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被高估了?不尽然

  英国金融时报网15日发表署名为桑言撰写的题为《中国GDP高估了?》的文章。文章说,批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质量,总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话题。最近凯投宏观的研究,就质疑了中国的GDP平减指数,认为这一指数没有扣除进口价格变化,导致了2014年中国GDP增速被高估1-2个百分点。

  其分析逻辑和结论是否站得住脚,本文将从GDP平减指数和GDP不变价核算两个方面详细解读。

  一、从GDP平减指数说起

  相比GDP, GDP平减指数并不是个曝光率很高的术语,甚至一些资深的宏观经济研究者也存有误解。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它和GDP之间,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关系。

  1.不是“算”出来的价格指数。一般的价格指数都是利用微观价格数据编制的,以CPI为例:首先是收集有代表性的商品的价格,计算出每一种商品的价格指数,再根据消费支出占比,按小类、中类、大类逐级加权汇总。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都是这么计算的。

  按照一般逻辑,既然GDP平减指数反映的是一国总的价格水平变动,那么将所有产出品的价格指数做加权平均就可以了。遗憾的是,这样计算出的结果,与客观世界真实GDP平减指数可能相差很远。原因有两个:一是价格指数不全。虽然各国都编制了系统庞大的价格指数,但总有一些GDP经济成分的价格指数难以获得。从行业看,比如金融服务业、政府机构这类非市场化经营的行业;从支出看,比如消费中的自有住房租赁、比如投资中的知识产权产品。

  二是权重难以估计。一般价格指数的编制基于具体产品,反映的是某一类产品的价格变动,而很多GDP经济成分都不仅只涉及一类产品,而是多类产品的投入和产出。因此,很难准确估计每种价格指数的权重。

  因为不能被直接计算出来,GDP平减指数经也称隐含的价格指数。那么,它到底从何而来呢?

  2. 不变价GDP是关键。具体来说,GDP平减指数的计算过程分三步:第一步,按现价,计算各个细分行业的增加值,汇总得到现价GDP(名义GDP);第二步,对每个细分行业,使用适当的价格指数(可能是多个价格指数)将其缩减为不变价增加值,没有适当价格指数的行业,使用物量增速或者预测值直接推算出不变价增加值,最后汇总得到不变价GDP(实际GDP);第三步,GDP平减指数=现价GDP÷不变价GDP

  可见,先有现价GDP、不变价GDP,然后才有GDP平减指数。不变价GDP核算决定了GDP平减指数;但是反过来,不变价GDP的核算,与GDP平减指数无关。

  在统计上,实际增速是根据不变价GDP计算的,而不是由名义GDP除以GDP平减指数得到的(虽然经济含义是如此)。因此, “GDP平减指数低估/高估,导致GDP实际增速失真”的说法,在逻辑上就是错误的。但是抛开逻辑性错误,如果未考虑进口价格变动因素,导致不变价GDP发生偏差,确实会影响到GDP实际增速。

  3. GDP平减指数反映进口价格变动吗?GDP是衡量国内产出的指标,理论上其平减指数只应该反映国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但是,GDP平减指数在很大程度上天然内含了进口价格变动。

  假设一个完全开放的经济体,进口价格下降,将导致对国内产品需求下降、进口增加,从而国内产品价格也下降,直到与进口价格相等。这一价格传导机制的存在,意味着所有与进口有关的价格指数,都会随之而变,导致不变价GDP变化。

  如果进口价格可以100%传导至本国价格,那么事实上,GDP平减指数在反映国内变动的价格的同时,也完全反映了进口价格的变动。当然,现实中并不存在价格完全传导,未传导部分应计算不变价GDP时予以扣除,从而保证GDP实际增速的可靠性。

  二、GDP增速高估了吗?

  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中国GDP到底影响多大?中国当前经济增长速度真的如凯投宏观所言“被高估1-2个百分点”吗?回答这些问题,需要结合GDP核算方法来逐层推算。

  1.哪些行业受影响?中国年度不变价GDP是怎么算出来的呢?首先要得到每个行业(共94个行业)的现价增加值,然后根据对应的价格指数或者物量变化率,计算各行业的不变价GDP,最后汇总。

  服务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绝大多数服务行业最重要的投入要素是人、资金,而不是能源、原材料和农副产品这类大宗商品。因此,这些行业不变价增加值的核算,或者直接用产出、投入的物量增速进行外推,如客货运周转量增速、雇员人数或工作小时数增速,这些物量增速即行业实际增速;或者选用适当的分类消费价格指数、工资指数,将现价增加值缩减为不变价。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与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没有直接关系。可见,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不会影响服务业不变价增加值的核算;只有生产成本与大宗商品价格与密切相关的工业,才可能存在这个问题。

  2.对工业影响有限进口分为一般贸易进口和加工贸易进口。加工贸易中,只有加工费属于增加值,因此这部分进口品价格变动不影响增加值。

  2014年,加工贸易占了进口近30%,也就是说在12万亿元的货物进口额中,只有8万多亿元货物的价格可能影响增加值。在GDP生产法核算框架下,现价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也就是说这8万多亿中,只有进入生产环节、作为中间投入的货物,才与增加值计算有关。

  中国并没有公布工业增加值率(增加值率=增加值/总产出),可以引用的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测算的“十一五期间,中国平均的工业增加值率是25.6%”。如果据此假设,工业增加值率为1/4,那么中间投入与增加值之比应为3:1,中国2014年工业增加值22.8万亿元,可以推算全部中间投入将近70万亿。假设8万亿进口货物的80%都作为中间投入(现实中进口占中间投入的比例远没有这么高),则进口中间品占全部中间品投入的比重也不到10%(6.4÷70)。

  另一方面,中国国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多数产品已经与国际价格接轨。即便不用进口价格指数,直接用本国价格指数缩减现价增加值,也可以得到总体一致的不变价增加值。

  可见,由于以下两个原因,进口价格下跌,对不变价工业增加值的影响也较为有限:其一,在整体工业的中间投入中,进口品占比较低,其二,大宗商品国内、国际价格是趋同的。

  3. 单缩法是GDP偏差来源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考察将现价增加值缩减为不变价增加值的具体过程。要想了解这个技术活儿,需要再次祭出生产法的核心公式:现价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基于这一公式,有两种可选的缩减方法:一是双缩法(double deflation)。不变价增加值=总产出/产出价格指数-中间投入/投入价格指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投入价格指数包括了进口货物的价格变动;而产出价格仅统计本国产品,虽然本国价格也间接受到进口价格影响,但产出价格指数总体上不反映进口产品价格变动。所以,分别缩减产出和中间投入,在理论上是较好的做法。

  二是单缩法(single deflation)。不变价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产出价格指数其隐含假定是总产出和中间投入的价格变化幅度相同,相当于直接用现价增加值除以产出价格指数。在产出和投入价格走势不一致时,单缩法计算出的不变价增加值,确实无法充分反映中间投入的价格变动。

  只要中间投入品价格跌幅大于产出品,单缩法就会高估增加值。从2010年修订的《中国非经济普查[微博]年度GDP核算方案》来看,中国GDP核算采用的正是单缩法。对于工业行业而言,就是仅仅使用各行业出厂价格指数进行缩减——忽略了中间投入品价格(其中包括进口的部分)与产出价格的变动差异。这种高估确实不是人为干扰造成的,纯粹属于一个“技术原因”。

  4. GDP增速仅高估大约0.5个百分点

    2014年,中国工业出厂价格下降1.9%,包含进口价格变动在内的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可以视为投入价格的一个近似值),从单缩法的固有缺陷可知,不变价工业增加值确实高估了。

  那么高估的幅度是多少呢?我们可以做一个粗略推算:单缩法下,对中间投入进行缩减,使用工业出厂价格指数98.1,而不是工业购进价格指数97.8,由此造成不变价中间投入低估了0.3个百分点(0.3=98.1-97.8)。考虑到购进价格指数(传导不完全)可能未完全反映进口大宗商品的下跌,我们将低估程度增加至0.4个百分点。

  按照1/4的增加值率,中间投入是增加值的3倍,中间投入的1%,相当于增加值的3%。则不变价中间投入低估0.4个百分点,导致不变价工业增加值大约高估了1.2个百分点(0.4×3)。

  按工业占GDP比重40%来算,不变价GDP大约高估了0.48个百分点(1.2×0.4),所以GDP实际增速仅高估不到0.5个百分点,远低于凯投宏观所称的1至2个百分点。虽然高估的程度似乎没那么严重,但总归不那么令人满意。而且使用单缩法,在购销价格倒挂的年份,会造成GDP实际增速低估。这不禁会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中国不使用理论上更好的双缩法呢?在以后的文章中,笔者将从中国的统计基础入手,讲讲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