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制造业外资准入再放宽

2013年11月20日 02:26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耿雁冰

  实习记者 徐 颖 北京报道

  11月19日,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商务部将在扩大开放、投资准入方面重点改革几项工作,包括放开钢铁、汽车等一般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

  沈丹阳表示,商务部将加快推动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这是我国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建立统一、公平、透明的投资准入体制。

  此外,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包括放宽外资在注册资本、股权比例、经营范围等方面的限制。

  在最近几年修改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仍然保持了外商投资项目准入门槛,包括要求新建乘用车项目须有配套的发动机生产,并且继续坚持对外商投资整车项目50%股比的限制,同时规范了汽车产品标识,保护和支持自主品牌发展。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中对境外钢铁企业投资也有相关规定,如须具有钢铁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其上年普通钢产量必须达到1000万吨以上或高合金特殊钢产量达到100万吨。投资中国钢铁工业的境外非钢铁企业,必须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较高的公信度,提供银行、会计事务所出具的验资和企业业绩证明。

  此外,相关部门还将在打破市场壁垒、构建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系方面制定方案。

  沈丹阳介绍,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初步建立,但经济活动中仍存在不少市场壁垒。

  例如,一些地方要求跨地区经营的企业必须在当地组建独立法人机构,加重了企业负担;对外地产品或服务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规定歧视性价格,或者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滥用行政权利,限定单位或个人购买指定的产品、服务;在招投标活动中限制、排斥外地企业参与等等。

  “类似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抑制了市场活力,损害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沈丹阳称。

  针对这类问题,目前商务部已经与国家税务总局共同牵头,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关于“消除地区封锁、打破行业垄断,维护全国市场的统一开放、公平诚信、竞争有序”的要求,共同制定了一个工作方案,确定了当前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初步的工作思路。

  下一步,商务部将按照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精神,研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从完善法律法规、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健全社会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争取尽快建立起一个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突出问题的长效机制。(编辑 肖欣欣 李艳霞)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方连发3问驳安倍:开罗宣言算不算数?
  • 体育亚预赛国足狂攻不胜沙特 末轮死拼伊拉克
  • 娱乐卖淫女扮模特上相亲节目 1千1次曝艳照
  • 财经延迟退休进入缓冲期 延一年养老金增40亿
  • 科技苹果客服称iPhone待机爆炸或因电池老化
  • 博客胡紫微:我想过不干主持去卖煎饼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博士谈成就:有车房户口 新浪教育盛典
  • 赖伟民:三中全会经济改革的八大重点
  • 梁建章:为什么放开二胎是远远不够的
  • 安邦:民营银行会不会成为坏账接盘者
  • 金岩石:经营型政府的投资之手
  • 朱大鸣:三中全会后房价真会涨吗
  • 刘泳华:电商的高调与央视的低调
  • 齐格:看企业老总如何侃三中全会
  • 叶檀:北京补偿河北天经地义
  • 张五常:中国旧家庭礼教与国家盛衰
  • 沈建光:中国金融改革五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