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2008奥运朝阳版:新奥运 新朝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3日 01:58 第一财经日报

  ——专访北京市朝阳区副区长程红

  柯丹

  朝阳区是北京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经济也最为活跃,是北京重要的经济强区和对外交往的窗口。去年,朝阳区的财政收入历史性地达到106.6亿元,在北京各区县中率先突破百亿大关,成为领跑北京经济发展的“龙头区”。

  依托着“新北京、新奥运”的历史机遇,今日的朝阳正与北京其他区县一样,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车道。在这个进程中,朝阳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速城市现代化和区域国际化的进程?

  就目前朝阳区经济发展的几个热点问题,《第一财经日报》于6月26日专访了北京市朝阳区副区长程红。

  《第一财经日报》:作为北京的一个周边城区,朝阳似乎从未像近些年一样如此闪耀,由以前北京城区的外围一跃而成为北京的一个经济强区和国际交往的窗口。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程红:我认为,朝阳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北京城市化的进程和自身优势的充分发挥,“新北京、新奥运”所赋予的历史性机遇是最大的优势所在。

  按照去年年初国务院批准的新版《北京市城市规划》,北京正在由以前“单轴单中心”的城市格局向“两轴两带多中心”转变,整个经济中心和人口中心东移。从原来的老的中心城到通州、顺义和亦庄三个新的中心城之间,北京东部形成了一个快速发展增长带,而朝阳区基本覆盖了这个发展带,受益也最大。

  在这个区域内,市区公路网与地铁、轻轨以及首都国际机场等共同构筑了一个便捷的全方位立体交通网络,尤其是北京向外辐射的几条高速线路,如京津、京沈、京承等高速公路以及京包、京承等五条铁路从朝阳区内穿城而过,更是提升了整个交通网络的承载能力。城市路网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3.75公里,便利的交通网为经济活动增强了活力。

  与“新北京”一样,奥运对于朝阳也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对朝阳的直接带动性作用尤为显著。2008年奥运会的主会场在朝阳区,40%的奥运场馆在朝阳,未来70%的金牌也将在这里产生。

  除了区位优势显著外,丰富的涉外资源、产业的不断升级、良好的商务配套环境以及完善的优惠政策,这些也为朝阳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第一财经日报》:近年来,朝阳外向型经济发展异常活跃,涉外经济的特点日益突出。是什么促成了朝阳经济的这一特征?

  程红:作为首都,涉外资源是北京一个独有的优势,而这一优势又集中体现在朝阳。除了两个大使馆不在朝阳,已建成的三个使馆区都在朝阳,未来的第四、第五使馆区也将在朝阳选址。这让朝阳自然地呈现出国际多元文化能够在此和谐地交流、融合。可以说,朝阳是目前北京国际化氛围最为浓厚的一个区。

  朝阳区国际化程度非常高,这体现在经济上就是外向型经济非常活跃。去年,朝阳区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均占到了全北京市的40%。更为难得的是,在去年全国引进外资基本持平、个别省市甚至下降的情况下,朝阳区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仍达40%。再有,去年在朝阳的投资性公司占到了全北京的70%,外商设立的金融性机构,朝阳也占了70%。

  这三个40%和两个70%充分显示,朝阳区利用外资的规模和层次在全北京是走在最前的,外向型经济也是非常活跃的。我们曾作过一个调查,外资能在全区份额中超过30%以上,就说明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就非常明显了。

  目前,朝阳区是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在国内集中度最高的地区。全北京60%的涉外商社在朝阳,90%以上的外资驻京机构也在朝阳。众多的外资机构登陆中国、落户朝阳,与朝阳这种国际化的氛围是分不开的。

  目前,朝阳区的产业已初步自成体系,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上下环节和各行业间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产业链条。以商引商,在我们朝阳区已经显现。产业间的内在联系,使得这些公司和机构自动地走到了一起。

  随着我国金融业务对外资银行机构的逐步开放,今年,朝阳区在吸引外资金融性机构上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目前,已决定要将法人银行设在朝阳的外资银行机构已经有五家,几家国际知名的境外交易所在华代表机构也初步决定落户朝阳。这些都反映,朝阳的整体环境对于发展涉外型经济有着一个较好的激励作用。

  《第一财经日报》:伴随着北京CBD的建设与发展,以国际金融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在朝阳得以快速发展,区域内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企业达六成以上。目前,朝阳金融业的发展概况怎样?它与上海金融中心之间有何差异?

  程红:随着近两年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应对外来金融机构的竞争和挑战,国内的现代金融业也在快速发展。这既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又是产业自身发展的一个规律。

  作为首都,北京天然就是金融的管理中心,这是无可争议的。从国家监管部门到几大行的总部,再到因新机制而发展起来的金融机构总部,无一例外都设在北京,这是经济规律在里面发挥着作用。而上海作为金融中心,是改革开放以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结果。一部分外向型金融机构的总部设在上海,如与当地经济相适应的资本市场和期货市场则可能更为发达,这也是一个必然规律。

  这两个金融中心是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是由不同的金融资源分配所决定的,也是由不同的城市功能所决定的。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作用,主要是为长三角的经济发展服务的;而北京则是主要是为中国北方,至少是为整个华北地区服务的。

  两个金融中心齐头并进,并不矛盾,不存在以哪个中心替代另一个中心,也不是说发展一个中心就是要否定另一个中心。两者的类型不同,是功能互补的格局,共同来构成了中国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有两到三个金融中心是很正常的,从空间格局和行业发展来说,也必然会形成多个金融中心。

  按照北京市新的城市规划,朝阳区的整体功能定位是: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朝阳大力吸引外资,发展一些现代服务业,不仅是从朝阳自身考虑,而且是为实现北京市对朝阳区的定位服务的,是为北京市整体服务功能的完整性考虑的。

  现在,CBD占地3.99平方公里,只是朝阳区国土面积1%。,却承载着我们4000多家企业,地税的五分之一出自这个区域,朝阳利用外资的四分之一也是在这个区域,解决了十几万人的就业。这是一个经济功能高度聚集的现代化的外向型的区域。

  《第一财经日报》:作为2008北京奥运的一个主会场,朝阳如何打好这张“奥运牌”,并借助这个机遇来提升自身的城市管理水平和产业结构?

  程红:举办好一届奥运会,首先是要服务好奥运会,但是,我们更看重的是要借助这届奥运会来提升我们的城市管理水平和产业结构。

  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奥运首先能够给一个地区带来整体带动,对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等的提升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这个带动对于不同的产业来说是不一样的,对不同区域来说也是不很均衡的。

  我们的设想是,奥运之后,一些奥运场馆、地下空间都可以结合经济发展需要改成其他用途,如展览场地、商业场所以及休闲和体育等比较实用的用途。这样,在一个区域内集中汇聚一些商业酒店、会议中心、展览场所等商务资源,再加上一些大型活动的带动,可以将这一地区打造成现代化的文化、体育、休闲相结合的功能区。

  就产业来讲,我觉得直接和奥运有关系的就是服务好奥运,再有就是带动我们产业升级。目前,我们的旅游业、餐饮业还很传统,我们就要借助奥运这个机遇使其大幅提升。

  据预测,直到2010年前,奥运游将成为中国旅游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亮点之一。我们有如此漂亮的鸟巢、水立方和新闻中心等奥运场馆,经过包装后,这些场馆及其背后的故事会整体转化为一种特有的旅游资源。按照这一思路,我们区旅游局正在做一个整体规划,准备将奥运中的几个亮点包装后推广出去。

  在餐饮上,我们在北小河准备打造一条全A级的餐饮街,即按照北京市的分级量化管理标准就是卫生状况全都是优,在全区范围内消灭D级,让其退出市场。这样就能借助这个机会促使餐饮业的全面提升。

  奥运肯定会从经济总量上有一个提升,但我们更为注重的是产业水平的提升,尤其是服务行业。现在15个服务行业都在严格做培训,严格按照“安全规范繁荣便利”这八个字全面提升,从硬件到软件全面提升。

  此外,我们朝阳区内最重要的功能区之一——奥运功能区,初步划定的面积为67.4平方公里。除了比赛场馆,我们还新修了一个680公顷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这是一个开放式的森林公园,完工后对周边环境的提升将起到很好的作用。本报摄影记者/王晓东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