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青年蓝皮书显示——
近八成在京工作青年无自有住房
房租占租房家庭人均月收入近四成
本报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王梦婕 实习生杨伯帆)高达76.4%的北京青年人才居住在非自有住房中,家庭背景等先赋性因素对青年人才住房状况“影响显著”,九成受访城市女青年认为“住房和幸福生活相关”……这是28日公布的《青年蓝皮书: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4)No.2——流动时代下的安居》中的部分调查结论。
据悉,这一青年蓝皮书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课题组历时约一年,对生于1980年以后、年龄在16周岁以上、受教育程度在大学专科以上的在京工作青年群体,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座谈研讨。通过4321份调查问卷,旨在全景式展现中国青年——特别是城市青年的住房问题。
蓝皮书显示,近八成在京青年人才无“自己的房”,过半受访者靠租房居住。并且,后者的平均月房租支出,占到家庭人均月收入的近四成。
调查数据表明,在京青年人才中,居住于借贷性自有住房的比例为11.9%,居住于无借贷性自有住房的比例为11.6%,与父母同住者的比例为24.3%,租房居住的比例为52.1%。
“在理论上,租房居住者和与父母同住者,都存有获得自有住房的潜在需求,二者比例相加达76.4%。”蓝皮书指出。
蓝皮书还指出,对于所调查的租房青年群体而言,“他们的居住状况相对较差,租房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调查数据显示,有42.1%的受访者居住于集体宿舍及青年公寓之中,20.9%的受访者合租整套居民单元房(非群租,未打隔断),17.4%的受访者租住在整套居民单元房之中,有15.0%的受访者居住于群租房、农村低矮平房以及地下室之中,有4.6%的受访者居住于廉租房、公租房之中。“这表明在租房居住的青年人才中,保障性、政策性住房覆盖面仍然较低,群租房、低矮平房及地下室等非正规房源仍占较大比例。”蓝皮书总结。
蓝皮书同时显示,高昂的房租,已经给城市青年的日常生活带来较大经济压力。受访者平均月租金为1993.4元,占家庭人均月收入的37.1%,略高于其自认为最多能够承受的比重(35.2%)。“这表明,对于租房居住的受访者而言,每月房租负担已达其所能承受的‘极限’。”
此外,蓝皮书认为,父辈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等因素,对青年的住房状况具有显著影响。
一组以北京为例的调查数据是:对本地青年而言,其住房问题主要依靠与父母亲戚同住的方式解决,占比过半(54.2%);而对选择在京买房的青年而言,父母支持下的贷款购房,占比近半(49.2%);外来流动青年,则是目前北京青年人才中“住房状况较差,租房问题较突出”的一个群体:有8成以上(80.7%)受访者,依靠租房方式解决住房问题,能够居住在自有住房之中的比例,仅为1成多(13.2%)。
蓝皮书指出,“不房不结婚”的观念,也在当下城市青年中普遍流行。有超过九成(94.85%)的受访城市女青年认为,住房和幸福相关,并且这一状况在不同婚恋状况的城市青年女性群体中,没有明显差异。
此外,蓝皮书显示,高达53.76%的城市青年,对于“住房影响青年群体社会分化”这一观点持赞同态度。他们倾向于认为,住房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居住场所,而是一种投资品,还是财富、身份以及社会地位的象征。
据悉,在参与调研的城市青年中,涵盖了青年公务员、事业单位青年职工、国企和集体企业青年职工、外企青年职员以及私民营企业青年职工等五类子群体。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