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首提纳入全口径预算 有利于政府摸底
张静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列入明年工作重要任务,这被视为中央政府将下大力治理地方债务。
会议提出,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强源头规范,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明确责任落实,省区市政府要对本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负责任。强化教育和考核,从思想上纠正不正确的政绩导向。
今年8月1日,审计署对全国政府性债务展开审计,根据时间安排,债务数据应已汇总并形成,只待公布。
财政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表示,为了应对经济危机,我国政府性债务近几年增长较快,但总体存量仍在安全范围内。不过,也要看到中国各地区经济、财政能力以及债务情况不同,不排除一些地方、一些项目的债务量比较大,一些年份到期的债务额度较大,还款出现困难。“这是中央政府重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原因。”
地方债纳入全口径预算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表述中,首次提出要将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
多名财税官员此前表示,地方债务原则上应纳入财政管理,但由于“多头融资、多头授信”造成地方财政部门并不能全盘掌握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且多受限于当地政府,更难约束政府举债行为。
苏明说,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形成是多方面的,主体是通过融资平台建设发展中形成的,此外还包括通过“BT”方式形成新的债务、地方政府直接通过银行贷款、向国际组织贷款等。
对于会议提出“分门别类列入预算”,苏明认为,首先是中央代发的地方债及向国际组织的贷款都应该列入预算管理,其他包括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银行借债、“BT”方式等情况较为复杂,自身没有还款能力的项目恐怕要纳入财政预算,如果有一定还款能力,或者有收费条件的,应该纳入融资平台债务。
“政府不能什么都兜底,该管的要管,该通过融资平台偿还的还是应该让融资平台还。”苏明表示,列入预算一是要摸底,二是这些债务并非一个年限全部到期,列入预算能够摸清每年到期的债务规模,第三,“分门别类”是弄清楚哪些债务由政府承担,哪些由市场承担。
“这样防范风险才有了基本条件。搞清楚后未来债务还是可以发的,融资平台也是可以动用的,能动用多少和地方经济实力综合起来考虑。”苏明认为,中央提出这一点,是将债务管理落到实处。
目前我国的全口径预算包括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预算四本账。苏明表示,目前地方债务在四个账本中体现得尚不明显,但从趋势看,全口径要放在一起。
严格举债程序
会议还提出“严格政府举债程序”。
2010年《预算法》进入修订程序,但在二审稿中,关于放开地方举债权却未得到人大采纳。
苏明认为,政府部门和人大代表应当尽快形成共识,把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政策包括程序纳入《预算法》中,“这对地方政府性债务未来的规范发行、偿还,程序化的运行非常必要”。
此前,对于在现阶段人大尚难坐实的情况下,放开地方举债权会否引起更激烈的无度举债一直争议不断。
此次会议提出,明确责任落实,省区市政府要对本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负责任。强化教育和考核,从思想上纠正不正确的政绩导向。在此前的三中全会报告中,也已较为明确地列出了政府间的事权和支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