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8日消息(记者季苏平 刘祎辰)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每家都有账本,但咱们的账本通常是事后总结。但对国家来说,每年的工作千头万绪,年初的预算可以通过财力投入,平衡各项事务的轻重缓急。所以对于财政预算报告的审议,并不仅仅是在看财政部这个管家干的如何,也能看到国家对公众生活的总体规划。
昨天,全国人大代表对2014年财政预算报告进行审议。与往年不同,今年一本彩色印刷、配有插图漫画的《政府预算解读》也和报告一起发到了每位代表手中。
有代表说,这本《预算解读》让今年的财政报告更加通俗易懂。代表们对今年的报告内容有什么看法?从预算报告看公众生活,你将看到什么?
代表委员们来自各行各业,对于其中并不从事财经工作的人来说,拿在手上的报告,能不能看懂非常重要。审议预算报告,是要让代表们从“钱”的角度,对“事”的安排是否合理进行审议。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副市长杨晓超:
杨晓超:如果说对财政不太了解的话,想把那么一本东西看下来,还能够理解,还能够变成自己的行使表决的时候主观上的意志,我觉得这是很不容易的。
于是今年,《政府预算解读》第一次随预算报告一起,发到了每位代表手中。彩色印刷、插图漫画、通俗易懂,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和财政部,希望用最简明的方式,把读懂预算报告的门槛降到最低。全国人大代表、伊犁电力公司输电工区运行维修检修班班长秦忠:
秦忠:今天拿到政府预算读本,我感觉和往年不一样,还有这种漫画形式,一线工人看了一目了然,钱花到哪里了,一看就清楚了。
跨过门槛进了门,就要看看这预算报告的内容究竟如何了。根据预算报告显示,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2014年财政赤字比2013年增加1500亿元,赤字率维持在2.1%左右。为何要扩大赤字?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表示,这意味着2014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刘尚希:赤字有所扩大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体现。尤其是在现在经济增长趋缓,财政收入增幅明显下滑了。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刚性需求越来越大,收支矛盾越来越突出。赤字率不变是体现了一个谨慎原则,控制财政风险。
但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一开篇,并不是刚才所说的财政收支数字,而是2014年财税改革工作重点。可见,改革将成为今年财政工作中的重头戏。这些改革中,哪些将影响你的生活?哪些又将回应你的关注呢?
关键词一:预算公开,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第一条,就是深入推进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报告明确表示,所有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
刘尚希:所有行业、从中央到地方,凡是花财政钱的这些单位,都要公开三公经费。公开三公经费不止要说出一个数字,还要说明钱为什么这么花,增长或降低都要说清楚。
预算公开透明年年说,但外界始终有更高的期待。对此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表示,财政预算公开的难度主要是技术层面上,需要一定的时间。
张少春:难度的主要方面来自于工作量和技术,按照目前的预算科目和预算报表,公众需要公布的这部分它不能自动的集合起来,就是这个科目它没有这个科目。下一步你要逐步公开,就要从你的预算的基本的一些技术的制度你就要设计好,你得设计好,让大家看得懂,能找得出来。
关键词二:地方债。去年末,审计署公布的中国政府债务规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20.7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89万亿元。一时间,地方债风险可不可控,成为舆论的焦点。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张庆军:
张庆军:对地方政府而言,现在的确筹资的渠道比较狭窄,筹资的能力很多地方也不强,但是,地方政府承担的这种投入的责任还是很大的,包括民生的投入、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样来化解这个矛盾,所谓的就是“开正门堵邪路”,地方政府不是不能借债,而是要规范债务行为,控制债务规模,防范债务风险。
事实上,依照现行预算法,政府并没有直接举债的权力,以往都是通过中央发债或者通过融资平台融资。而在今年的预算报告中,“研究赋予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融资的权限”的提法,让许多人不免为地方债风险又捏了一把汗。对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表示,赋予权限并不是撒手不管。
刘尚希:让地方自主发债不是说想干就能全面铺开。我想这个不会说像开闸放水一样,完全让地方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个闸门是掌握在中央手里头的。
关键词三:税制改革,看完了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再来看税制改革。这部分在整个预算报告中所占篇幅不多,但其中满满都是关键词:继续推进营改增改革、加快房地产税立法、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和税率等。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刘志彪表示,房产税、消费税都属于直接税,提高直接税占比,将有助于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问题:
刘志彪:就是要想办法给地方政府一个稳定的主体性税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