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GDP超全国2万亿不算高说遭质疑:超多少算高

2014年01月23日 10:38  中国经济网 微博
 图片来源:大庆 / 东方IC  图片来源:大庆 / 东方IC

  新闻背景:

  国家发改委日前召开宏观经济与政策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热点问题。对于地方GDP高于全国2万亿的问题,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丛亮作出解释并表示,实际上相差2万亿元这个比重并不是很高,只有5%左右的误差。(1月22日新华网)

  2万亿误差不算高,多少才算高?

  中国经济网网友 张国栋

  统计是科学,贵在真实。已有2万亿的误差了,都不以为然,一笔带过,那么严肃的统计还有何意义?又如何能为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据称,地方GDP高于全国,原因有两个:一是跨地区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核算中存在地区归属问题,这会导致重复计算;二是一些地方为追求政绩,在GDP核算当中掺杂水分,这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在于如何应对。

  这方面,可行建议不少,中央也明确了相关考核导向,更有统计法护航,严格落实就是。笔者想补充的是,主管部门首先要转变观念,高度负责,维护统计的生命,而不是以“不算高”为统计造假开脱。

  GDP怎成一种游戏工具?

  中国经济网网友 谭浩俊

  一边是多个地方下调了2014年GDP增速目标,一边是地方公布的2013年GDP数据又超全国约2万亿。GDP在地方政府手中,怎么成了一种游戏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项经济指标,GDP本身并没有错。问题的关键在于,它不能被个体利益绑架。在我国,最核心的问题就是GDP已成地方政府的一种政绩工具,被不断扭曲。

  要让地方政府自觉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化要求对待GDP,让GDP成为一项纯粹的经济指标,而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个人利益色彩,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各个方面的转变。只有全方位实现了转变,政府和官员的行为才不会被GDP所绑架。

  纵容地方GDP造假就是一种犯罪

  中国经济网网友 郭施亮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敏感时点,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例如投资促经济效应趋弱、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等。考核压力大,再加上事权、财权不匹配,地方难以依靠正常的渠道实现财政增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大部分地方的融资平台多以土地出让金作为贷款抵押,而土地财政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方的财政水平。

  可以想象,在政绩等诸多压力的作用下,不少地方为完成任期内的预期指标,借助各种渠道对经济数据进行了修改,这种情况短期内或许难以避免。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地方GDP造假不仅削弱了地方的信用度,而且还深刻影响着国家的战略性规划。对此,笔者认为,纵容地方GDP造假实质上已经是一种犯罪。

  试想一下,部分地方为何敢在数据上造假?其实,缺乏严格的地方问责及有效的监督处罚机制才是问题的主因。在国内相对不成熟的监督体系下,高效的执行效率每每被当作根本。针对这一问题,必须明确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从本质上提高地方造假的成本,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地方数据造假的乱象。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友向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的投稿,征稿邮箱:cepl#mail.ce.cn(#改为@)。

  更多热点话题请点击>>>网言众议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央深化改革小组副组长名单公布
  • 体育联赛杯-曼联出局 3700万购马塔达协议
  • 娱乐春晚彩排张国立调侃李敏镐 苏菲献春联
  • 财经担保公司遗言:4万亿退潮企业客户多人死
  • 科技官方:周二我国互联网异常因受攻击
  • 博客心理学家:解读洛阳性奴的控制术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中学激情健美操受捧 阵容让人震撼(图)
  • 周天勇:厘清房地产税改革的十个问题
  • 水皮:肖钢凭什么吃哑巴亏
  • 张炎夏:10亿农民进城都会有工作
  • 王志乐:放开合资股比有利全球汽车业
  • 周彦武:中国钢铁产业面临崩溃危险
  • 永新人:应当给公务员加薪但不是现在
  • 陶冬:2014年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
  • 黄鸣:领导带兵应该不抛弃不放任
  • 张明:未来十年中国主权债危局
  • 钮文新:中国市场利率为何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