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办记者会。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回答第一财经记者关于上海自贸区相关问题时表示,目前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初步的评估是正面的。包括广东等一些地区提出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申请,商务部已经与有关部门和相关的省市区密切联系和沟通。下一步将在评估和总结上海自贸区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在继续完善和缩减试验区的负面清单、健全试验区事中事后的综合监管体系方面进行认真的评估和总结,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上海自贸区关于外商投资领域的一个主要的管理方式是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方式提出来的。通过这五个月的试验,可以看到上海自贸区各方面的发展、各方面的工作进度是正常的。
首先商事登记改革率先在自贸区实行,而且按照政府的工作报告3月份将在 全国推开。其次就是对外商投资的管理,负面清单已经如期公布。另外就是贸易便利化方面,无论是各个监管部门都大大采取了简便放行的方式,同时在加强执法和 监管方面联合的执法和监管措施,进一步方便试验区企业的经营。在服务贸易领域方面,我们开放会计、金融、咨询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对政府放开以负面清单形式转变了以过去审批的管理方式之后,如何实施政府在事中和事后的监管做了有益的探索。这一点,试验区构建了协 同和联合的监管机制、综合的执法制度、社会组织参与市场监管的制度、社会信用制度、安全审查和反垄断的协助审查制度、综合评估制度六个方面的政府联合监管 体制。
这个试验区主要是通过制度的创新释放制度的红利和开放的红利。试验区的一个主要目的和中心也是围绕着转变政府职能,放开投资领域的审批,投资贸易便利化,特别是服务贸易方面的准入和金融改革方面进行试点。
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根本目的是为了下一轮的扩大开放做一个试验,也是为下一轮的改革开放形成可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的试验田。实际上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审时度势,为下一轮的深化开放在体制机制上的一个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