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6日消息(记者冯会玲)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对很多家庭来说,今年是家里迎来第二个孩子的时候。自从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各地相继进行了与之相关的调研,目前已经有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全面实施“单独二孩”新政,其他省市也将会在3月左右陆续出台细则。
有人欢喜有人愁,做父母的,能够迎来自己的第二个孩子,自然是幸福无比,但是随之而来的担心和烦恼也随之而来。多增加一个孩子,对家庭的精力和财力都是一种考验,对社会的承载力更是一种挑战,而医院,就是首当其冲。
据说曾经有一家医院的院长在听到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忍不住脱口而出:天哪,产科怕是得爆棚了!那么这位院长的预言是不是变成现实了呢?各地单独二孩细则落实后,医院能否应对即将到来的生育潮?中国之声春节系列节目,面对单独二孩政策的放开,医院准备好了吗?
家住三堤口办的黄志刚在马年春节之前就高兴地从计生工作人员手中领到了《生育证》,这是单独二孩政策正式落地后,安徽淮北发出的第一张“单独二孩”生育证。对很多家庭而言,即将迎来第二个孩子,自然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但担心也相随而来。
"平时医院人特别多,从怀上孩子围保开始,呀,都特别难,整天就跟打仗一样,而且好的医院大家都想去,就是人就特别多。担心,将来人会更多吧。"
现在尽管全国大多数地方还在制定单独二孩的具体细则,远没有迎来生育高峰,但不少产科就已经人满为患,加床现象早就不算稀奇了。郑州市人民人医院刚刚生完孩子的张女士说:
张女士:刚开始进来的时候人特别多,我是加床,大房间,休息也不好。来这生产的人确实挺多的。
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周萍说,“单独两孩政策,对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但对医院而言,是个不利的消息。” 因为“大量高危人群集中生育,医院承受不了。此外,孕前免费优生检查的数量急剧上升,也给医院带来困难。”
周萍:如果这个二胎放开以后,对于我们来讲,常年加床的状态肯定是持续存在。特别是二胎放开过以后,高龄的产妇会增加。高龄产妇她跟适应年龄来比,她的流产率会增加、难产率会增加、病发症,特别是孕期的糖尿病、高血压也会增加,手术大出血也会增加。
在全国不少地方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妇产科长期床位紧缺,门诊人满为患,面对二孩政策放开和即将来临的出生高峰,怎么化解单独二孩政策对医院带来的压力成为待解难题。
浙江省妇保再生育咨询门诊已经开始接受患者咨询,医院产科主任贺晶说,新门诊整合的是各科室的资源。
贺晶:如果孕妇情况比较简单,那医生在看门诊的时候就可以解决了,你可以生或者不可以。假如这个人牵扯到以前生过很严重的心脏病,凭一个产科经验还不够,那这个病例肯定要留下来,我们再进行一个讨论。
贺晶说,新科室既让年轻父母在挂号时会更为方便,另一方面,也能提高生育的质量。
贺晶:我说得通俗一点,这个人能不能够生第二个,告诉她行还是不行,如果行,她在怀孕的早期应该注意什么,中期注意什么,晚期注意什么。也就是我们说得简单点,就是保证产科的质量和孕妇的安全。
目前,安徽一些大医院已着手改建、扩建、新建,以增加床位,扩大服务能力,改善服务条件,从根本上缓解目前的矛盾。
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科副科长洪德瑞:我们现在从硬件上,我们的门诊大楼正在建设中,很快就会投入使用,当门诊大楼投入使用以后,我们妇产科的门诊诊室比现在增加了好几个。
洪德瑞表示,未来产妇的住院条件也将得到改善。
洪德瑞:住院部这一块,我们现在妇产科已经是两层大楼,为了迎接这一块,我们院里会根据病人量的实际情况,内部做一个适当的调整,来做好产妇她们的生育检查,还有怀孕后的孕检和下一步的分娩,这一块接诊的工作。
在北京,医院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三级医院人满为患,二、一级助产机构利用率不足。对此,北京市相关部门表示,将采取多种措施扩增产科床位比重,加大急救设备配备。
河南省人口计生委初步统计并组织有关人口专家进行测算,河南在政策平稳实施情况下,平均每年多生的人口数大约在5—8万之间。广东每年约增加10万至13万新生儿,而北京,每年则会多出生3万到5万人。
随着各地单独二孩政策细则的出台,今年开始,这些数据就不会只停留在纸上了,不少医院将迎来更多的准妈妈生产。各地新增人口数量不同,医院数量不一,如何因地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今年,相关部门还需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