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潇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在即。根据实名为“新华社对外部”的官方微博“中国独家报道”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各种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已具备9月底挂牌启动运作的基础条件。“从目前确定的时间进度看,试验区9月29日将正式挂牌成立”。
此前一直参与上海自贸区方案研究制定的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理事长兼总裁王新奎此前亦曾透露,上海自贸区将在9月29日正式挂牌。
9月24日,本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被称为外高桥保税区地标的海鸥造型跨路拱门上的名称已由“SHANGHAI WAIGAOQIAO FREE TRADE ZONE”(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更新为“CHINA (SHANGHAI)PILOT FREE TRADE ZOON”[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9月23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也已召开主任会议,听取《关于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实施本市地方性法规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代拟稿)的说明,决定将该决定(草案)提请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
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并提出试验期为3年。
随着各项工作的进展,企业方面对自贸区政策的期待已经从最初的政策优惠转为对自贸区内制度改革的关注。一位互联网金融企业人士表示,由于其尝试的是一种创新的金融业态,其更希望了解在自贸区内什么是不能做的,“这将是我们未来进行业务拓展研究的方向”。
据本报记者了解,在首批公布自贸区细则中,会包括少部分金融创新的内容。上海自贸区改革政策细则将会分批公布,但时间间隔不会太长。
尤为重要的是,此前,天津、重庆、广东、厦门、舟山等地均以积极的态度申报自贸区试点,但据多位研究者推测,上海自贸区政策可能不会在短期内全部扩展到全国。
一位接近上海市政府的知名学者表示,此次上海自贸区的试验会有一个时间路径的考虑,“成功一项就往外推一项”。
上述学者称,上海自贸区试验的重点内容是服务贸易,而由于服务贸易的溢出效应十分明显,将大学、医疗机构集中到试验区并不现实,“28平方公里可能进一步扩大到100平方公里”。
“现在好像也不太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批其他的第二个试验区、第三个试验区。”上述学者表示。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自由贸易区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波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上海自贸区内的改革将分步进行,试验成功的内容逐步推广到全国,“根据试验过程中的企业的反应,自贸区政策也可能会进行相应调整。”
“自贸区内的金融创新在全国复制的时间会比较长。”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也持有同样的观点。
【推荐阅读】上海自贸区曾招致多部门反对 李克强力排众议
上海自贸区试点历程回顾
2009年11月
上海综合保税区成立,统一管理2005年12月启用的洋山保税港区、1990年6月全国第一个封关运作的外高桥保税区及2010年9月成立的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
2011年
上海向国家有关管理部门提交了在上海综合保税区设立自由贸易园区的申请。
11月
第11届世界自由贸易园区大会在上海浦东举行,展现了中国特殊监管区尤其是上海综合保税区的发展情况。
2013年1月1日
上海在《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中首次提出要在上海“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贸易园区”。
2月28日
上海颁布了《临港“双特”30条实施政策》,旨在探索和实施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殊体制,以调动区域发展的积极性,增强区域发展的自主性。
3月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调研期间考察了外高桥保税区,并表示鼓励上海在现有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建立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4月18日
上海市商务委办公室主任邓福胜向媒体证实,上海正在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制定《上海自由贸易园区建设总体方案》。
5月14日
上海自贸区项目获得国家层面立项。
5月下旬
浦东自由贸易区试点方案经由上海市政府讨论并肯定后,上报中央相关部门,进入会签阶段。
7月3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上海自贸区的利好政策预期
利好一:拟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
利好二:构建离岸金融中心。
利好三:或推15%企业所得税优惠。
利好四:贸易领域监管模式创新。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实施“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服务新模式,这是与上海综合保税区的主要区别。
利好五: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一种准入前的国民待遇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