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常态化宏观调控对上海的影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3日 22:30 上海国资

  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以及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上海面临着宏观调控带来的新挑战

  李敏晖/文

  宏观调控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对经济运行变量进行部分调整,而常态化宏观调控则将这种调整固化为一种经常性的行为。这几年的国家宏观调控实践表明,伴随着经济增长波动而常态存在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保证经济持续较快稳定发展的必要手段。

  但另一方面,由于宏观调控主要从国家层面出发,因而政策影响主要是全局性的。而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全国相比有着自身特点,宏观调控对上海的影响也明显不同于全国。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以及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上海面临着宏观调控带来的新挑战。

  保证上海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常态化宏观调控在保障上海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推动上海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宏观经济保持了高位平稳运行,延长了本轮经济周期的快速增长时期。今年1月-6月份,上海市完成生产总值5561.91亿元,同比增长13%,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4个百分点,依然保持了高位平稳的增长态势。与经济运行态势同步,上海城市居民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3至2006年间,上海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约为11.8%;2007年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77.99元,同比增长14.7%。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持续提升。伴随着这一轮宏观调控,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2007年1-6月,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4.1%,增速高出第二产业2个百分点。在宏观调控推动下,代表产业高级化发展方向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也获得了更快的发展。2007年上半年,上海的现代服务业(本文以交通运输仓储

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以及房地产业来代表现代服务业,下同)增加值为1415.41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近50%;6大重点发展行业工业总产值为6654.2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5.2%。在产业结构调整深化的同时,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效率不断提升。在原有能耗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上海每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持续下降。

  第三,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完善。国家对土地和资本这两大资源在总量和结构上的调控,使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上海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资本调控方面,受国家对货币投放总量、信贷总量、结构等的控制,上海的投资增速高位回落、投资结构不断优化。2006年,上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3925.09亿元,同比增长10.8%,比2004年回落15个百分点。2007年1月-6月,增速进一步回落为9.6%。同时,货币政策在资金流向上的调节作用,使得投资结构向着稳定经济增长和更符合经济运行长远目标的方向转变。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持续提升,2007年1月-6月,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337.36亿元,比重达到69.4%。而有关过热行业的投资增速则出现显著下降。

  以房地产业为例,调控对房地产业保持健康良性运行起着重要作用。2006年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为1275.59亿元,同比仅增长2.3%,低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5个百分点,更低于调控前(2003年)20.3%的增长速度。相应地,房地产销售价格也出现回落,2006年

房价涨幅回落1.3%。2007年1-6月,在全国房地产趋热的背景下,上海房地产业开发投资总额为619.59亿元,同比增长6.2%,增幅回升了5.8%。(图1)

  新的挑战

  在不断加强和改善的常态化宏观调控背景下,上海要贯彻国家战略,带动区域发展,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加速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首先,从贯彻长三角联动发展战略看,上海充分发挥龙头作用面临新挑战。

  在宏观调控不断加强和改善的几年里,上海在长三角区域内的影响力和引导力面临调整,区域内部分城市与上海的差距在缩小,并在发展特色鲜明的同时,与上海形成更为激烈的竞争。

  表现之一是上海的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始终是长三角各城市中最低的。以2005年为例,上海与其他城市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在1.6%-4.3%之间(不包括与舟山6.9%的增速差距),特别是苏州、无锡、南京等原来处于第二梯队的城市,其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一直在15%-18%之间高位运行,与上海的差距不断缩小,并且这一趋势还在持续。

  表现之二是上海在资源集聚上受到更多竞争。过去几年上海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速度一直排在长三角16个城市的后列,在长三角区域内吸收外资的比重也在持续下降。

  其次,从服务全国战略看,上海在产业结构调整上面临新挑战。

  上海要服务全国,依赖于城市服务功能的拓展和深化。一个城市服务功能的强弱首先依赖于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上海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经济发展的阶段和客观实际都要求上海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伴随着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对全国服务功能的加强,上海的服务业总量提高、结构优化。但在全国大发展、国家常态化宏观调控不断加强和深化的背景下,服务业在质和量上的提升有待加速,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新挑战。服务业高级化、现代化进程有待加速。

  一方面,服务业的高级化、现代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在当今知识化、信息化时代,内含着知识与信息的现代服务业更成为发展的方向。目前,上海的现代服务业约占服务业的一半,其中占现代服务业约1/4的房地产业是国家重点调控的产业,交通运输业又是能耗较高的产业,金融业的发展还面临许多现实的难题,快速突破尚难实现。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还面临较多的瓶颈和制约。

  另一方面,长三角城市以及国内许多城市纷纷将发展服务业作为贯彻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区域内服务业同构和竞争状况也日益显现。特别是金融业和物流业,按照长三角所属省内规划以及各城市规划,南京和杭州分别是江苏和浙江的金融中心,而南京-太仓的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以及宁波-舟山的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定位,在扩充了上海航运中心两翼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竞争。

  最后,从科学发展战略看,上海进一步降低能耗任务艰巨。

  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就是节能降耗。降低能耗并且达到一定的强度已经成为国家和上海的“十一五”规划中的明确要求。上海在节约

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与2003年相比,2006年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0.873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幅度接近15%;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上海的能源利用效率仅次于广东和北京。同样的节能比例要求,上海要在较高的节能水平上再提高一步,面临的困难和阻碍自然比其他地区更大;为实现节能的硬约束,相应要承担的成本也会更大。

  国家调控重点是高耗能产业,而上海目前的产业中,制造业占能源消耗的一半以上。制造业中产值较高、贡献较大的也正是能耗较高的产业。占工业总产值65%的6个重点发展的工业行业大部分都是能耗较高的行业,其能源消耗占到了全部工业能耗的50%以上。换句话说,上海目前的产业结构固化了能源消耗的基本数量,要达到国家规定的降耗强度,上海必须在结构调整中推进节能降耗,而这将是个长期和艰巨的过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