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官员避谈粤苏GDP对比 是否成第一经济大省难判断

2014年01月24日 14:1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京1月24日电 (记者 朱晓颖)24日,江苏省统计局局长徐劼今年第一次在公共场合低调回应中国省份经济总量“老大”广东、“老二”江苏间的差距之问:江苏是否会成为中国第一大省,现在难判断。

  江苏GDP总量近年来与广东越“咬”越紧,广东地方“两会”中,经常有代表、委员提及“狼来了”的压力。

  徐劼也承认了这一点:“我注意到,这些年,确实存在粤、苏GDP总量差距缩小的现象,差距是不是会继续缩小,现在很难说。”

  各地地方“两会”正相继举行。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广东省生产总值62164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5%;江苏省实现生产总值59162亿元,比上年增长9.6%。也就是说,二者差距缩至3002亿元。有广东经济界人士称:“此差距仅一年。”

  “老大”广东已“领跑”全国20多年。从改革开放后,广东“吃螃蟹”走外向型路线,2001年GDP最先迈过万亿元“门槛”,山东、江苏、浙江先后加入“万亿俱乐部”,构成“第一梯队”。到2008年,江苏“甩掉”山东,排第二,距广东“跑位”越来越近。

  但从“三架马车”结构上来看,沿海发达地区面临诸多类似难题:维持了高水平的投资增幅,均是两位数;外需萎靡疲软,提速乏力,江苏公布2013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508.4亿美元,仅比上年增长0.5%,广东干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模糊了这一块,没有提及具体进出口总额数字及其增长率;两者均受到土地、环境、资源等各方面“束缚”。

  而“隐忧”地方债成了“不能说的秘密”,不论是广东还是江苏,地方政府都极少谈及、公布经过审计的地方债具体数额,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互相观望。

  两者同时将目光投向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广东提“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江苏《政府工作报告》中72处谈“改革”,涉及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

  但两地的“两会”上,广东官员总有“江苏来了”的大声呐喊,意在鞭策。而江苏“两会”上绝不谈追赶广东,两省对比成此间敏感话题而尽量回避。

  “江苏、广东同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居重要地位,今后双方可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上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徐劼说。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人社部:延迟退休是必然选择
  • 体育NBA全明星首发:詹韦战KD萌神 魔兽落选
  • 娱乐贾斯汀-比伯在迈阿密被捕 涉嫌醉酒飙车
  • 财经中国“高收入”与南非司机工资水平相当
  • 科技传苹果下半年推两款大屏iPhone
  • 博客纽约博主:警察为什么敢打中国老人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大学生向同性表白 称与性别无关(图)
  • 钮文新:余额宝是吸血鬼
  • 张捷:央行新工具揭示地方债出路
  • 洪平凡:中国如何进一步开放
  • 王小广:房地产将出现中长期的调整
  • 陈虎:黄奇帆公开评论证监工作不寻常
  • 刘步尘:从国家形象到国际品牌
  • 章玉贵:勿以GDP第二高估中国实力
  • 刘杉:投资与房地产是经济双拐
  • 华生:成功现代化的密码是什么
  • 高善文:中国经济希望正在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