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微博]要“核查”央企境外资产了。在两会闭幕后的第二天,3月17日,国资委[微博]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一份采购招标公告,招标内容是“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2015年度集中重点检查项目和境外国有资产检查项目服务”。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审计署对中央部委所属的94家企业,以及很大部分央企的境外资产,基本上从未进行过审计。
央企海外资产有多少?根据公开资料粗略测算,至2013年年末,央企境外资产总额接近4.4万亿元。
如此庞大的资产,“基本上从未进行过审计”。那么,相关企业及主管部门是如何监管的?是否存在漏洞?在央企不断“走出去”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央企海外资产的监管问题成了公众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国资委招标“核查”央企境外资产
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央企海外资产基本未进行过审计”有了新进展。
这次出手的并不是国家审计署,而是国资委。
3月17日,国资委发布采购公告,对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2015年度集中重点检查项目和境外国有资产检查项目服务进行采购。资金来源为财政资金,总预算为1240万元。
对于国资委此次罕见的使用了第三方机构检查央企境外资产,外界解读为国资委要对央企境外资产进行“摸底”。
据了解,国资委主动对央企境外资产的了解,并非首次。除了上述2010年发布的调查数据之外,近五年来,国资委针对央企境外资产多次发布监管文件。
2010年,国资委下发了《关于中央企业清理规范境外投资中个人代持产权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1年,国资委相继颁布了《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对央企境外资产和产权进行规范。
2012年,国资委再次发文,《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直指近年来央企海外投资出现巨额亏损问题,要求央企原则上不得在境外从事非主业投资。
尽管国资委多次发文,但据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目前仍未建立起对央企境外资产的审计制度。
巨额资产“未进行过审计”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因为审计力量不足,我国目前没有实现对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审计署受一些部门的规章和要求的制约,只能对企业领导人员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企业进行审计。2008年以来仅对国资委和财政部监管的118户中央企业中的57户进行过审计,对中央部委所属的94家企业,以及很大部分央企的境外资产,基本上从未进行过审计。
对于国资委此次的“核查”,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表示,第三方审计虽然有利于打破企业内部已有的利益格局,但这并不是主要方式,不能完全依赖。应该是国家审计为主,第三方审计为辅。“国资委此举还是初步的动作,下一步要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体系。企业内部审计、国家外部审计以及独立第三方审计,三方同时发力。”李锦说。
央企境外资产猛增
在近年来的“走出去”战略下,央企作为先行者,不断的加大海外投资力度。
新京报记者从中石化[微博]集团获得的资料显示,近些年,境外资产已经占到中石化集团总资产的三分之一以上。2012年8月,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曾表示,中国石化海外资产总额已超过6000亿元。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石化[微博]的投资、贸易和工程服务等业务分布在55个国家和地区,在境外资产、收入、利润占比分别达到37%、31%、23%。
电力行业央企亦是如此。新京报记者从国家电网[微博]获得的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国家电网境外资产达到298亿美元,是2009年的17倍。
根据国资委去年发布的《中央企业2013年度总体运行情况》,截至2013年年末,中央企业资产总额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7%。2013年度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4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3万亿元。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张毅在上个月透露,中央企业境外经营单位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利润占比分别达到12.5%、18.7%和10.6%。根据上述数据粗略计算,2013年年末,央企境外资产总额接近4.4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国资委2010年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共有108户央企投资涉及境外单位5901户,央企境外资产超过4万亿元,当年利润占央企利润总额的37.7%。也就是说,2013年较2009年,利润占比大幅下滑。
央企境外资产管理“问题频出”
对于利润占比下滑,有观点认为,2009年正处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第二年,情况较为特殊。如果直接下结论说,2013年的央企境外资产情况较2009年滑坡,未免有失公允。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央企海外投资“腐败”频发,投资亏损、人事震动屡见不鲜。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央企之一是中石油。
中石油集团每年会有大量资金及项目放在油田勘探与开采、海外收购及石油工程、贸易等领域。
曾先后在中石油旗下美国、加拿大、哈萨克斯坦、香港相关公司担任要职的李华林,长年负责中石油的海外业务,而他正是中石油窝案的第一批落马者中的一员。
同时,近年来央企海外亏损问题频传,如中航油燃油套期保值巨亏5.5亿美元、中铁建在沙特项目亏损41亿元等。
中国移动[微博]2010年底海外资产223亿元,海外收入72亿元。到2012年底,海外资产扩张至247.8亿,但海外收入却下降至46亿。中冶集团也是同样的情况。2010年年底,海外资产达到了308亿,当年海外收入187亿。到了2012年年底,其海外资产扩大到了365亿,但其当年海外收入下降到了92亿。
■ 观点
“第三方审计不能代替国家审计”
国家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表示,对于央企反腐,第三方审计的力度不够。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在今年两会期间的提案备受关注。他建议,要对境外国有资产进行审计全覆盖。
“摸底”说法不贴切
董大胜建议建立对国有企业经常性的审计制度,对国有企业的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损益等情况,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等情况要争取做到每年审计一次,或者两年审一次,一次审两年。
对于此次国资委的招标公告,董大胜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外界解读的“摸底”这个词并不贴切。“摸底”指的是不知道具体规模,现在让第三方机构去检查央企境外资产,是在已经大致知道资产规模的基础上。
董大胜表示,境外审计实际上是比较复杂的。国家审计方面,除了人力资源不足以外,还涉及投资国的法律、规则,以及我国公款如何出境等问题。但他坚持认为,第三方不能代替国家审计。他说到,自己在两会提案中提到的纳入审计全覆盖,指的是国家审计,而不是第三方。
民间审计对反腐“不力”
董大胜表示,就会计准则来讲,民间审计对于反舞弊等事项,一直不是很明确。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对于要不要发现舞弊线索,一直有争议。“很多会计师都不愿意负这个责任,他们认为自己并没有这方面的权限。”他认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往往是针对财务报表的数据真实性。如果谈到央企反腐,恐怕力度还不够,会计师的审计手段和目标、审计的经验和职业精神与国家审计干部队伍有区别,不能代替国家审计。
事实上,很多会计师已在参与央企审计的工作,比如众多央企下属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等。“但还是发生了那么多事情。”董大胜说,未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要加强的同时,国家审计要做到全覆盖,同时,外部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的反应企业状况进行审计。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官方微信(微信号sinacaijing)。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