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安徽人口总量增速趋缓 流动规模持续扩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8日 13:27 国家统计局网站

  2006年,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人口政策,努力构建和谐安徽,全省人口控制与发展形势继续向好,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红利”效应逐步显现,为安徽省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和谐、宽松的人口环境。

  一、人口总量增速减缓,净增数量相对稳定

  2006年,全省户籍人口为6593万人,与2000年相比,年平均增加52.5万人,年均增长0.82%,低于上世纪90年代的年均增长1.04%的水平。这是在人口基数较大的基础上取得的结果,说明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省人口总量控制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总人口规模继续得到了较好控制,增长速度稳步下降。根据全国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06年末安徽省境内常住人口为6110万人,比2000年净增124万人。从全国来看,安徽省人口数量居全国第8位。

  二、出生率略有回升,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

  目前,安徽省人口继续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人口生产方式转变。2006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2.60‰,比2000年的13.5‰低0.9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6.30‰,比2000年上升0.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也由2000年的7.64‰下降到6.3‰。当年全省出生人口77.1万人,死亡人口38.5万人,自然净增人口38.6万人。安徽省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连续多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政府控制目标。

  从“十五”时期开始,安徽省迎来第四次生育高峰。表现在出生率的变动上,2003年探底至11.15‰,随后逐渐回升,2004-2006年三年出生率分别为11.62‰、12.42‰和12.60‰;2006年比2003年上升1.45个千分点,年均上升不到0.5个千分点,处于谷底年份的2003年出生率,要比第三次生育高峰出生率低点的1985年(15.61‰)低4个多千分点。这说明,从2003年开始安徽省新一轮人口生育高峰期虽然来临,但人口发展却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人口变动趋于平稳。由于人口发展的惯性作用,未来10年,全省人口出生率将呈温和上升的趋势,这一趋势是年龄结构变动的结果,是实现人口转变后正常的人口现象。

  三、人口流动日趋频繁,流动规模进一步扩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发达地区转移异常活跃,异地务工、经商者增多,人口流动频繁,人户分离现象普遍。根据2006年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安徽省跨乡镇超过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数占户籍人口达到20.9%,绝对量超过1300万人,也就是说,平均每5个安徽人就有1人外出。其中,流向省外半年以上的人口为934万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数量翻了一番多。在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中,务工经商的人员约占80%,与前两年相比,经济型的务工经商人员比重不断上升。安徽省人口外流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和北京五省市,占到省外人口的87%。并且安徽省流到省外的人口有越来越聚集于上述五省的趋势。

  调查资料显示,外省人员来皖务工经商的数量不多,人口流入规模较小,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数量。近年来外省流入安徽省,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员一般在20-30万人之间,2006年外省流入安徽省的人口约为30万人。

  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劳务经济的发展,不仅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也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技术和观念的转变,对缩小城乡差异、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城镇化进程稳步加快,城镇化水平再创新高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十五”以来,安徽把城镇化作为地区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一方面努力发展经济, 推进工业化进程,使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向城镇聚集,城镇化人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根据省情需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村区划调整,将人口规模较小、区位优势不明显的乡镇并入经济实力强、人口密度大的中心镇,通过撤乡改镇、乡镇合并、镇镇合并、镇改街道,整合资源,发挥中心城镇对区域发展的积聚和带头作用,积极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2006年,安徽省人口城镇化水平达到37.1%,比1990年提高了19.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提高幅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15个百分点。

  五、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受教育结构进一步完善

  2006年,全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41年, 比2000年提高了近0.5年;每10万人受大专以上教育的人数由2000年的2312人增加到2006年的3828人,受高中教育的人数由7653人增加到8893人,受初中教育的人数由32826人增加到36731人,受小学教育的人数则由37362人下降到29704人。除了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外,其他各类受教育程度的人口都高于2000年,其中大专及以上人口增加量幅度最大,比2000年增加了66%。接受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教育程度的人数之比(以小学人数为100)由2000年的6.2:14.0:87.9:100转变为2006年的12.9:29.9:123.7:100,文化素质层次呈不断提高趋势。受初中以上教育人口的不断增加,表明安徽省在普及基础教育,积极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大高中和高等教育规模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提升了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

  人口素质的提高,为安徽省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也有力地促进了劳动人口素质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推动全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六、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但人口负担仍处于最轻时期

  安徽省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这个变化过程在继续加快。2006年0-14岁少年儿童人口系数为21.5%,比2000年下降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10.2%,较2000年上升2.6个百分点。安徽省老龄化步伐不断加快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人口生育水平迅速下降,儿童少年组人口减少,其比重大幅度下降,相应的儿童人口系数下降、老少比上升;二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使得老年人口的数量不断加大;三是大量青壮年人口外流,对全省人口年龄结构影响较大。预计今后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老龄社会的到来,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是需要全社会来共同承担和面对。

  虽然安徽省面对“未富先老”的局面,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安徽省劳动力的负担却处于最轻的时期,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给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红利”开始显现。所谓“人口红利”主要是指人口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被抚养人口比例不断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不断升高的一段时期,这样一种人口结构因为大大有利于经济增长而被形象地比喻为人口所带来的一种“红利”。1991年安徽省人口总抚养比为51.9%,2000年降至49.2%,2006年为46.3%。根据预测,今后人口总抚养比还将进一步下降,大约在2012年降到最低点38.3%,总抚养比的下降说明人口的社会负担在减轻,这时期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期,预计安徽省“人口红利”期将延续至2025年。

  七、人口婚姻关系稳定,家庭户规模继续向小型化方向发展

  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婚姻的看法与实践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但总体而言,安徽人口的婚姻稳定性依然较高。2000年以来,初婚有配偶的比重始终保持在70%以上。2006年,全省15岁以上人口中有初婚有配偶的人数所占的比例为73.5%,与2000年基本持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个多百分点。从婚姻状况来看,安徽省婚龄人口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男性未婚人口要多于女性,未婚人口中男性占59.1%,女性为40.1%,未婚人口性别比149.1,这种现象在大龄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二是60岁以下女性有偶率平均要高于男性3个百分点左右,但60岁以上的女性有偶率比男性又低16个百分点;三是女性离婚率与年龄成反比,年轻的女性离婚现象多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婚姻关系逐渐稳定,女性离婚人口中有63.1%的人集中要44岁前,比男性高出8.5个百分点;四是老年女性丧偶比例要高于男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家庭类型、规模和结构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近年来,安徽家庭户规模继续呈缩小的趋势,由2000年的3.54人降到2006年的3.12人。“两口、三口之家”成为现代家庭的主流,2006年,全省二人户和三人户占所有家庭户的53.3%。较2000年提高了近9个百分点,单身户家庭也有较大幅度上升,而四人户、五人及五人以上户则分别下降4.9个和7.9个百分点,家庭结构日趋简单化。家庭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消费、就业、劳动力供给等方面的相应变化,并对今后家庭养老模式、独生子女教育、居民住房需求等都将产生长远的影响。

  八、人口就业规模扩大,就业结构趋于合理

  2006年末,全省经济活动人口总量达3784万人,比2000年增加253.1万人,全省城乡就业人员为3741万人,比2000年增加290.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为755.9万人,占全省就业总量的20.2%,乡村就业人员为3473.1万人,占就业总量的79.8%。分产业看,全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为1741万人,比2000年减少277.9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为835.7万人,比2000年增加250.9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为1164.3万人,增加317.3万人。2006年,全省就业人员的三次产业构成由2000年的58.5∶16.9∶24.6变化为46.5∶22.3∶31.7,其中,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的比重由2000年的41.5%上升到53.5%,就业结构趋于合理。

  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初步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非公有经济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2006年城镇就业人员中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就业人数占69.4%,比2000年提高30.6个百分点,呈快速上升的态势。

  经过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安徽省人口控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迎来了人口转变、迎来了“人口红利”期。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安徽省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依然尖锐,仍面临着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安徽省人口规模庞大的省情没有改变,目前的低生育水平并不稳定,出生人口性别比仍然偏高,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劳动力迅速增加给充分就业增添了明显压力,人口加速老龄化带来的“未富先老”的养老压力将逐步显现。因此人口控制工作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坚持基本国策不能动摇。

  (来源:安徽省统计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