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温州还要跨越五道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2日 13:21 《法人》

  温州的发展是在温州模式没有固化的时候,一旦被固化并奉为经典,温州似乎就失去了当年那一股子劲

  ◎文/ 郑宇民

  在直到最近的较长一个时期里,由于温州模式被正式认同,温州人反而失去了来自外部挤压而产生的动力机制,加上创新空间客观上的缩小,温州开始徘徊了,经济增幅在浙江省排倒数第三。这也标志着,温州开始进入先发易、后难继的阶段,事实上面临一个拐点,一个再次跨越的新起点。

  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三个温州”(和谐温州、实力温州、活力温州)、实施“第三次跨越”适逢其时。这个跨越本质上就是跨越已经取得的成绩,跨越形成的模式,跨越已经为广大温州人民所熟悉的产业结构,跨越全球经济第二波梯度转移—温州没有抓住机遇的缺憾,跨越本土经济高度聚集引发高度拥挤的危险期。

  “第三次跨越”计划的确激动人心,同时也意味着温州必须越过面临的五道坎。

  首先是从原有的发展观上超越。温州原有的发展观是冲破旧有体制的敢闯敢冒式的发展,人睡我醒,人无我有。而现在是众人皆醒,当政策资源、体制资源等第一次资源都到了极限的时候,你还等着要政策、要土地、要体制,那么结果只是给你带来埋怨和遗憾。温州市委建设“三个温州”的构想就是

科学发展观落实在温州的最好体现,温州市委是举旗人,企业家一定要全力统一到大战略上去,不要自以为是,要以温州大局为是。简单突破已难有作为,应该寻找新的资源,开辟新的空间,从体制突破转移到智力突破,从点位突破转移到结构突破。这样才能找到新的资源、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会。

  二是从既定的经济模式上超越。温州模式在各个时期都有其特殊贡献,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产业本土附着力差,产业构架缺乏稳定性,加上政府的无为而治,这就导致了一个矛盾的局面:藏富于民,到处是温州人的天下;另一方面,温州本地产业却面临空心化。所以,温州必须及时解决生产要素漂移和附着力差两个问题,这也是温州模式升级的一个关键。为什么漂移?因为太轻了。温州既要坚持轻工业传统优势,还要“增重”,大力发展石化临港重型工业。温州过去创造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奇迹,今天还要创造小区域大空间、小资源大产业、小政府大服务的奇迹。

  三是从单向开放观上超越。温州模式有一个开放观的缺陷,就是单向开放,他们走出温州,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做生意的温州人达几百万,成功者不计其数,但那只是温州人经济,而不是温州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这其中的很多钱只是财,而没有进行投资,没有转化为本土产业,这是开放而不是完整的开放。开放的主要标志是引进来,外来要素在一个地区占有一定比例,并对当地的经济结构发生一定影响的时候才可以说是开放。因此,温州的开放应有两个取向:一是外向为主的温州人经济,有获取资源与市场为目的的开放,努力实现本土产业与下游市场的对接、本土产业与上游资源的对接;二是以内引外的合璧型开放,推动优势企业与国际优势企业在技术品牌市场研发方面的合作,以缩短本土传统产业提升的周期。

  四是从地方文化上超越。航海文化、熟人经济、关系社会,是造成温州经济内生性、漂移性的主要根源。温州企业家要把根留住,要建立社会责任为核心的企业家价值体系,企业不单是经济组织,更是社会组织、地方组织。把“三个温州”发展好应该成为温州企业家的归宿。

  五是超越原有的施政模式。温州原有模式中有政府的无为而治,其实温州各级政府一直都非常辛苦。现在关注温州经济,强调本土经济,都是强调在新形势下如何再造发展空间,再增生产要素,再造产业结构。政府干什么?政府好比造林人,让大鸟小鸟老鸟新鸟还有外来的鸟在温州自由自在的栖息和飞翔,那才是政府的事情。这其实就是要政府更有效地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果说市场化的过程依靠完整的市场主体的搏击就能完成,那么要素的集聚需要更多的是政府的有为。温州模式新一轮经验就在政府服务、企业和谐生态的营建上。

  (作者系浙江省工商局局长,中国区域经济专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