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华盛顿10月9日电专访:中国需提高劳动生产率以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秘书长林建海
新华社记者刘劼 祁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微博])秘书长林建海近日表示,中国经济过去的高速增长全球来看独一无二。要达到长期可持续增长,中国必须坚持经济结构改革,把握好改革的次序,并且在提高生产率上下功夫。
林建海在IMF和世行年会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过去30多年间中国经济平均年增长率高达10%左右。在过去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达到7.4%的增长率非常不易。中国已经意识到经济发展中的脆弱性和挑战,必须通过结构性改革使经济在长时期内保持全方位较高水平的增长。
他说,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全球来看,服务业占经济的比重一般约为三分之二,在美国这一比重高达80%,在金砖国家中约为60%左右,但在中国只有40%多,这就需要通过改革将这部分潜力挖掘出来。他还指出,中国改革的议题繁多,他认为在设计改革先后顺序的同时,还要考虑改革的速度。经济改革环环相扣,必须要考虑到改革的全面性和平衡性。
在林建海看来,面临人口老龄化威胁的中国要想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率的提高。数据显示,2000-2008年,中国经济的实际年增长率是10.8%,其中40%的增长率来自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此后,劳动生产率的贡献降到了三分之一左右。他认为,中国需要通过加强科研、教育的投入和机构治理改革等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林建海认为,全球经济复苏比较脆弱,增势不尽如人意,原因包括金融危机遗留下来的高负债、高失业率问题没有解决,实体投资受到冲击没能回到危机前水平。美国的复苏态势一路领先。欧元区、日本国内需求低迷导致其经济复苏较弱,新兴市场国家增长率也在放缓。
根据IMF估算,2003-2008年间,全球平均潜在增长率接近4.5%,2010-2013年间约为3%到3.5%,而2014-2018年间可能会更低。新兴经济体的潜在增长率从6%至7%下降到4%至5%。
林建海指出,宽松货币政策在应对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要刺激增长,货币政策要和财政政策、结构性改革形成组合拳。他认为,结构改革重点可以放在劳动力市场改革、价格改革、机构治理改革以及提高数据健全透明度等方面。
谈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林建海强调国际经济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化,治理改革势在必行。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国家对全球经济贡献率高达四分之三,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达到三分之一,这种经济格局的变化必将反映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治理改革上来。
由于拥有一票否决权的美国目前还没有批准2010年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该改革一直被搁置。林建海呼吁外界对改革抱有信心,并表示美国政府也在积极努力为国会通过打基础。他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形容这一过程,相信改革目标最终会实现。
谈到金砖国家成立应急储备库,林建海说,IMF欢迎金砖国家成立新的区域融资安排,两方应该加强合作协调沟通,相互补充。尽管侧重点不一样,但是目标都是为了成员国和全球经济的繁荣。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