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10月14日消息,统计局今日公布9月经济数据,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3.1%,食品价格同比涨6.1%;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降1.3%。针对CPI超预期,多名专家认为是节假日因素推高了食品和服务类的价格,预计下半年CPI仍将温和上升,但不会超过监管红线;而货币政策趋于稳健,不会有加息可能;年内PPI转正可能性很小。
9月CPI超预期主要因素是节假日影响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9月份CPI变动与预期的2.9%相比要高一些,是由于食品价格的上涨比预期高得多,主要原因是受到两个节日中秋和国庆的影响,推高了食品价格;其次,也受到全国天气的影响,包括某些地区的高温天气以及水灾。
其中,食品价格中的猪肉价格一直呈现上涨趋势,但从今年的同比价格变动来看,从5月份开始,已经连续四个月价格出现上升,这是推动CPI上升的重要因素。
而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褚建芳也指出,CPI超预期主要包括两点,一个原因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另一个原因是服务类价格上涨高于预期。其中,服务类包括旅游业价格上涨,原因是受到中秋十一的影响;而食品类价格上涨显著的原因虽与高温天气略有关系,但主要还是到受节假日的影响,今年中秋节是在九月中旬中秋节,而去年的中秋节在九月底。
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唐建伟也认为,主要由于九月份新涨价因素比上个月明显回升,CPI的翘尾因素相比上个月有0.3%的回落,但九月份同比仍然上升0.5%,关键原因是这个月的新涨价因素比上个月回升0.8%。
“新涨价因素包括食品价格环比涨幅比较高,主要是由于双节叠加的因素,使得食品价格出现1.5%的涨幅,比历史平均1.1%高出很多。”他说:“具体的食品类型包括蛋、菜、水果、猪肉等价格环比涨幅很高,对整个CPI的环比涨幅有0.4%的拉动。非食品价格这个月也有上升,如节日内的服装价格、汽柴油价格上调以及节日旅游需求的回升。”
未来CPI仍将平稳上升但不会超过监管红线
连平指出,CPI未来趋势仍是上涨,预期下半年的平均水平在2.8%,全年预期2.6%,但是预计未来不会触及监管红线3.5%,因为不会有引起物价突然大幅上升的因素,猪肉价格虽可能小幅上升,与前些年相比,猪肉价格已比过去相对平稳。
而根据唐建伟的观点,从今年前三季度CPI的运行来看,今年物价逐渐进入逐步缓慢攀升的上涨阶段,第四季度的CPI的同比涨幅还会高于第三季度,预计在3%左右,但全年CPI平均同比在2.6%到2.7%左右,会明显低于政府3.5%的物价控制目标,不会触及上线。
从货币政策角度来看,连平强调称,没有加息的可能,减息更不可能,保持平稳。褚建芳也指出,本季度同比上季度,CPI上涨并不是由于经济增长很强劲、总需求很强带来的通胀压力,因此从政策层面来看,并不会产生较大的政策压力。从整体来看,经济增长略微偏弱,也不会有加息的可能。
唐建伟也指出,从物价缓慢回升又并未触及物价上线目标,同时考虑到实体经济在三季度也出现企稳回升的态势,因此经济划出下线的可能性也不大,从这两方因素考虑,宏观政策不会有太大变动,货币政策仍然稳健。
今年年内PPI转正的可能性不大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9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3%。连平认为,PPI年内转正的可能性不可排除。“这个月收缩状况比预期小,下降幅度1.3%小于平均下降幅度1.5%,上升的速度比预期大,环比上升0.2%,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但同比仍收缩。不能排除年内转正的可能性。”
他指出,PPI下降幅度收窄的原因,经济出现总体回升,内需和外需都在明显回升,PMI等数据发生变化,尤其是库存出现增加的整体状况,虽还要看未来如何走势,但库存增加的状况表明需求增加、整体回暖,都是推动PPI进一步回升的动力。
褚建芳的观点相当悲观一些。他表示,PPI年内不会转正,全年都将会呈现负增长状态,因为总体经济基本面偏弱,需求不强,工业品仍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
唐建伟也表示赞同。“PPI仍延续近期同比降幅收窄、环比开始转正的趋势,原因是国内需求明显企稳回升,带动PPI降幅的收窄。这个趋势会持续下去,但PPI回升主要还是上游价格回升的带动,中游和下游价格回升幅度不大,部分行业和产业受到产能过剩的压力。内需拉动是降幅收窄的主要因素,但内需回暖仍不够强劲。因此PPI年内转正的可能性仍不大。”(徐雯 发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