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亿流向海外 委员重提中高端消费品降关税

2014年03月04日 02:42  每日经济新闻 

  财政部曾否决政协相关提案,认为是税制、汇率等因素使部分商品存在一定价差

  每经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今年还提降低中高端消费品进口关税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研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昨日(3月3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专访时说。

  早在2011年,全国政协经济界的委员们曾联名提交了主题为“降低奢侈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消费税”的小组提案。2012年全国“两会”时,这个提案被财政部否决。财政部回复称,这是中国同欧美税收体制不同、市场环境差异和汇率等因素使得部分商品存在一定价差,而营销方式的影响更大。

  根据国研中心的调研,2013年通过旅游购物和代购的形式,流向海外的中高端消费额约有6000亿元。“这不是个小数目!”张小济说,“有必要降低中高端消费品的进口关税,这部分关税有虚高的部分,至少可以下调10%。”

  降税提案曾被否决/

  当时,该小组的全国政协委员王大成当场宣读了由财政部一位副部长亲笔回复的为何否决该提案的来信,信中称中国出境购买消费品导致购买力转移的问题值得关注。从销售商角度讲,高价位是定价策略,主动降价会损害其形象和降低销量。这从雅诗兰黛、卡地亚等品牌,在财政部宣布下调730多种商品进口关税后全线涨价可以看出。

  财政部的答复还认为,日本、韩国也经历过高档消费品国外价格低于国内价格的情况,这种现象会随着本土品牌崛起、消费者消费趋于理性以及政府进一步完善消费品进口关税调节手段有所好转。

  “我不服。”张小济说,“不过,我们这个提案也提得有点问题,重点是‘奢侈品’。”他认为,奢侈品的提法并不准确,乍一看有鼓励奢豪的倾向,让这份联名提案的说服力大打折扣。

  至于旅购和代购的品类,从国研中心的调研来看,并非是奢侈品,主要是服装、鞋帽、箱包、首饰及少量食品和药品。

  “这些并不能叫做‘奢侈品’,而是中高端消费品。”张小济说,除了700多亿元的网上代购之外,5000多亿元的中高档消费品是中国9000多万出国游客购买的。“这9000多万游客是中高收入者,并非全都是富豪。”所以,“奢侈品”的提法并不准确。

  值得一提的是,纺织服装和鞋帽箱包正是中国制造的强项,这些产品其中一部分实际上来源于中国,因为全球中高档服装箱包鞋帽品牌企业大都选择中国企业做代工贴牌生产。

  同样的商品,张小济算了一下,境内外价差能达30%。“同在中国生产,国内外价格却出现倒挂,国外比国内便宜。原因不在生产环节,而在流通环节。”

  海外购物消费6000亿

  “国内外价差是现象,而关税是助长的原因,抬高了这些商品的进口税基。”张小济说。服装箱包鞋帽这些商品的进口关税,平均超过15%。张小济算了一笔账:“100元的进口商品,加上关税变成115元,115元还要乘以1.17(17%的进口环节消费税),这就抬高了进口商品的税基。”

  张小济称,这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遗留下来的产物。

  纺织服装出口是中国制造的强项之一,若一个国家纺服出口额没有达到其出口总额的3%,就没有跟对方讨论定调进口关税的能力。在纺服方面,进口关税是中国说了算。

  张小济认为,遗留的关税水平是6000亿元消费流到海外的重要原因。而2013年中国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万亿元。也就是说,流到海外的消费额占到1/5。

  在2011年他们联名提案时,海外购物消费为2000亿~3000亿元,3年时间翻了一番。“这个问题得重视了。”张小济说。

  降低中高端商品的进口关税直接受影响的是中国海关。“中央财政对海关关税及代征税的依赖度达30%以上,海关关税要是降低了,中央税收就减少了。如此一来,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分配就要作调整。”但张小济坚持中高档商品进口关税至少可以下调10个百分点。“这样就能回流3000亿元消费,一些外资品牌会进驻中国,不仅能增加就业,也能带动个税和营业税的增加。”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独家盘点:昆明暴恐案中的平民英雄
  • 体育威尔士赛火箭9-3丁俊晖 轰147夺第26冠
  • 娱乐王菲谢霆锋分手十年 传将在法国世纪相见
  • 财经刘迎霞幕后有团队运作 擅长维系官方关系
  • 科技联通4G于18日商用:初期TD-LTE为主
  • 博客马未都:不滚床单的都教授为什么火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一名基层公务员工资待遇的自白 考研成绩
  • 余丰慧:6是人民币升值的底线吗?
  • 龚蕾:四张图看乌克兰经济与金融波动
  • 老倪先生:反弹果然比较有力
  • 慕容小散:谁能逼死余额宝?
  • 姚树洁:两会四大重要命题之我见
  • 叶檀:将陷入日式资产负债表大崩溃?
  • 李锦:2014年两会企业十大机遇剖析
  • 杨宝忠:李克强要管移民了
  • 董秀成:三桶油“垄断”是误区
  • 姚树洁:昆明大屠杀与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