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执掌商务部:外贸“高手”的升级策

  本报记者 夏旭田 北京报道

  2月24日下午,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决定任命钟山为商务部部长。商务部网站随后表示,经中央决定,钟山任商务部党组书记。

  成为商务部新一任掌舵人的钟山有着丰富的外贸从业经验,也正面临着更为波谲云诡的对外经贸环境。

  钟山认为,外贸要保持战略定力,把工作着力点从短期的增长快慢转移到长期的结构调整上来,着力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

  而在担任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期间,钟山参与了多项重大的多双边对外谈判,其在“一带一路”沿线的经贸合作与自贸区谈判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

  重视外贸发展方式转型

  1月22日,商务部在京召开的全国进出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钟山在会议上强调,当前我国外贸发展进入了新阶段,2017年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丹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尚未完全走出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阶段,对外贸易的系统性风险在增大;而特朗普、英国脱欧等逆全球化迹象初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贸形势非常复杂。

  此般情景恰似钟山最初入京时所面临的形势:2008年11月钟山被调往北京担任商务部副部长,彼时正逢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外贸形势极度严峻。当时有商务部政研室官员透露,调任这样一名外贸系统地方官员出任商务部副部长,暗合了商务部(对外贸)的重视和担忧。

  从2013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不过钟山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多次强调,中国外贸仍然大而不强,不能骄傲。

  他指出,中国外贸商品出口以数量扩张为主,产品的质量不高;出口企业的竞争也是以价格竞争为主,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不多;自主销售的网络也没有健全和完善。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下,中国外贸还面临着愈发严重的贸易摩擦。中国已连续20年成为遭遇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仅去年一年,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就达119起,涉案金额143.4亿美元。

  钟山认为,中国在产业竞争上正面临着三个方面的竞争。一是西方国家提出要在新能源、智能数字制造等新产业中谋求突破,抢占先机;二是西方国家正在推动传统制造业的回归;三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凭借其资源、劳动力等优势,对中国形成了同质化竞争。

  杨丹辉表示,面对来自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中国外贸以劳动力总量和成本为核心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发生系统性减失,而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在很多领域发展动能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

  这似乎也正是钟山最为关切的问题。他先后发表多篇署名文章,阐述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思考。

  他认为,中国外贸应当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和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其具体抓手包括“五个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外贸经营主体、贸易结构、贸易方式的优化)和“三项建设”(外贸生产基地、贸易平台、国际营销网络的建设)。

  国际贸易谈判经验丰富

  出任商务部部长前,钟山在商务部担任多年的国际贸易谈判代表。2010年,钟山开始担任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2013年钟山接替高虎城开始担任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

  这一正部长级的职务最早设立于2010年,其主要职责是:根据国务院授权,负责对外经济贸易领域的重大多、双边谈判工作,协调国内谈判立场并签署有关文件。

  担任这一职务期间,钟山多次访问中亚以及欧洲等国家,其足迹遍布俄罗斯、白俄罗斯、中亚五国、法国、德国、匈牙利、波兰等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钟山在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上多有着力。

  2014年12月,钟山与白俄罗斯经济部长斯诺普科夫签署了《中国商务部和白俄罗斯经济部关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议定书》。2015年,钟山还以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的身份出席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就职仪式。

  钟山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这一工业园被公认为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明珠以及中国与沿线国家互利合作的典范。

  商务部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践行者,而此前钟山主要分管国际贸易谈判代表秘书局、反垄断局、外贸司、欧亚司、欧洲司、外贸发展局等部门的工作。

  为配合“一带一路”倡议,商务部正在研究确定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自贸区战略重点和布局。其中包括中国与海合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地区的自贸区谈判。

  (编辑:林虹)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