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开支逐渐加码 营改增改变财政收入格局

2014年04月19日 01:10  华夏时报  收藏本文     

  本报记者 吴建华 北京报道

  一季度经济下行的压力,在财政收入数据上同样得到印证。4月17日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全国财政收入1.01万亿元,同比增长5.2%;第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3.50万亿元,同比增长9.3%,虽有增长,但增幅逐月回落。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虽有下滑,但由于营改增的实施,仍明显好于中央财政收入:今年一季度,中央财政收入增长6.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1.8%。

  收入并不算少,支出怎么样?在申万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看来,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未在一季度得以落实。他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季度经济下行的一个原因是财政收得多,支得少,“接下来财政部门要赶快把钱拨下去,把既定的项目做起来。”

  事实上,稳增长开支已经开始加码了。数据显示,3月份财政支出节奏已经明显加快:支出1.3万亿,同比增速22.3%,大幅高出收入5.2%的增速。

  营改增之后

  一季度的财政收入也许并不算糟糕。

  GDP增速一季度回落至7.4%,创下20个季度以来新低;但财政收入高于GDP增速1.9个百分点,并且增速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针对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同比9.3%的增速,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李迅雷[微博]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预计,全国财政收入可能将保持10%左右的增速,地方财政收入增速仍将高于中央。

  对此,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教授对本报记者表示,这主要和中国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有关,其次的原因是随着“金税工程”的实施和升级,地方税局的征管能力不断增强。

  “我们最主要的两大税种增值税和营业税是不考虑企业的经营业绩的,只要有增值额和营业额就得征收,而且税率还较高。企业现在成本上升,利润越来越薄,但税收负担却没有减少,甚至还有所增加。”林江说。

  从数据对比来看,去年一季度,中央财政收入同比下降0.2%,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3.7%;而今年一季度,中央财政收入增长6.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1.8%。

  财政部认为,这主要由于营改增的减收主要体现在中央财政。今年一季度,中央增值税5218亿元,增长4.8%,地方增值税2376亿元,增长21%。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差异主要跟税种划分有关,“中央财政收入相对于宏观经济走势更为敏感,好的时候更好,坏的时候也更坏。”

  而财政部在分析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时给出了三个主要原因:一是工业生产、消费、投资、企业利润等与财政收入增长密切相关的指标增幅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幅相应放缓;二是PPI降幅扩大,影响以现价计算的财政收入增长;三是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减轻企业税负。

  对此,财政部坦言,受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以及去年下半年收入基数逐步提高等因素影响,后几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可能继续呈放缓态势。

  加码支出

  在此背景下,加大支出,刺激经济好转,从而增加财政收入的动作已开始实施。

  在李迅雷看来,虽然政府宣布的政策组合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但目前实际执行的是偏紧的财政政策,“财政预算赤字虽然增加1500亿元,但赤字率仍与去年持平为2.1%,因此从赤字率角度看并未比去年更为积极。”

  数据显示,前2个月财政支出明显滞后:1-2月全国财政支出累计同比增长6%,低于财政收入增速5.1个百分点,也远低于去年同期10.7个百分点。

  与之相对,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5.6万亿元,为季度历史次高水平,仅次于去年一季度的6.17万亿元。央行[微博]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4月15日就此表示,最近10多年来,社会融资规模季度数超过5.5万亿元和月度数超过2万亿元是不多见的。这表明当前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力度是比较大的。

  李慧勇预计,二季度会加大财政资金拨付速度和支出力度,棚户区改造、铁路建设、4G网络等既定项目建设速度将加快。这一动向,在3月份就已经开始显现了。

  华泰证券最新研究报告认为,经济下行节奏加快客观要求财政更为积极。二季度为稳增长需要,财政支出的节奏势必加快,这就使得下半年支出的空间受限,而财政收入面临放缓,因此赤字规模如不增加,下半年财政的支持力度将降低。

  该报告称,财政积极的另一个方向是减税,4月2日已经出台对小微企业的减税措施,未来可以期待的减税政策有营改增和出口退税的范围扩大等,但在收入趋缓之下,更大力度的减税政策恐难以见到。

  不过,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沈建光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还要很大的空间,方向是盘活财政存量。截至今年1月,国库库存现金余额接近3.2万亿元,可以加快运用这笔存量资金。

  不管怎样,预期已经明确。正如4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博鳌论坛开幕式上的明确表态:“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的财政政策究竟如何掌握适当的力度?李慧勇认为:“需要根据每个月的经济指标来观察,指标稳定就维持现有力度,指标继续下行就多增加一些项目。”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越边境发生暴力事件5名中国人身亡
  • 体育郜林曝许家印夜宴恒大:不搏命踢就去卖水
  • 娱乐赵本山:二人转香港照样受宠 别排挤韩剧
  • 财经地方密集调研楼市 炒房客已备好资金进场
  • 科技互联网20年策划:被改变的生活
  • 博客韩国博主:客轮失事后民众的反映(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小学生雷人笔记本现“人不猥琐枉少年”
  • 高善文:下半年人民币可能摆脱弱势
  • 朱大鸣:部分楼市沦陷该不该大救市
  • 叶檀:银行与支付宝争什么?
  • 张明:新加坡有何独到之处?
  • 麒元:通货膨胀与货币贬值
  • 解释系:再说“互联网金融”
  • 谢作诗:从王文志举报看国有资产流失
  • 鲁政委:“定向降准”系误读
  • 张明:人民币汇率改革与经济模式转变
  • 许一力:虚假贸易到底影响了多少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