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部成奶业发展洼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8日 11:18 中国产经新闻
奶牛存栏仅占全国1/15,奶产量仅占全国1/13 本报记者 任万霞报道 中国奶业协会会长刘成果在8月4日于合肥举办的“2007年中国中部地区奶业发展论坛”上指出,我国奶业作为一个行业已经基本成型,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洼地”现象,中部地区奶业发展相对薄弱。此外,主要奶源产区人口稀少,牛奶消费力不强,影响纯鲜牛奶的的产销,因此可考虑在城市建立规模化的奶源生产基地。 据媒体报道中国牛奶产量近10年间增长了10倍,2006年达到3000万吨,仅次于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三大产奶国。近10年来,中国牛奶产量年均增幅达14.6%。尤其是2000年以来,中国牛奶产量年均增幅达23%,2005年产量达2750万吨。 国际乳联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潘蓓蕾7月30日在内蒙古首届国际乳业节开幕式上介绍说,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国内乳制品产、供、销量呈快速增长趋势。目前,中国牛奶产量年增加量约占全球乳业新增销量的50%,中国已成为全球乳业的一大市场。 记者了解到,尽管中国乳业发展迅速,但与世界乳业强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2006年,世界牛奶产量为6.44亿吨,人均占有量约为100公斤,而中国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而目前,我国奶业作为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存在产区分布不均衡和“罐头牛奶”占主导等问题。全国奶业产区主要集中在北方几个省,南方、中部、省际以及农村和城市之间奶业发展都存在很大差距。这些都制约了奶业的进一步健康快速地发展。 刘成果说,根据资料统计,中部地区已成为全国奶业发展的“洼地”。他说,中部六省人口接近4亿,约占全国人口的30%。但奶牛存栏仅有约88万头,仅占全国的1/15;年奶产量共约280万吨,仅占全国的1/13。 中部六省之间奶业发展也相对不平衡。刘成果举例说,中部地区不足90万头的奶牛存栏量中,河南、山西两省就占了70万头;年奶产量230万吨,相比起来,其他四省奶产量就“少得可怜”。 据专家分析,中部地区发展奶业存在着客观的不利因素。首先是气候条件,大面积地区处在亚热带气候带,受温度高、湿度大的先天制约,影响奶牛生长,牛舍建设也要顾及通风、降温等因素。其次,中部地区作物结构以水稻、小麦、油菜为主,用作饲草饲料的玉米种植少,饲草饲料的成本高,养奶牛获利空间因此缩小。第三,不是传统的养牛区,养牛经验不足、专业人才少。 “但中部几省人口密度大,奶需求量也在增加,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刘成果建议,中部地区应坚持科学发展,买进、培育优质奶牛,立足本地市场,重点解决本地鲜奶需求,同时合理地布局奶源基地,建立产业一体化的机制,又好又快地发展奶业。 广东省奶协副会长王丁棉在第三届中国南京巴氏奶高层论坛上也表示中国奶业资源的分布呈现很不均衡性,奶源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几个地区,而这些地区正好是人口稀少牛奶消费力不强的地方。中国牛奶消费的主要市场是在城市,而城市又远离牛奶主产区。 王丁棉解释,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于牛奶的营养需求和新鲜口感有了更高的需求。就没有理由去喝那些保质期45天,营养流失了许多的“罐头牛奶”。城市奶业,它所拥有奶源新鲜和贴近市场这些特点,符合了牛奶是一种快速消费品这一产品属性,为此,王丁棉提出,要解决供与销的问题,城市也需要有自己的都市型的奶业,建立规模化的奶源生产基地。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