家工业的重任,也背上了日后改革的包袱。计划经济旧体制遗留下来的种种弊端日益显现:低度的市场化水平,畸形的产业结构,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都严重地制约着东北地区的改革和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一度陷入谷底,多数国有企业亏损,经济发展乏力,财政收入拮据,基础设施严重老化,大量职工下岗、生活窘迫…… 在新的发展中,老工业基地不易转身,变革之难,在于体制之重。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宋晓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陈,东北地区发展速度变慢,根本原因之一乃是进入计划经济最早而退出最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恰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旋律和总体特征。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商品经济”,到“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条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历史纵向坐标上,东北的“早到晚退”,注定了它辉煌之后的某种衰落,注定了需要一种奋力的跃进,才能跟上发展的步伐。 这些困难、矛盾和问题,将东北人推到了抉择的关口:是保守过往还是放手一搏。 东北人选择了继续前行,选择了与共和国整个现代化进程同呼吸、共命运。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地区的发展时刻牵动着党中央的心。尤其是新时期29年来,东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结出硕果,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成就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困难也是现代化建设遭遇的困难。 2002年,东北三省人民迎来了热盼已久的战略之变。党的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着眼,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资源开采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 此后,中央决策层先后赴东北三省就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进行调研,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后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03年10月,《意见》正式颁布。同年,国务院组成了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任组长。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在中央的统筹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布局。东部跨越、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构成了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格局。由南往北,从东到西,在区域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总体格局中,东北地区迎来了振兴的历史时机。 凤凰涅槃 机遇来临,号角吹起,一场翻身之仗打响了。 国务院召开多次常务会议,专门研究讨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系列重大事项,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 ——推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资金第一批100个项目、第二批项目197个,总投资1089亿元。 ——启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60个专门项目,总投资56亿元;下达国债项目贴息8亿元,安排东北高新技术项目118个。 ——允许有比较优势的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工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军品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在新购机器设备时所含增值税税金予以抵扣。 ——推进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等77家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试点工作,中央财政补贴2亿多元。 ——加大对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的支持力度,支付东三省67户国企破产补助金170多亿元,占全国用于此项资金的23%。 ——中央财政对东北三省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122亿多元,给予社保补贴数十亿元。 ——国家开发银行对下岗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专项资金支持达1585.3亿元,其中辽宁700亿元、吉林498.9亿元、黑龙江385.5亿元…… 这一项项政策、一个个举措,无一不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开辟了广阔空间!从结构调整到产业升级,从自主创新到科技进步,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以工促农、工农协调,治理生态、节约资源,东北老工业基地力争成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 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之下,东北各省精心构思,尽显其能。 辽宁省提出:重点建设“两大基地”,发展“三大产业”,即建设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服务业。 吉林省提出:建设“五大产业基地”,即汽车产业基地、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基地、光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黑龙江省提出:建设“六大产业基地”,即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石化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能源基地、食品工业基地、北药生产基地、森林工业基地。 雄心勃勃的宏大产业规划,需要微观经济组织的支持,需要市场活力的释放。于是,国有企业,这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顶梁柱被推到了改革的前沿。在政策引导和新经济布局之下,东北三省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步伐,并取得丰硕成果。 2004年,黑龙江省计划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地方国有企业改制。截至2006年底,全省完成改制3302户,占应改制企业的96%,基本实现预期目标。 2005年,吉林省决定用一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全省816户国有工业企业的改制任务。截至2006年底,全省3228户国有企业完成改制,省属企业及核心子企业有385户基本完成改制,改制率达98%。 2006年,辽宁省85%以上的国有大型工业企业实现股份制改造,国有中小工业企业基本完成产权制度改革。 此外,东北三省诸多企业实现联合重组,如鞍钢与本钢联合重组为鞍本钢铁集团,大连造船和新船两大船舶生产厂合并成立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接收了哈尔滨气化厂、哈尔滨煤炭工业公司等单位的资产,等等。 改制改组使东北地区国有经济比重偏高的状况大为改善,在比率相对减少的同时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得以提升。在振兴之路上,东北终于没有被历史所束缚,终于迈过了一道艰难的坎儿。 老基地要走出新路子,国企改革是核心。然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每一处变革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国有企业改革的迅捷,是东北变革的速度。疾驰之下,东北人承担起了不小的成本。很多人下岗、分流,由单位供养走向社会保障。这一群体的出现将社保、就业、教育、医疗、居住等一系列关系民生的诸多问题,呈现在决策者的面前。 2003年,东北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的人员有135.4万人,占全国失业人员的19.5%;而退休职工又占了企业职工总数的一半以上。困难群众、困难家庭的数字不断增多,需要享受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的人数持续增加。 在此情形下,中央决定率先在辽宁开展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改革。随后,试点工作扩大到黑龙江、吉林两省。这让困难群众一下子吃了“定心丸”。 经过试点工作,各省不断总结经验。如今,一个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在三个省内基本形成。 目前,辽宁省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达1193.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有607.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有864.2万人;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334.5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有46.5万人;全省共有141.85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金。 吉林省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55.9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99.44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83.02万人;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从无到有,参保人数分别为136.69万人和35.27万人。 黑龙江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769.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459.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602.8万人。 数字看起来有些枯燥,但我们能够想象,在其背后是无数人动人的笑容。同样安定人心并使旧城换新颜的,还有棚户区改造工程——数百万居民迁进新居,共享了改革发展和东北振兴带来的成果。 吉林省2006年启动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工程以来,全省拆除房屋950.2万平方米,搬迁18.62万户,新建回迁房571.69万平方米,回迁安置15.3万户、45.2万人。 辽宁省完成了5万平方米城市连片棚户区改造,拆除棚房1212万平方米,建成1931万平方米,有120多万户居民住上新房。 黑龙江省2400万平方米棚户区将于“十一五”期间全部拆除,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将达到25平方米。 人还是一样的人,地还是一样的地,但改造让刚刚还是旧工业时代的生活面貌焕然一新。 所有这一切,都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战略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改善联系起来。宏观的大手笔带来了微观的大收获。 2006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70元、9775元和9182元,同比增长12.6%、12.5%和11.0%;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4090元、3641元和3552元,同比增长9.0%、11.6%和10.3%。 在详实的数字面前,“振兴”不只是概念,不只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短短几年时间内,东北人民让“东北振兴”成为世人重新认识东北的一面旗帜。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