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20条”出炉:10万亿国资改革启幕
新一轮国企改革拉开序幕。
昨日,上海版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出炉,《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对外发布,提出20条改革举措,上海从“管国企”变为“管国资”。根据改革目标,上海将形成2-3家符合国际规则、有效运营的资本管理公司;5-8家全球布局、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跨国集团;8-10家全国布局、海外发展、整体实力领先的企业集团和一批技术领先、品牌知名、引领产业升级的专精特新企业。国企改革专家、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实现了三层架构,即“国资委-投资公司-国企”,对国资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全覆盖监管。
从“管国企”变“管国资”
昨日公布的《意见》,共有7大部分20条细则,分别从加快国资与产业联动调整、优化国资布局和结构,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完善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企业立足本土融入全球、提高国际竞争力,优化国资监管体系等多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举措。
文件设定了建成统筹协调分类监管的国资监管体系、形成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国资布局、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打造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公众公司、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集团五大主要目标。
而针对上海本轮改革的突破点,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昨日表示,是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政府要以出资人身份从“管国企转为管国资”。他同时明确,上海市酝酿多时的国有资本运作平台公司将在明年实质运转。
“现在政府对企业经营层面管得太多,将来在竞争性企业领域,我们只管三个岗位(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其他都放开,有些地方总裁也要引入市场化,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坚决不能干预。”韩正说。
韩正表示,要凸显国有企业在先导型、基础性、新兴产业中的集中度,目标是在3年至5年内让国有资本在战略性产业、基础设施和民生改善方面的集中度超过80%。
在北京大汉九鼎研究院院长赖伟民看来,这也正是此次《意见》的最大亮点,而其重点则是实现政企分开和分类监管。赖伟民认为,在分类监管、国资布局、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国资流动平台、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和股权激励等方面都有所创新。
不过,国务院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主任卫祥云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来看,此次《意见》分类改革措施的步子还可以再大些,而具体分类也可以更加清晰一些。
第二大国资系统再起航
上海国资是仅次于央企的第二大国资系统。上海国有经济体量大,国资总额近10万亿元。
上海国企改革一直以来都是走在全国各地的前列。国企改革专家、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国企改革为全国国企改革创造很多新的做法。”
然而,以前的改革红利已基本释放,目前的国资国企现状,与形势的发展、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任务要求、与群众的期待,有差距、有不足、有不适应。韩正如是表示。
“三中全会对国资国企改革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以较大的力度推动国企改革重启。其中有几个方面,各地应在中央文件总体要求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提出一些具体落实的纲领性意见和措施。”周放生称,中央决定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支持有条件的公司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将现有的双层架构转变为三层架构,即“国资委-国企”转变为“国资委-投资公司-国企”。“这方面上海是有条件率先探索的。由国资委制定游戏规则,当裁判员或监管者,而把股东的职责、出资人的职责放给第二层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运营公司是领队,国企就是运动员。”
市场热炒国资概念股
国资国企改革吸引着各路资本的关注。早在11月份,市场就开始热炒国企改革概念,其中尤以上海国资概念股为主。在改革仍是A股市场最大关键词的背景下,国企改革仍是较为确定的中期主题。
12月11日,兰生股份发布公告称,经上海市政府同意,控股股东上海兰生集团与上海东浩集团实施联合重组,率先打响了上海国资整合的第一枪。而事实上,自今年11月至今,仅上海市就有近10家国企上市公司停牌筹划重大事项。
从目前披露的重组方案来看,中华企业、浦东建设属于将国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城投控股属于引入战略投资者类,飞乐股份属于国资退出。针对不同上市平台的差异化运作,上海国资展现出更加市场化、更加开放的思路,开始更加理性地取舍。
赖伟民表示,将来还会出现更多形式,打造混合型经济,使上海国企成为公众公司,是本次国企改革方案的创新点。
有分析人士认为,上海71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友谊股份等8家上市公司,有望成为本轮国资整合的主角。
相关报道
广东国资改革提速将打造省级资本运营平台
南都讯 记者辛灵 昨日,广东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广东和上海情况各不相同,广东将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原则下,着重从提高国企的影响力、活力和控制力三个方面,来进行国企改革。
从管资产变为管资本
此前,11月底,广东国资委主任兼党委书记吕业升表示,未来广东国资改革思路及方向是:“要加大力度完善国资监管模式,重点是实施两个转变:一是促进监管工作以审批审核为主向优化布局和调整结构转变,二是监管职能尽快由现在的以管资产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吕业升称,将加快国企产权多元化步伐。竞争性企业大力实行股份制改造,对外引入有品位的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制衡,对内推动以增资扩股为主要形式的管理层和技术骨干持股,激发企业活力。同时,创新回报模式,吸引民间资本进入。他透露,已向省委省政府建议,创新社会资本进入基础性、准公共性领域项目引导模式,通过政府资本金改为购买服务、“资源+项目”、税收减免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促进一切有利于激发活力的要素进入国有企业。
而且,拟建设市场化的企业人才评价中心,坚持先考核、后分配,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规范公开透明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酬体系。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建立健全有别于行政官员的企业管理人员的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制度。
将试点中长期激励
此外,广东将遵循试点先行、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国有企业进行中长期激励试点、推动科技型企业分红权、增量资产奖励、期股试点。明年将出台激发企业活力、促进机制创新、推动股权多元化的操作层面的制度框架,指导每家省属企业选择2-3家二三级企业试点,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有发展前景、有资本价值、代表广东水平的优势企业。
“广东省国资委将在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基础上,以同业合并、突出主业和竞争力重组为基本思路,拟对省属企业进行调整重组,打造一批市场竞争能力突出的大型骨干企业,提升省属企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吕业升说。广东还将打造国有企业不同层次的功能平台,分别包括要素平台、省级资本运营和融资平台以及城市建设综合服务平台。
“上海作为传统工业城市,国企历史悠久且庞大雄厚,广东的国企则主要是改革开放30年迅速发展起来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认为,“但都应通过建立、推进和扩大混合所有制企业,来使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都应该在制度建设上有更多更大胆的探索。”
“国企改革最关键是制度变革。上海方案的探索很有意义,值得广东学习。以什么方式来管理资本很重要。”陈鸿宇认为,广东要先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吃透,然后经过社会咨询、企业参与、公众参与和专家论证,来拿出具体的国企改革方案。
南都记者 刘国珍 实习生 李露 贾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