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调查:了解以房养老后超四成受访者支持

2013年09月28日 07:16  新京报 

  一个健全的社会,既需要有基本的公共养老体系兜底,也有必要开启产业化、商品化之路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元、更高阶的选择。

  9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引发了社会各方的广泛讨论。“以房养老”因此备受各方关注。

  那么,“以房养老”是否就是很多人理解的政府养老的一种新形式呢?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说,“以房养老”可以定位为个人自愿的补充养老保障措施之一,是建立在自愿成交的市场行业基础之上的个体行为,政府的责任只是规范这种市场行为并监察其正常运转,以确保选择“以房养老”者不受欺诈。“以房养老”既不可能成为养老保障的主流方式,更不是应当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养老保险与养老服务的替代品,而只是让老年人多了一种养老方式选择,以便更加从容地安排晚年生活。某种意义上说,“以房养老”可以理解为一个新的金融保险产品,成败与否最终要由市场说了算。

  本期新京报“京报调查”(新京报《评论周刊》与优数咨询联合推出)的结果显示,65.6%的受访者认为,“以房养老”的主导者是政府和金融机构;30.4%的受访者认为是房主和金融机构,还有4.0%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以房养老”的主导者是谁。

  那么,自认为自己了解“以房养老”的人有多少呢?数据显示,17.3%的人认为自己很了解,68.7%的受访者表示“了解一些”,还有14.0%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

  如果真正了解到“以房养老”并非政府养老,只是个人自愿的补充养老保障的措施之一,还有多少人愿意支持“以房养老”呢?调查显示,45.4%的受访者会支持,42.6%的受访者则认为操作性不强,所以不支持,还有12.0%的受访者持观望态度。

  总而言之,房子和养老,都是中国人最为关注的头等大事。当两者结合在一起时,必须要有详细的规划和可操作的路径支持。一个健全的社会,既需要有基本的公共养老体系兜底,也有必要开启产业化、商品化之路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元、更高阶的选择。期望成熟的“以房养老”模式有一天能够梦想照进现实。  □新京报记者 兰燕飞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河北高院终审:聂树斌案非王书金所为
  • 体育李娜"零封"小德 多重规则护体赢性别大战
  • 娱乐李双江首露脸:我现在非常不好不想说话
  • 财经财政部长楼继伟定调财税改革:富人多纳税
  • 科技揭秘手游托:潜伏陪玩刺激用户买装备
  • 博客韩寒:我被骗了二十多年
  • 读书满汉全席为何成京城"十可笑"之首
  • 教育两大名校大学生公开激辩“泡妞秘籍”
  • 谢百三:各路高手如何看待当前股市
  • 李光斗:烂片是如何卖出高票房的
  • 章玉贵:上海自贸区锻造纽伦沪第一步
  • 袁一泓:为何买房利润高于实业
  • 赵伟:美联储难撤的QE和难产的新掌门
  • 陈岳峰:实体零售或将迎惨淡四季度
  • 叶檀:中国必走大城市圈之路
  • 张化桥:谁夺走了企业家的快感
  • 陶冬:伯南克错了
  • 刘杉:宏观经济仍靠房地产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