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文:副中心房价就得涨吗

2014年04月21日 03:38  人民网-人民日报  收藏本文     

  ■媒体的客观报道、专家的风险警示,以及地方政府对楼市秩序的维护、商业银行对信贷闸门的严守,都可以有效防范楼市波动导致的多米诺效应

  这些天,北京周边的楼市忽然热了起来。从“首都南大门”保定到“出京高铁第一站”武清,再到“京津中转站”廊坊,这些环京城市的房价扶摇直上,连北京房展会也成了它们的“主场”。

  而事实上,这些地方以农业人口居多,商品住宅库存量又大,楼市供需宽松,原本不具有房价暴涨的基础。比如,保定城镇常住人口仅约200万人,现有的商品房库存量却相当于北京的80%,至少还需3年多才能消化。可近期媒体反复热炒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专家不断预测最有可能的“副中心”“产业承接地”,还是给不少开发商送去了楼市新卖点,给投机者送上了炒房新噱头。

  噱头未必有甜头。楼市也得遵循市场规律。房子终究要有人住,才能实现价值。一座城市要吸引人、留住人,终究要有蓬勃坚实的产业基础,创造大量优质的就业岗位,并能提供足够优质的公共服务。即便保定、廊坊等城市有幸成为北京的“产业转移承接地”,其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培育也远非一日之功。君不见,首钢迁往河北曹妃甸已有数年,当地楼市依然冷清,大量外迁人口还是选择在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高出一筹的北京置业。

  噱头还会变苦头。楼市卖点也可能成为城市痛点。上世纪90年代的海南房地产泡沫、几年前的鄂尔多斯楼市崩盘,无一不是各种噱头炒作后的楼市危机。楼市泡沫的破灭,不仅会使大批开发商、投资客血本无归,还会使本地居民财富缩水、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攀升,大伤城市的元气。拿海南楼市来说,从1993年崩盘到2006年首现增长,用了整整13年。其间,海南发展银行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家因支付危机关闭的省级商业银行。

  商品房买卖属市场行为,投资者的选择理应受到尊重。但为了防范“楼市失火,殃及池鱼”,媒体、专家、地方政府等有关方面还应有所作为、正确作为。媒体的客观报道、专家的风险警示,以及地方政府对楼市秩序的维护、商业银行对信贷闸门的严守,都可以有效防范楼市波动导致的多米诺效应。

  从深层次看,增加更多的投资渠道才是治本之策。楼市炒作高温不降,根本原因还是房地产承载了太多的财富功能。房地产不是简单的消费品,还具有资产属性。在租房不能享受到资产增值好处,银行储蓄可能贬值,股市长期低迷,实体经济又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受惠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自然会成为私人财富累积的“心头好”。因此,搭建新的引水渠、蓄水池,让百姓货币资产保值增值,也让实体经济吸收到更多的资金血液,如此方能释放楼市治理的多赢效应。

  时下,保定楼市在多方“矫正”下,已显出回归理性之势。但愿在今年错综复杂的楼市格局中,地方政府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投资者莫为噱头吃苦头。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纪委查办申维辰:其刚下飞机就被带走
  • 体育曼联0-2无缘下季欧冠 利物浦3-2 枪手3-0
  • 娱乐林志玲否认求医冻卵 称妈妈未催婚催育
  • 财经花生油标非转基因遭疑 转基因花生未问世
  • 科技互联网20年策划:被改变的生活
  • 博客李娜已成中国影响力第一女性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校长另类励志演讲:没背景还不学习?
  • 许一力:为何中产阶级总在流失?
  • 叶檀:中民投是中国摩根斯坦利?
  • 张化桥:企业界拚爹的经典
  • 苏鑫:2014年的摩天大楼魔咒
  • 海啸希望:解密刘鹤两次危机共性10条
  • 玄铁令:谈中国经济的明斯基时刻
  • 高善文:下半年人民币可能摆脱弱势
  • 朱大鸣:部分楼市沦陷该不该大救市
  • 叶檀:银行与支付宝争什么?
  • 张明:新加坡有何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