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加快日照桥头堡物流中心建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 10:53 《中国商界》杂志
文 / 日照市市长 杨军 从世界来看,日照位于正在崛起的环黄海经济圈、环太平洋经济圈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结合部,隔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从全国来看,日照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带与沿桥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的交汇处,是中西部沿桥地区的便捷出海口和南北方物流的重要结点。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日照发展国际物流、建设区域物流中心提供了有利条件。 现代物流被称作促进经济增长的“加速器”,是推动21世纪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利润源。依托大陆桥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加快建立陆桥物流体系,对于加快沿桥地带的开发开放,进一步增强陆桥区域经济竞争力,促进陆桥经济带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陆桥区域物流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日照市是陆桥经济带的对外开放窗口和商品集散地,在陆桥物流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日照市将充分发挥桥头堡综合优势,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努力打造桥头堡物流中心,更好地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崛起服务。 日照桥头堡是建设陆桥现代物流中心的理想之地 日照桥头堡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陆桥现代物流中心,具有突出的优势和条件。 (一)得天独厚的港路优势,为桥头堡物流中心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港口作为海陆交通枢纽和货物中转集散地,是重要的物流基地和物流结点,是联结国内外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在整个物流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据统计,全国对外贸易中90%以上的货物是通过港口进出的。因此,港口城市建设物流中心具有天然的优势。从国外的情况看,物流中心也多是条件良好的港口城市。日照市拥有日照、岚山两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深水大港,其中日照港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主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两港湾阔水深,不淤不冻,陆域宽阔,地质条件良好,建设维护成本低,无台风登陆,开发潜力巨大。根据规划,两港可建设各类泊位180个,远景吞吐能力可达6亿吨,特别适宜开发建设10~30万吨级的深水泊位,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深水大港良址。目前,两港拥有万吨以上泊位34个,港口通过能力超过8000万吨,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通航关系,开通了7条集装箱航线和至韩国平泽的客箱班轮航线。另外,港口集疏运体系也比较完善,境内两条铁路(日照—侯马—西安铁路、沿海铁路日照段)和两条高速公路(日照-菏泽-霍尔果斯、同江-三亚高速公路日照段)纵横交错;在一小时左右的交通圈内,拥有青岛等三座机场。便捷的海陆交通,为物流中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独特优越的地理区位,为桥头堡物流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作为物流中心,为方便货物中转集散、降低运输成本,必须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日照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之一,区位条件优越,战略地位重要。从世界来看,日照位于正在崛起的环黄海经济圈、环太平洋经济圈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结合部,隔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从全国来看,日照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带与沿桥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的交汇处,是中西部沿桥地区的便捷出海口和南北方物流的重要结点;从山东来看,日照位于半岛城市群与鲁南城市带的连接处,是鲁南地区的对外开放窗口。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日照发展国际物流、建设区域物流中心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辽阔富饶的经济腹地,为桥头堡物流中心建设提供了巨大市场。随着日照-侯马-西安铁路和日照-菏泽-霍尔果斯高速公路的贯通,日照桥头堡的直接陆向腹地横贯鲁南、豫北、晋南及西北广大沿桥地带,间接陆向腹地包括整个陆桥经济带,这一区域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被称为中国的“金腰带”;海向腹地遍及太平洋经济圈,特别是与日、韩隔海相望,经济互补性强,双边经贸交流与合作持续升温。随着我国中西部开发开放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陆桥经济带进入快速发展期,特别是开放型经济高速增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为日照桥头堡物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快速发展的城市载体,为桥头堡物流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依托。近年来,日照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大力实施“港口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生态建市”四大战略,充分发挥桥头堡综合优势,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综合实力和发展活力日益增强。“十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2%,2005年人均生产总值接近2000美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港口经济迅猛崛起,冶金、石化、浆纸、能源、粮油加工、建材等临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临港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已与12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十五”期间,外贸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35%以上,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15亿美元;与沿桥腹地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也在不断加强。电力、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建成了日照电厂、矿石码头、胶新铁路、日东高速公路、奎山水厂等一批重点工程,铁路年通过能力超过7000万吨,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0公里,电力装机容量达到86万千瓦,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9.3平方米,城市供水能力达到24万吨/日,通信网络先进,城市载体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建设了占地25平方公里的大学科技园,建成了“亚洲领先、世界一流”的水上运动基地,形成了“水上运动之都”的城市品牌。城市大气质量、饮用水水质和近岸海域水质稳定在国家一级(类)标准,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保持了“蓝天、碧海、金沙滩”的生态环境优势,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分居全国第六、全省第一,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充满活力的城市经济、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富有魅力的生态环境,为日照发展现代物流、建设物流中心提供了重要依托。 日照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现代物流业发展特别是港口物流发展作为实施“港口立市”战略、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快速崛起的关键举措来抓,充分发挥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综合优势,努力构建国际化区域物流中心,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港口物流迅速壮大。我市依托大港口、大腹地,围绕矿石、石油液化品、煤炭、粮油、木材、建材等大宗货物的运输、仓储、配送,加快港口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积极整合港口物流资源,培育发展专业物流企业,初步形成了以港口为端点、以内陆物流中心为集散点的综合流通网络。2005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8421万吨,同比增长62%,当年增幅居全国第一,跻身全国沿海十大港口行列;2006年前8个月,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413万吨,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九位,同比增长39.4%,预计全年可突破亿吨大关,达到1.1亿吨。一批港口物流项目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日照港焦炭物流园、西港区物流园、日照国际集装箱中转站等初具规模;总投资约2亿元的中纺日照粮油加工与物流中心一期工程已经完工,2005年完成200万吨的中转量;中石油储运项目已经完成投资5000万元;中铁联合物流有限公司物流基地项目也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2亿元。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铁路、公路物流的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铁路货运总量达到4500万吨,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公路货物周转量达到12.9亿吨,年均增长20%以上。 (二)企业物流蓬勃兴起。日照港、中远日照外轮代理公司、日照外贸运输公司、日照汽车运输公司等物流企业不断壮大,日照邮政、五征汽车集团、凌云工贸有限公司、日照百货大楼等一批工商企业纷纷成立了物流公司,建设了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积极发展企业物流,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商贸流通企业统一采购、统一配送比重分别达到90%和80%以上,为企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如凌云工贸公司将批发、运输、仓储系统整合,成立物流公司,并投资建成了仓储面积2万平方米、日配送能力4000余吨的物流配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入选山东省重点商贸配送中心十五强,物流公司进入全国物流百强行列。 (三)社会物流稳步发展。我们按照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积极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大力培育专业物流企业,推进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取得了初步成效。日照港物流公司等一批从事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综合业务的专业物流公司和泰和物流中心等一批专业物流配送中心初步发展起来,日照港焦炭物流园、日照开发区物流园、南方家园物流商城等物流园区初具规模,物流业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日照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在推进桥头堡物流中心建设、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快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行政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紧紧抓住港口下放的机遇,积极推进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对两港原有的行政管理职能剥离,实现了政企分开。同时,对日照、岚山两港进行了联合重组,组建起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行了企业内部改革,组建了港口物流公司,形成了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了港口企业发展活力,为港口和港口物流业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工商企业也按照物流管理体制创新、组织创新和经营机制创新的要求,整合物流资源和功能,对分散的物流管理职能进行改革,将运输、仓储等物流业务分离出来,加快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变、物流自理向物流代理的转变、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的转变,进一步增强了物流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动力。 (二)搞好规划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首先,调整完善港口发展规划。在完成两港联合重组的基础上,对港口发展规划进行了调整完善,重新进行科学定位,确立了“建设以大宗散货为主,专业化程度高、临港工业和物流业发达、功能齐全、现代化、开放型的沿海主要港口”的发展思路和建设两个亿吨大港的发展目标,并统筹规划了两港区岸线资源,在辖区100公里的海岸线划出25公里用于港口建设,为港口长远发展打好了基础。其次,高起点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适应港口经济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要求,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制定了物流园区建设规划,规划建设了日照港物流园区、日照开发区物流园、日照物流园区、南方家园物流商城、粮油加工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设施,促进了产业布局的优化,为物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加强了与沿海周边地区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今年8月9日,我市与青岛市签署进一步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备忘录,突出了港口物流合作等重点。日照港、岚山港分别开办了至青岛港的集装箱海运直通业务,大大提高了物流配置效率。 (三)完善投入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日照港口建设“十五”投融资情况)为突破物流业资金瓶颈制约,我们全面放开物流建设市场,积极运用市场手段,通过股份制、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广泛吸引国内外资本参与物流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加快建立多元化、社会化投融资机制。目前,已有30多家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前来投资发展物流业务。日照港与莱钢、济钢、邯钢、河南济源钢厂等五家钢铁企业发起组建了昱桥铁矿石装卸有限公司,吸纳资金近5.3亿元建设25万吨级矿石码头;与新加坡福岛公司、香港高时集团等合资建设储运设施,吸纳港外资金1.3亿元,等等。通过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不仅拓宽了融资渠道,而且提高了运营效率。 (四)加强推介促销,拓展腹地市场。为加快港口物流业发展,我们立足桥头堡优势,树立“把港口搬到腹地去”的经营理念,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不断强化营销措施,大力拓展腹地市场。市政府先后与新乡市、郑州市、西安市等沿桥城市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将港口物流贸易列为双方加强合作的重点之一,为扩大区域合作、拓展腹地市场搭建了合作平台。同时,市政府通过在中西部沿桥地带举办招商说明会、经贸洽谈会等方式,不断加强对桥头堡发展优势的宣传推介,并协调帮助物流企业举行业务推介会等活动,为拓展中西部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日照港等物流企业分别在郑州、西安等沿桥城市设立营销办事机构,不断加大营销工作力度,促进了腹地市场的拓展。 (五)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全市各级各部门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不断加大对物流业的支持服务力度。如为优化口岸物流环境,口岸管理部门以提高通关速度、降低通关费用、改善通关服务为重点,连续组织开展“口岸大通关”活动,积极协调有关涉港部门,改革查验方式和通关流程,推行船舶集中查验、24小时全天候和节假日无障碍通关,签订路港运输协议,理顺路港关系,有效提高了货物通关效率,为港口物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快陆桥区域物流发展的几点建议 目前,陆桥经济带的现代物流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区域物流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桥头堡辐射带动力不强、市场壁垒尚未消除等,制约着物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进一步加快陆桥区域物流发展,建议: (一)尽快组织制定陆桥经济带发展规划。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横跨十几个省区,区域生产力及现代物流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任务繁重,国家有关部委应在1994年《陇海兰新地带城镇发展与布局规划》的基础上,及早组织制定新陆桥经济带发展规划,进一步拓宽东部与中西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物流通道,明确区域、城市物流分工与定位,尽快建立起通畅、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体系,促进陆桥地带的快速协调发展。 (二)加大对桥头堡的支持力度。目前,东方桥头堡无论是港口吞吐能力、对外开放层次还是经济发展水平,都还不能与其应有的地位相适应。桥头堡带动力弱,成为制约陆桥经济带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国家应进一步提高陆桥地带东西门户的开放层次,在东方桥头堡设立陆桥保税区和港口自由贸易区,在日照规划建设出加工区、陆桥物流中心,促其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以开放促开发、促发展。应在规划、立项、审批等多方面对东方桥头堡给予支持,尽快完善功能、做大做强,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以适应陆桥经济带物流业发展的要求,更好地为陆桥经济带的崛起服务。 (三)加快建立沿桥无障碍物流区。国家部门和沿桥城市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从大局出发,加强协调合作,规范市场秩序,取消影响物流畅通的各种壁垒,建设绿色通道,优化交通物流发展环境,尽快使大陆桥经济带成为无障碍物流区。 (四)推进现代物流标准化建设。当前,海运、铁运、公路运输对集装箱运输的标准要求不一,增加了装卸环节,影响了物流效率,制约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应从区域经济和现代物流需求的实际出发,加快制定和推进物流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管理流程、信息网络的技术标准,尽快形成协调统一的现代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进一步提高现代物流的效率。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