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欣欣 张赛男
“城镇化的成本,无外乎两个渠道,一个是政府埋单,一个是市场埋单。”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左坤在近日举行的“2014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上如此分类。
除了财政预算内和预算外投入以外,目前地方政府多将国有投融资作为城镇化的重要资金来源。
而目前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投入方面,多位来自地方政府的主政者表示,“步子迈得并不大。” 而在场的企业人士则认为需要进一步完善规则和制度。
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田锦尘在上述会议上表示,解决城镇化发展的问题,怎样建立一个可持续多元化的融资机制是很关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一步创新我们的金融市场,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给市场主体更多金融自主选择权。”
开辟多种融资渠道
田锦尘称,结合城市改造中资金需求量大、融资难的问题,国家发改委与国开行推出了组合融资的创新,一部分给企业发债,另一方面配合贷款,一次性满足资金需求。
此外,发改委还研究探索了“可持续债”以满足城市长期投资的需求,即给融资者选择权,在债券到期时自主决定是否续期,为企业融资规划提供很好的选择。
田锦尘透露,去年发改委审批的企业债规模有8000多亿元,由于审批后允许一年之内发行,至今发行了六千多亿。目前对于企业的发债规模没有限制,“是市场配制性的作用,就是要看市场的需求”。
尽管多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官员对地方债的偿还能力都表示乐观,但是目前已有地方出于对债务风险的考虑将城市建设的盘子进行了压缩。
哈尔滨市副市长丛科明表示,今年原定新增城市建设盘子400多亿,后压缩为260亿,“砍了近一半,砍了很多应该上而没有钱上去的项目,对城区建设、新城开发、乡镇建设都带来了影响。”
田锦尘表示,要解决城镇化融资问题,还需加强社会信用建设。而发改委目前还在探索发挥股权投资的作用,吸引资金更多进入城镇化建设。
社会资本进入瓶颈待解
左坤表示,中央政府鼓励把社会资金引入城镇化领域,是明确的政策指向,但实际效果并不是太好,“市场机构参与城镇化建设缺少一个稳定和明确的政策和机制保障的环境”。
而从目前地方的实践来看,多数城市在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上“步子迈得不大”。丛科明举例说,社会资本在哈尔滨的整个城镇化建设中占的比重不大,一个是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第二就是道路,“有十几条采取了BT的方式”。
“简单地靠政府原来所说的重视资金支持,不足以解决问题,一定要调动现在已经很雄厚的民间资本、社会资金,加入BOT、BT、政府按揭、拼盘项目开发等,一定要积极推进。”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曾公开表示。
而在目前城镇化过程中被广为推广的PPP模式(公私合作关系),在中国的操作却遇到了问题。论坛上有投资企业的人士表示,自己并不愿意与政府签订PPP协议。
“因为政府跟你签的协议本来没有足够授权,这是法律机制的问题,法律上不允许政府可以用财政做筹资担保。”上述人士说。
贾康认为,在跟PPP相关的规则制度方式等方面,政府应该提出更高要求,要通过实际上的带有探索性的规则,来把现在现实的一些需求和可能PPP机制提出的供给对接,把政府目标和市场运营机制形成兼容和良性互动关系。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