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5日17:57 新浪财经

  下周美国大选终极决战脚步将至,全球市场的波动性愈发增大。国内方面,10月CPI、PPI、贸易数据和外汇储备等重磅数据将发布。

  国内数据前瞻

11月7日-18日 中国10月外商直接投资数据(FDI)
11月7日 中国10月外汇储备
11月7-8日 中国10月贸易数据
11月9日 中国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11月9日 中国10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

  数据详解

  11月7日-18日中国10月外商直接投资数据(FDI)

  11月7日-18日这个时间段内,商务部将公布10月外商直接投资数据。1-9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50.9亿美元,同比增长0.2%。就总量而言,当前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增速呈“L”型横躺状,这主要与国内制造业投资环境比较优势减弱相关,这一状态将在第四季度继续维持。

  11月7日中国10月外汇储备

  11月7日央行将公布10月外汇储备,截至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6万亿美元,环比8月减少近188亿美元,这是外汇储备连续第三个月下降,且规模降至2011年6月以来最低值。机构预测,10月末外储规模3.14万亿美元,或将连续第四个月萎缩。

  外汇规模持续缩水,人民币汇率短期出现暴跌,让监管部门再也坐不住,开始全方位封堵外汇的非正常流失。知情人士称,央行等监管部门正在研究推出措施,限制通过比特币交易将人民币兑换为美元并将资金汇出境外的行为。前几日银联渠道购买香港保险受限风波也显示出监管趋严的风向。

  11月7-8日中国10月贸易数据

  11月7日或8日,海关总署将发布10月贸易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降幅逐季收窄。考虑到2015年9月以后的月度进出口基数普遍较高,预计四季度进出口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四季度是外贸旺季,圣诞、元旦都将集中出货,四季度出口有望继续保持回稳向好。受加工贸易进口持续下降等因素影响,四季度进口增速总体仍将在低位运行。

  11月9日中国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10月CPI数据。市场预测10月CPI同比涨幅为2.1%。鉴于去年同期蔬菜等食品价格基数较低,且近期燃油价格上调、食品价格同比涨幅扩大,非食品价格延续微升态势,市场普遍预期,下周即将公布的10月CPI同比涨幅有望重回“2%”时代。

  11月9日中国10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

  国家统计局9日将公布10月CPI数据。9月PPI终结了连续54个月负增长的势头,首次转为正增长。10月份以来,煤炭价格继续大幅上涨,黑色产业链价格整体回升,有色产业链价格有所回升,水泥和部分化工品价格明显上涨,预计10月PPI环比继续上涨,叠加去年同期基数较低,PPI同比增速或升至1%附近。

  国外数据前瞻

11月8日-9日 美国大选全民投票
11月10日 新西兰联储公布利率决议
11月10日 FOMC票委布拉德陈述经济和货币政策
11月10日 旧金山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就经济发表演说
11月11日 欧佩克月度原油市场报告

  数据详解

  11月8日-9日 美国大选全民投票

  11月8日美国大选将登场,11月9日中午左右大选全民投票初步结果有望出炉。自希拉里“邮件门”以及克林顿基金事件发酵后,希拉里民调支持率一路下滑。尽管从目前的选举人团投票情况来看,依旧是希拉里领先,但是特朗普正以较快的速度追赶希拉里。因此,下周的大选结果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近日随着特朗普获胜概率增加,金融市场动荡已经明显加剧。面对可能出现的“黑天鹅”,市场操作转向避险,黄金及瑞郎等资产悉数上扬。

  11月10日 新西兰联储公布利率决议

  新西兰联储将在11月10日公布利率决议。在9月会议上,新西兰联储维持政策利率于2.00%不变,同时保持宽松政策倾向。该联储当时表示,“目前的预测和假设表明,需要进一步宽松政策以确保未来通胀能够看向目标区间中档附近”。

  市场普遍预计新西兰联储下周降息。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其将降息25个基点至纪录低位的1.75%,主要是因为目前通胀率仍远低于官方的1%-3%目标区间。

  11月10日 美联储高官讲话

  10日,FOMC票委布拉德、旧金山联储主席威廉姆斯等多位联储高官将发表讲话。

  继11月议息会议后,市场预期美联储在12月加息的概率已从68%左右攀升至约78%。如果美联储“信守承诺”在12月加息,为了尽可能弱化加息对金融市场的短线冲击,美联储还会进一步释放紧缩信号,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联储高官继续为加息做铺垫的概率大。

  11月11日 欧佩克月度原油市场报告

  11日OPEC将发布月度能源展望报告。若10月全球原油产量继续增加,并显示供应过剩加剧;加上美国大选的冲击,届时油价恐大幅下跌。

  此外,近期OPEC内讧不断,市场怀疑OPEC是否能真正达成减产协议。高盛认为,尽管上周末OPEC在维也纳的磋商只是一次技术性会议,但实现产量配额缺乏进展以及OPEC产油国之间分歧日益严重,暗示着11月30日维也纳会议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下降。油价可能将跌至40美元/桶。

责任编辑:郭一晨 SF160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OPPO胜利因智能手机技术停滞

OPPO完全地复制了过往二十多年来,在饮料、保健品、家电和服装市场上一再发生过的“营销奇迹”。那么,为什么仍然会出现OPPO式的胜利?

人民币不会也不该大幅贬值

此轮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是自我实现的预期在起作用。应对这一措施,短期内必须坚定地管理投资者预期与资金流动。中长期来看,必须从现在开始采取切实措施,逐步调低中国的货币存量,从根子上稳定中国的金融。

为何德国对中国投资态度突变

“德国作为商业重镇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政界和经济界有个互不干涉的传统,这就保证了商业活动的独立性。如果德国政府对中国投资筑篱盖墙,只会让自家企业懒惰。”

东北地区已陷入“资源诅咒”

营商环境恶化实际上是东北经济困局的一种表象,是结果而非原因。之所以出现营商环境恶化这一结果,是因为“资源诅咒”、劳动力外流和人口老龄化、体制机制滞后等掣肘性因素的存在。东北要实现振兴,需正视与解决好这三大掣肘性因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