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提升公共财政力度 山东新富民战略实现新跨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9日 16:05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左振乾报道

  6月24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履新不久的省委书记李建国作了题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报告。

  会后,《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了有关代表和普通市民。针对新一届省委领导班子提出的新思路,各界普遍反映“富有新意”,“符合实际”,“振奋人心”。

  强大与富美

  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这次大会最突出的正是李建国书记在报告题目中所展示的: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

  “大而强、富而美”——这是具有梁山好汉魁梧体魄的山东人对自己的新追求。

  作为中国区域经济领头羊之一的山东已经具备了强大与富美的良好基础。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在注重质量、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1%,先后迈上1万亿元、2万亿元两个大台阶。

  作为强省还远远不够。但是作为人口大省,山东经济的人均指标较低,这就使山东一直给人不那么“强”,这已成为山东省对外形象和内部发展的一大“软肋”。因此,要实现新的跨越,就必须将富民任务置于重中之重。

  富民与强省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注意到,本届党代会提出了未来5年“富民强省”是发展主线。而将“富民”置于“强省”之前,这意味着山东省发展理念的一个重大调整,是山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归宿。

  山东省发改委主任费云良对此进行了剖析:像全国一样,山东省的现代化起步于条件极为恶劣的情况之下,因此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不得不以高积累低消费来谋求发展,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创造一个整体上的“大”。

  做“大”之后,面临的是人均指标较低的新课题。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对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沿海四省作了一个统计,结果表明,山东省个私企业纳税额为99.3亿元,为广东的1/3,江苏的1/2。

  为何民营经济发展滞后,禹城市委书记黄金忠代表分析:老百姓手中缺钱是根本原因。从沿海“四强”来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多到少排序为浙江、广东、江苏、山东,而这一排序也基本与民营经济活力相一致。

  民富才能产业强

  强调富民,同时还是山东经济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随着山东省发展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的新阶段,今后扩大内需以及发展服务业,将是产业提升的关键所在。如果百姓手中没钱,就会因内需不足而受到根本性制约。

  “藏富于民”的发展,是让政府最省心的发展。而对于富民的内涵,报告这样描述:今后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社会就业不断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费云良代表分析:当前百姓不够富裕,主要在于人均收入较低。同时也在于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低:百姓先要考虑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的自保,即使有点积蓄也不敢消费,自然也就穷了。

  对于政府公共服务的加强,报告中已有明确要求:“在今后5年中,该省将千方百计地解决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

教育公平、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推进安康居住工程、保证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等10件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可以肯定,今后5年,必将是山东省公共投入空前提高的时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