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绍史:宏观调控首先要发挥好国家战略导向作用

2013年11月20日 17:25  中国广播网 

  央广网财经北京11月20日消息(记者冯雅 丁玲娜)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详解三中全会后发改委改革任务清单几大亮点。

  为什么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徐绍史:经济体制改革搞好了,可以化解相关方面的一些生产和矛盾,经济体制改革跟相关方面的改革配合好了,就能够使得改革协同深化,所以我们完全有责任要敢担当,要把经济体制改革更加扎扎实实的推向深入。

  如何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徐绍史:这实际上对政府的调控和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在调控和治理过程当中,怎么样进一步解决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就很现实的摆在我们面前,怎么样使调控更加科学?使治理更加有效?就要按照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这个要求去强化去。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会取得哪些突破?

  徐绍史:第一件事情要提出审批、核准和备案的规范,规范之后,要向社会公开;第二项工作,建立纵横协管的机制,有些项目还涉及到国务院若干的部门,必须同步、联动;第三件事情就是要加强规划的约束性;第四个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要靠信息化手段。

  激活民间投资活力将取得哪些实质性进展?

  徐绍史:有些领域要进一步向民间投资开放,比如我们现在大家非常关心的,金融、能源、铁路、电信等等一些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都需要进一步向民间资本开放,这可能会有一个过程,能做的先做起来,一下子看不很准的,可以先开展试点,总得来说要为民间投资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

  怎样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徐绍史:凡是市场能够决定的价格就放开它,还不能做到通过市场充分竞争形成价格,需要政府管的这一部分,也要按照市场机制,反映市场供需情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的损害、修复成本根据这些因素来制定指导价格。价格体制改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保基本、保民生,特别是涉及到居民的用电、用水、用气、用暖,有的地方在实行一种阶梯价格。

  如何落实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新要求?

  徐绍史:宏观调控首先要发挥好国家战略规划的导向作用,它会直接传导到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目标选择、手段配置都应该按照战略和规划来考虑。其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这些主要调控手段要更好的与产业政策、价格政策密切配合来实施宏观调控。第三,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指标,除了经济增长速度之外,更多的来考虑民生、环境、资源消耗等等。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称将于明年初辞职
  • 体育C罗戴帽葡萄牙进世界杯 法国逆转 视频
  • 娱乐李某二审翻供称否认强奸:接妈妈电话去了
  • 财经延迟退休进入缓冲期 延一年养老金增40亿
  • 科技苹果客服称iPhone待机爆炸或因电池老化
  • 博客同屋者揭李天一在看守所内起居秘闻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北大最帅孪生兄弟走红(图) 新浪教育盛典
  • 郑风田:我国三农将面临哪些重大问题
  • 沈建光:将改革落到实处才是牛市关键
  • 梅新育:实际需求还能支持房价上涨吗
  • 叶檀:三中全会基本摆脱权贵与民粹
  • 姚树洁:习近平王岐山反腐力度很大
  • 李光斗:天猫为什么要在央视做广告
  • 江濡山:金融改革必须“玩狠的”
  • 赖伟民:三中全会经济改革的八大重点
  • 梁建章:为什么放开二胎是远远不够的
  • 安邦:民营银行会不会成为坏账接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