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数据“打架”显实体经济疲软 多地下调财政收入目标
谭志娟
“不知道搞宏观研究的同行作何感受,面对互相打架的出口与PMI数据,面对互相背离的经济增长与货币投放数据,反正笔者是一阵没来由的心慌。” 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在最近的研报中这样写道。
在陆续披露的经济数据中,1月份靓丽的贸易及信贷数据背后是偏弱的 PMI值,尤其是2月汇丰中国PMI初值从1月份的49.5下降至48.3,成为7个月以来的最低值。
实体经济走软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前景下,各地政府纷纷调低了2014年的财政收入目标。
宏观数据背离
2月起,陆续发布的各项经济数据让人难以判断:究竟哪一个才是市场的真实面孔。
外贸数据超预期实现“开门红”。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数据,1月进出口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0.6%和10.0%。
出口激增同时,1月信贷数据也略好于预期,流动性较之前有较大的改善。央行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2.58万亿元,刷新单月规模历史新高;其中,1月份人民币贷款新增1.32万亿元,创下近4年来的最高水平,不仅远超市场1.1万亿的预期,这也高于2013年12月份的4806 亿元和去年1 月的1.07 万亿元。
通常货币和增长之间是正相关关系,然而随后披露的先行指标PMI却显示,实体经济依然呈现疲态。
汇丰银行最新发布的2月汇丰中国PMI初值从1月份的49.5跌至48.3。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新订单和生产指数纷纷降至48.1和49.2,为近7个月来首次落入收缩区域。新出口订单指数虽有小幅提升,但依然连续3个月以来都低于50。采购库存和采购数量也低于涨跌线,这表明制造商对前景并不乐观并且在未来的需求会进一步疲软,连带就业指数跌破47,达到2009年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
“2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进一步下滑,新订单和生产落入收缩区间,反映了去库存活动的影响。随着去通胀压力增加,制造业增长的动能可能正在放缓。”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认为。
汇丰PMI以反映中小型企业景气为主,主要以大型企业为调研对象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制造业PMI 此前1月份亦回落态势。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5%,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环比回落。
高频电力数据显示,2月份截止到2月14日日均耗煤量仅为54.7万吨,较1月份的69万吨大幅下滑。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月24日发布报告预测2014年中国电力消费增速为7%,这相比2013年7.5%的增速小幅回落。
对于制造业走低的深层原因,浙商证券研究所高级宏观研究员郭磊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这轮制造业放缓起源于新兴市场,像中、韩、巴西等国,经过发达市场的共振之后进一步放大;其次,也有最近几个月以来资金利率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在实体经济利率偏高的背景下,长期投资将会在很低的状态。”
目前,市场上与制造业竞争资金的行业相当活跃。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平均利润率只有5.2%左右。但包括城投债、影子银行或银行理财产品在内的“虚拟经济”收益率却高达8%~15%左右;2013年下半年,全国楼市再度进入全面上涨通道,在“地王”频现之下,2013年第三季度房地产开发贷款同比增长14.9%,远远超过同期工业中长期贷款4.1%的增幅。
“中国货币-经济产出效率由2008年的0.63下降至目前的0.5左右,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近20%。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反映了一定量的货币供给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下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表示。
显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并非表面数字看起来那么充足。对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教授连平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1月份贷款需求增加与非标业务(非标准化业务。例如信托等)的增长,非标资产可能部分回到表内,占了一定额度。”
实体经济的疲软正在连带资金价格的下降。 在整个2月份,资金价格显著下行。
“一般来说,资金价格的下行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货币供给增加带来;另外就是实体经济需求下降带来的。”在徐彪看来,从央行货币投放变化的结果来看,似乎并非第一种解释。由于春节之后第一周和第二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都是货币净回笼,但结果是资金价格非但没有上行,反而开始持续下行。
对于目前的经济情况,徐彪概括为“三期叠加”,这三期指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与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大多数地方下调财政收入目标
“在两会前政策难有明显调整,压缩投资去杠杆仍将继续,这使一季度经济下滑毫无悬念。”华泰证券分析师张晶称。
“当前经济仍有继续下滑风险,而政府政策虽有小幅放松空间,但大幅放松可能性仍然不大,对经济企稳回升帮助不大。”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称,这届政府更注重增长质量,也更重节能环保,可能不会出台大规模“保增长”新政。杨德龙向记者表示,政策上继续淘汰落后产能,支持新兴产业。他建议投资者在中央保增长新政出台前,严格控制仓位。
或许是对于短期经济增长动力持续减弱的担忧,各地方政府也开始主动降低经济增速目标。
2月25日,财政部发布了部分地区预算报告汇编,除个别地区调高了公共财政收入的预算目标,绝大多数省份都维持或下调了财政收入预算目标。同时,大多数省份明确列出节能减排的目标,单位能耗要下降3%左右,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
为防治环境污染,节能减排的重点措施是治理以钢铁、水泥为代表的产能过剩行业。河北、陕西、青海、山西、江苏、山东、重庆等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快传统产业调整,部分省份出台落后产能淘汰办法。
央行于近期下发的今年信贷政策工作意见中提出“支持信息消费、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光伏等四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在流动性总量保持稳健的背景下,要提高资金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一方面要通过改革、通过金融创新盘活存量资产;另一方面短期也需要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支持战略性产业的发展。
中信建投研究部专题组组长夏敏仁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部分新兴产业可能会带来新增长,但该产业自身也面临市场与技术等原因可能上不来,今年主要看改革力度。
GDP增速成改革态度风向标
按照惯例,3月5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会公布2014年的主要经济目标。受制于目前复杂的宏观形势,2014年经济增速低于7.5%成为业界人士共识。
“今年经济增速目标定在7%~7.5%之间可能性大,这可为今年改革留出空间,一些改革措施手段也不会显得被动。反之,定得太高,为实现目标,容易走原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夏敏仁表示。
2013年第二季GDP增速出现了下滑,从第一季度的7.7%降为7.5%,但三季度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投资拉动明显,这使三季度GDP增速回升至7.8%。
而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则表示,根据近期观察,政府在2014年很可能会保持7.5%(可能会加注“左右”)的增长目标。理由是地方政府已于近期举行了人代会。尽管大多数地方政府都已降低了2014年的增长目标,但地方层面的最低GDP增长目标为7.5%(北京和上海)。
而如果按照“十二五规划”的增长目标和2010年到2020年间GDP翻一番的长期目标,政府在增长速度上可以接受的目标甚至可能放在7%。
2013年年底,李克强总理则多次提到,7.2%是确保失业率保持在合理水平的增长下限。
分析者对于GDP增速的关注显示,尽管政府已经淡化了对GDP增长的重视程度,但它仍然是需要关注的经济指标之一。透过这一数据,新一代领导人将表明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容忍较低的增长速度,力求借此换取更佳的增长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