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代表:仍待预算法执行细则出台

2015年03月14日 01:34  中国经营报  收藏本文     

  屈丽丽

  新预算法修改历经十年,三届人大易手,最终获得通过并实施。2015年是按照新预算法进行预算审议的第一年,那么,新预算法还有哪些有待进一步细化的规则或标准呢?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袁利群表示,“新预算法历经十年酝酿得以推出,有很多亮点,比如新的预算法包括对预算怎么样做到进一步透明,包括人大怎么样加强审查、监督,以及对一些具体的事项,比如像转移支付也明确了一些规则,包括把地方的融资纳入到整个预算的范畴,有很多的创新。”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们对预算精细化的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的实施细则却还没有,因此新预算法在预算的标准,预算的规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地明确和细化,比如转移支付,它的标准到底是怎么样,一般性的转移支付是怎么样,专项的转移支付是怎么样等等,这些都是要有一些明确的规定。”

  在谈到地方政府融资问题的时候,袁利群同样建议应该有一个标准出台,“像我们企业来讲,美的就很重视这个负债能力,偿付能力的问题。作为地方政府也好,国家的整体的融资也好,现在纳入到预算范围,在把家底摸清之后,是不是应该定一个标准出来了?透支要在可控范围之内,你不能寅吃卯粮,这些都是要逐步的规范起来。”

  “从财务的角度来说,最基本的就是说所有的你的支出,所有的你的家底,你应该在统一的预算体系范围内来进行管理和监控。”

  在建立预算法的实施细则方面,袁利群同时建议应该对国家投资的央企的利润分配建立一个标准。“不仅是民营企业,所有的上市公司,它都是对股东,对出资人都有一个利润分配的标准。现在国家投资的这些央企的利润上是不是也有一个标准?补充中央财政收入也应该逐步地规范化。”袁利群说。

  预算体系的信息共享同样也是一个问题,“现在我们都是在拥抱互联网,有很多移动互联网手段、新技术、新工具的运用,在我们这个预算管理体系方面,是不是也应该采用?”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整个中央到地方各个层级这样一个预算的管理体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进行管理。地方的区、市、省都不统一,到中央也没有统一,你说这么庞大的预算体系,现在都是各自的系统,你怎么去实现信息共享,怎么去实现你这个预算标准的统一?”

  “现在我们有很厚一本预算的项目,有具体的解释、要求。但是你要通过系统、通过流程来把它固化,而且信息要进行共享,这样基于这个基础才能实现透明。”

  由此,袁利群建议用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建立统一预算信息系统来提升管理效率,实现数据的透明化的管理。

  无独有偶,就在两会召开前几日,2月27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贾康、段爱群发表公开署名文章《预算法修改中的创新突破与问题评析》,其中也提到在预算的公开透明方面仍然为预算法的后续修改留下了空间。

  贾康表示,“国家预算作为政府的收支计划必须主动向社会披露,预算的公开性是社会成员对预算行使知情权、质询权、建议权、申诉权、监督权的前提。纳税人既然是国家预算收入的供应者,就有权利对预算进行监控,整个社会以‘收支法定’的形式保证政府预算收支服务于公共需要。”

  值得注意的,“本次《预算法》的修订,在草案第11条规定了预算的公开,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为人民代表大会和全体社会成员监督和审议政府预算提供制度保证。但目前阶段,我国预算透明度和民主参与程度还明显偏低。”

  显然,遵照民主理财原则,构建财政民主的环境条件,预算体系的信息共享仍是重要前提,这或者也是相关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及其对预算法的修改尚不可能一次到位的重要的原因和背景。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官方微信(微信号sinacaijing)。

新浪财经

文章关键词: 贾康预算法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香港9人辱骂围攻内地游客被拘捕
  • 体育中超国安1-0 鲁能遭辽足绝杀 申花连胜
  • 娱乐葛荟婕斥汪峰经纪人为维护声誉致电葛母
  • 财经高端水贵如油:依云海外7元国内最高80元
  • 科技央视315曾曝光的科技企业现在咋样了?
  • 博客陶短房:香港反水客粗暴行为无异于自残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非985、211毕业生就业遭遇学校歧视?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徐斌:管制放松易 国企改革难
  • 余丰慧:地方债务置换对银行不是利好
  • 冉学东:地方债置换计划不是QE胜似QE
  • 任志强:当前楼市没泡沫
  • 杨玲:A股有望再次迎来普涨行情
  • 谢百三:牛市是中国1.4亿股民的春天
  • 叶檀:国企改革落子淡马锡模式
  • 郎咸平:中国版QE是否会卷入货币战争
  • 易宪容:资金入股市难说支持实体经济
  • 叶荣添:大盘半年内破4000 疯狂地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