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上海开发和住房贷款 均出现不良双升态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5日 09:28 人民网—江南时报

  上海银监局同日发布的《上半年上海市房地产信贷运行与风险状况》(下称“报告”),让商业银行感到紧张。报告显示,上海市中资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均出现不良双升态势。

  一位国家大型银行上海分行的信贷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住房开发贷款违约开始增多。报告指出,住房开发贷款出现不良双升。截至6月末,上海市中资商业银行的住房开发不良贷款比年初增加了7.67亿元,不良率为1.79%,比年初上升了0.61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发生住房开发不良贷款13.25亿元,同比多增8.62亿元,其中近90%的贷款是经过展期到期后再形成不良贷款。”报告说。而根据一位熟悉上海房贷市场的分析人士称,这些不良贷款多为房地产中小开发商形成。前述信贷人士告诉记者,开发贷款形成展期的可能原因有三,一是市场环境变化,如楼市行情走弱、宏观调控加强等;二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挪用信贷资金,表现为拖欠工程款、材料款、延迟交房等,违规利用信贷资金去做其他事情,如进入股市;三是相关银行为保证一定的贷款余额,一般要求开发商在楼盘销售过半时就要还清开发贷款,但出于保留一定贷款余额的考虑而展期,“但目前这种可能性极低”。

  同时上海银监局发现,“两外人士”个人

住房贷款发放笔数占比持续上升,其中,6月份,“两外人士”个人住房贷款当月发放笔数占比为34.4%,比去年12月上升9.7个百分点。对此,上海银监局指出,自今年以来,“两外人士”个人住房贷款发放笔数占比出现上升迹象,说明非自住性的投资投机购房有所抬头。但“目前的走势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一方面进入加息通道,另一方面
房价
上涨的幅度可能超过收入增长的幅度”。

    前述银行信贷人士感到担忧。他的担忧不无道理,上海银监局在报告中直言,虽然,个人住房不良贷款上升势头得到一定遏制,但须重点关注虚假按揭风险。至6月末,中资

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不良贷款余额21.62亿元,比年初增加1.97亿元;不良贷款率0.85%,比年初上升0.06个百分点。报告称,据有关银行统计,个人住房不良贷款约有80%因虚假按揭而引起,虚假按揭贷款已成为个人住房贷款最直接、最主要的风险源头。21世纪经济报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