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打破决策“神秘感”(望海楼)
胡鞍钢
在西方看来,中共中央重大决策有种“神秘感”,有些外媒善于对其进行各种揣测。最新的案例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如何出炉的,备受关注。
世界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说明》,首次公开介绍了制定三中全会《决定》起草的全过程。这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环节和阶段:广泛征求意见阶段;开展专题论证阶段;进行调查研究阶段,包括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委员的调研;起草《决定》初稿阶段;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稿阶段;听取民主党派等意见;反复讨论修改阶段;中央政治局审议;中央全会审议等。
尽管《决定》只有2万多字,却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意愿、意见、建言和智慧。我称之为中国特色决策机制的成功案例。
众所周知,在中国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不仅30多个省级、330多个地级、2800多个县级地方发展差距甚大,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处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发展需求、发展目标、发展制约因素,是世界最大的发展差距国家;而且各个社会阶层、人群之间的差异甚大,有着不同的呼声、诉求和期盼,同样也可认为是世界最大的利益差异国家。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也是中国最突出的现实问题。
在这种特殊的国情下,有效处理这种世界最难的难题,没有“灵丹妙药”。这就需要创新中国式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高效决策机制,在极其庞大又极其复杂的利益格局下,形成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主张、政治共识、政治决策和政治行动方案。
习近平关于《决定》起草过程的说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详细的答案,说明了中国重大决策机制和过程是如何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三化”)的。实际上,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已经开创了中共中央重大决定的“三化”,但没有正式公布起草过程。而此次习近平的《说明》是首次公布,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共中央决策过程的“神秘感”,显示了极大的政治民主和政治透明度。
可以说,起草和制定《决定》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和规律性的过程,也是谋划制定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的过程,更是集中全党全国智慧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过程。
我切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中央重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从而制定出众望所归的重要决定,并在全党形成政治共识,在全国形成社会共识,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
(作者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