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我国应有长期应对外部冲击的心理准备

2014年03月07日 15:5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邢利宇 陈康亮)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林毅夫7日在北京表示,新的一年,中国应该有长期应对可能出现的外部冲击的心理准备,也应该树立起依靠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信心。

  林毅夫在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指出,自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下滑,唱衰中国之声此起彼伏。这其中既有中国主动调结构的因素,也有国际经济周期的外因。

  他说,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被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拖慢,投资则因上一轮反周期刺激的项目基本完成而放慢了脚步,只有国内消费增长还较正常。经济增速慢于改革开放以来达到的年均9.8%实属正常。

  林毅夫判断2014年外需仍将相对疲软。但中国地下铁路、污水处理、环境保护以及产业升级等多方面还有大量投资空间,以及很高的经济和社会回报率。

  “用好我国与发达国家发展差距的后发优势、政府相对健康的财政空间以及充足的民间储蓄和外汇储备来启动内需,中国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应可保持7%-8%的中高速增长。”林毅夫说。

  他同时认为,挖掘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应依靠改革的力量。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补贴缺乏自生能力的资本密集型大型国有企业的生存,中国保留了金融和资源等要素价格的扭曲,这种保护在当时是“雪中送炭”,现在却成为多余的“锦上添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须关注的收入分配扩大和腐败等现象则是由于双轨制改革所保留的一些扭曲所致。

  林毅夫本月4日在出席政协大会期间,曾给数十位全国政协委员授课。他在授课时提出过双轨制的问题:“要继续深化改革,从双轨制过渡到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林毅夫7日在大会发言中指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就是要把要素市场上残存的扭曲消除掉,让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都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平等使用各种生产要素,公平公开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展望未来,结构性改革必将成为世界性的命题,我国已经规划好了改革的蓝图,执行到位,就能够走在世界前头,到2020年实现中共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翻一番’的目标。”林毅夫说。(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养老金并轨列入重点工作 已有7套方案
  • 体育詹皇19分热火负马刺 德比战湖人48分惨败
  • 娱乐王岐山两会赞陈道明:这些腕儿甘于清贫
  • 财经住建部副部长:楼市十年内不可能全面崩盘
  • 科技3.8女王节策划:来自IT女高管的回答
  • 博客冯小刚拿总理报告“斗地主” 两会博客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调查:过半女大学生通过网络学“性”
  • 钮文新:中国需要怎样的汇率制度?
  • 易宪容:楼市非市场调控方式将结束
  • 朱大鸣:两会过后房价面临暴涨
  • 姚树洁:政府工作报告之李克强风格
  • 叶檀:余额宝可能被卡成植物人
  • 黄凡:是时候改掉楼市的牛思维
  • 刘杉:发改委不是壮士 断不了腕
  • 钮文新:事实胜于雄辩
  • 鲁政委:改革领域与政策取向新转变
  • 林采宜:报告解读 结构调整是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