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上海历年积累存量土地近一半未形成有效供应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8日 05: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李和裕 实习生 倪珊珊

  “上海历年积累存量土地有近一半未形成有效供应。”昨天,上海社科院房地产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上海房价快速上升与新增土地供应量紧缩及其引起的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有所关联。

  数据显示,虽然从1988—2005年,上海出让的土地使用权面积共43666.37公顷、可建面积42131.96万平方米,但 1986—2005年,上海商品房建设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仅分别为25698.58万平方米和22037.45万平方米。可建面积和商品房供应这两套数据有着近2亿平方米的“脱钩”。

  上海社科院房地产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上海存量土地不能在短期内形成商品房供给的原因比较复杂,如开发商捂地、烂尾楼、开发环节的延迟、动拆迁的延迟、把生地开发为熟地出让的过程比较漫长、“双增双减”规划调整导致可建面积减少等。

  不过专家也指出,经过2005年以来的调控,有资金和风险承受能力捂地的项目可能并不多;在目前

人民币升值、经济发展长期利好条件下,开发商被“套牢”形成烂尾楼的可能性也较小。一些市场人士也认为,除了开发商方面的责任外,地方政府也应该更“积极”一些,如已经出让的存量土地要形成竣工商品房要经过约180个图章,正常情况下这个过程要2—3年,难免有某个环节遇到阻碍;另外清理闲置土地也是需要加紧落实的工作。

  此外,上海社科院房地产研究中心的专家也指出,上海土地出让从2005年以来显著减少,2005年土地出让的成交面积为385万平方米,不足2004年的十分之一,2006年土地出让的成交面积虽为648万平方米,但和宏观调控前的数量相比差距也非常大。不过,今年以来,上海推地频率明显提高,4月底至今已连续5次发布土地公告,隐约显出上海加大土地供应、平抑

房价的努力。

  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上海近两年出让的土地面积规模不小,但住宅用地的比例相对较小,未来要起到平衡供求的作用尚有难度。同时,地方政府也应该重视住房保障类土地的供应,从而促进楼市的长期稳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