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两会”再号脉
定军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2014年1-2月全国统调发电量数据同比增速回升。此前多组经济数据引起对真实经济形势的讨论,由此,外界更为关注本届“两会”上中央释放的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1月大部分地区发电量负增长后,2月出现了大幅的回升。“从2个月的电力初步数字来看,经济整体平稳正常。”中国电力联合会副秘书长欧阳昌裕3月3日谈起最新的电力数字时说。
自1月1日到2月27日,全国统调发电量同比增速约为4.9%,而去年1-2月统调发电量同比增速为3.3%。该统计中2月的27天里,统调发电增速达到16%左右。大大改变了1月份发电负增长的情况。
此次“两会”之前,机构公布的PMI数值和人民币即期汇率等数据下滑,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的经济形势和政策受到更多讨论。
国家统计局将在两会期间继续公布1-2月的经济数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今年前2个月经济运行情况仍然被视为良好。
比如,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尽管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但是比去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仍处于枯荣的临界点之上。1月全社会货运量同比增速为7.9%,比去年12月7.27%增速要高。考虑到2月下旬生产恢复增长,数字也将继续改观。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告诉记者,过去2年一季度,经常有各种经济下行的担忧,结果是过去2年经济增速都达到了7.7%,物价涨幅为2.6%。
去年经济超出预期,表明经济内生动力增强。预计今年仍可能维持在7.5%-8%的区间。“目前政府可以有足够的政策储备,使得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他认为,加上今年,经济连续3年在7.5%左右,使得从高速的10%左右,步入到7-8%的中高速的换档完成。
本届国务院首次政府工作报告将对2014年的工作进行部署。一些专家根据工信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以及人力资源部就业指标测算,2014年的经济目标,将仍在7-8%的区间内。
中央政治局此前讨论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稿认为,今年将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定和完善宏观政策框架,确保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着力推动提质增效升级。
2月数据临界点
目前已经公布的1-2月PMI、商务部出口等数据,一度令经济形势处在临界点上。2月电力数据的回升,带来了怎样的信号?
2月公布的PMI数值为50.2%,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仍处于扩张、收缩的枯荣线50%以上。从分项指标来看,尽管生产、新订单指数略有下降,分别为52.6%、50.5%,比上月均回落0.4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扩张的态势。
同期,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攀升至61.8%,比上月大幅上升10.5个百分点,为近11个月的高点,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认为,这表明企业对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信心增强。
“随着春节假日因素的消除,加之天气转暖、企业集中开工,未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将趋于活跃,制造业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他给出分析。
国家统计局有望在3月15日左右公布1-2月的电力数字,预计可能仍会整体良好。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今年至2月27日的全国统调发电量同比增速为4.93%,高于去年1-2月3.3%的增速。扣除2013年1-2月天数较前年同期少1天的因素后,统调发电量同比增速在5%左右。
由于统调发电厂装机占所有发电厂装机的90%,加上增发的电量一般会被使用,因此统调发电数字的变化,可以多少反映整体用电量数字的变化趋势。
中国电力联合会副秘书长欧阳昌裕认为,1月电力数字低迷,与气温偏高,加上春节偏早有关。2月气温有所下降,使得电力需求增加,加上春节后恢复生产较早,所以用电转好。
他预计,今年全社会用电增速为7%左右,略低于去年的7.5%。导致如此的原因是,2013年夏季气温较高,因为去年用电基数很高,所以今年用电增速略低的情况。“目前整体经济增长平稳,与用电数字吻合。全年全社会用电同比增速在7%左右,与预计可能的7.5%的经济增速一致。”他说。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贾复生,在1月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曾分析指出,今年1月份全国发用电量增速不高比较正常。
原因有2个,一个是去年同期基数比较高,另一个是今年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春节过后一个月左右,增速将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着陆换挡期
3月5日交人大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发展计划报告,有望公布2014年的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等指标。
目前工信部已经对外宣布,将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目标,调整到9.5%,低于上一年0.5个百分点。人力资源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也透露,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指标为1000万,高于上一年的900万新增的目标。
一些专家根据工业目标、就业和地区生产总值(GDP)目标的关系判断,2014年的经济指标可能仍设定在7.5%左右。
此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公开课上指出,经请人力资源部和有关方面反复测算认为,要保证新增就业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左右,需要7.2%的经济增长。经过这几年经济结构的调整,目前大概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拉动130万、甚至150万人就业。“我们之所以要稳增长,说到底就是为了保就业”。
最终2013年经济增速为7.7%,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大大超过预定的新增900万的指标。2013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略低于上年末的4.09%。
中国社科院经济形势分析组专家沈利生告诉记者,2012、2013年已经连续2年经济增速为7.7%,如果实现连续3-5年这个速度,物价水平比较低,则意味着经济已经实现从过去的高速增长的10%左右,换到7.5%左右的中高速时期。
“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去年服务业成为最大的产业,这是拉动经济增长,实现就业快速增加的主要动力。”他说。
数据显示,2013年第三产业占经济的比重提高到46.1%,第一次超过了第二产业43.9%的比重。
根据惯例,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有望对上一年的经济情况进行总结,对2014年的工作进行部署。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去年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来之不易。
因为这主要是靠经济的内生动力,由于经济总量太大,加上工业领域产能有过剩的情况,因此再靠工业投资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存在很大的压力。
连平指出,根据数据研究,如果经济下滑到7%以下,债务风险、资本外逃等问题都会显现。“所以2014年确保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现经济好的预期,非常有必要。”
2014年1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3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按照美元计价增长10.3%)。其中,出口1.27万亿元,增长7.6%(按照美元计价增长10.6%);进口1.07万亿元,增长7%(按照美元计价增长10%);贸易顺差1948.5亿元,扩大11%。
虽然出口指标存在一些讨论,连平仍然认为,2014年外需有望改观,投资和消费相对稳定,预计经济仍将维持和去年接近的增长速度。
合理区间破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指出,目前经济仍处于平稳区间,2月下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3月经济数字有望趋于正常。“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太大,再单纯追求速度没有多大的意义。”他说。
此前也有专家指出,2013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56万多亿,不考虑价格因素,仅仅去年的7.7%的新增量,就相当于1994年的经济总量。
2月2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审议稿时指出,2013年,困难比预料的多,结果比预想的好,成绩来之不易。
政治局会议判断,今后一个时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具有良好基础。今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上述会议指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确保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着力推动提质增效升级。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推进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要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促进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要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守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
连平指出,2014年对于改革要采取轻重缓急的态度。有些改革确定的,比如像营业税改增值税,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力,促进一些公共服务领域的短板,包括棚户区改造等,都需要继续加快步伐。
他认为,在金融领域,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等方向明确的都可以加快推进。但是也有一些要关注风险,比如资本项目开放。还有一些顶层设计缺乏的,要尽快做好研究。
中科院经济预测中心专家陈锡康此前指出,1978-2011年底,中国经济是高速增长阶段,年均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为9%-10%。2012-2031年,为中高速增长阶段,年均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为7%-8%。
下一步的改革,需要使得GDP(地区生产总值)速度保持适度,确保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在GDP超过10%时,经济质量会下降,目前经济增速在7.7%左右,相对适合。但是不能太低。“(否则)经济发展速度下降,质量和效益将会更加下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根本就实现不了。”
沈利生指出,下一步收入分配的改革需要加快,像低收入群体的收入需要尽快提高,高收入者,尤其是国有企业高收入者的收入,需要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