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建立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机制

2013年09月05日 14:31  新浪财经 微博

  新浪财经讯 9月5日消息,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金融街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在论坛上表示,希望在中国进一步金融改革和发展,进一步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建立有效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从而提高我们的宏观调控效率。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李扬:谢谢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再次作为演讲者应邀参加我们金融街论坛。今天我选择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这样一个题目,我觉得非常荣幸,刚才祖六已经把这个题目定位得很高了,确实如此,我们货币政策作为一个宏观经济政策,它事实上和其他宏观经济政策是同时实施的,最后的效果要看配合的效果,所以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而对于货币政策来说,需要协调配合的我觉得是两个层面:一是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配合,具体到中国一行三会。二是在整个金融部门搭成某种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金融部门作为一个总体和财政部门的配合。当然在中国还有发改委这个层面的配合,最后宏观经济政策发挥怎样的作用,对国民经济产生的是好的应该还是不利的影响,要看综合配合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不久前我们成立了一行三会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这是在制度层面上达成了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配合。但是我觉得如果作为一个完整的宏观调控体系,必须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问题提出来,这个问题肯定不是一个新的问题,而是一个老的问题。所谓老是指的它不时的被人提及,在实际过程当中,这两个政策都是有某种配合的。但是我觉得由于它到现在为止没有积极的、主动的、有意识的进行配合,所以使得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效率受到影响。我觉得下一步面向新的成长阶段的中国经济,要想能够顺利的展开,能够实现下一步的目标,我们必须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方面寻求良好的配合。由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控对象都是资金的流动,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犬牙交错的。由于是犬牙交错,我们事实上可以列出很多应该配合的领域,今天我只择其重要者提出七个方面,与大家来讨论。

  第一政策的态势问题。

  用我们平时说的是松还是紧,还是双松双紧,松紧搭配?这是政策它们互相之间一个综合效果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说在我们的宏观调控历史上比较少提出。我们十几年来习惯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样一个搭配,它也体现出搭配的必要性,但是对于这两个政策自身的实际特点和实际倾向是扩张还是紧缩,以及最后两个政策综合结果是扩张还是紧缩,还是中性,并没有给出非常明确的指示。无庸讳言,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下有紧缩有宽松,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下有紧缩有宽松。所以我想,在下一步要想提高我们宏观调控的精确性,大家注意,这个词是最近我们党中央国务院的主要领导多次提出,要有政策的精确性。精确就必须精确的描述你究竟是什么态度,精确的描述这两种政策配合起来结果是什么样的态势,我觉得到了这样一个时候了。一般的文献谈得很多,时间有限,我就不想再多说了。

  第二国债政策。

  简单地说,国债政策在规模的确定上,在发行的一级市场上是一个财政政策。但是国债一经投入市场,一经进入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一经进入广大投资者的资产负债表,它就是一个金融的问题。所以国债政策就变成了一个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一个非常宽广的领域。大致说来,国债的规模需要配合,国债的规模一般是决定于财政的赤字。但是我们看世界各国的经验,我们知道并不止是财政赤字决定国债的规模,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我们大家熟知的美国的两房,他们的资金筹措是靠的政府代发国债,然后转贷给他,这时候政府国债的规模就超出了仅仅弥补赤字的需要。规模确定了就是结构,从财政政策角度来说,它是倾向于发长债,因为这个操作成本低。但是对于金融市场,对于货币政策来说,我们需要短债。因为货币政策操作是在一年以内的,因为各种金融机构持有国债事实上是把它当做二级准备的,所以我们就需要在国债的结构上有良好的配合,但是这个配合应该说现在还是有问题的。国债市场的深度和弹性是两大当局都必须维护的,国债的曲线构成了整个国家利率政策的基石,也需要在这个上面配合。大家都很清楚,中国在这方面配合得还是比较差的。

  第三外汇储备。

  目前我们国家的特质安排下,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负主要的责任。但是我们放眼世界,大致说来小国储备是由中央银行或者当局来负主要责任进行管理。但是在大国,通常是由财政当局负责管理。日本1万多亿的储备,中央银行只有300亿,其他都在财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市场,事实上是由国债支持的一个市场,这个市场构成它公开市场操作一个非常大的池子。中国这个事情应当说在七八年前这个体制的改革就启动了,它的集中成果就是CICC中投的成立,国家外汇储备再通过一些渠道也给了一些国有的商业银行,还有一些其他机构由他们来运营和持有,来保值增值,但是这只是开了一个头。我自己认为,我们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如果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就必须割开货币供应、国内利率和外汇储备的关系。在体制上做安排的话,似乎外汇储备可以由财政当局多担负一些管理的责任,从而汇率的决定可能他们也需要有些介入。

  第四国库。

  我们现在的体制是中央银行经营国库,去年在修改预算法的时候一个巨大的争论,是代理国库还是经理国库?这个我观察国内的经验,但是总体来说,世界的倾向是财政当局自身对自己的国库有越来越多的管理的权利。比如像很多实行零准确率的国家,它的财政,比如像加拿大,加拿大的国库在中央银行里是零,国库资金由财政部自身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来考虑分布在中央银行还是分布在商业银行那里。其实中国已经开始小部分的实验,我觉得这个事情今后还会是一个大事,预算法如果继续修订的话邱会这样的问题。

  第五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曾经是政府承担下来的,后来财政单不下来了,于是要推到市场上,于是就成了金融体系的一个责任。但是各国证明,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证明,任何一个部门都不能独立的担当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维护问题。因此,在社会保障领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必须精诚合作,否则国家的安全保障就会破损不堪,就不会起到安全作用。

  第六中国下一步从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说,主要是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

  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需要有资金的筹措,并且特别是在城镇化过程中有大量的投资项目是兼有私人性质和公共性质的。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说,它需要用财政资金,也需要用商业性的金融资金,这就提出了一个配合问题。更何况我们知道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是很特殊的,它需要有长期资本的筹措与分配。这些必须要有一个安排,我们倾向于认为,恐怕要大力的发展类似开发性金融或者是政策性金融这样一些兼有财政和金融功能的安排,才能够支撑我们长期的,而且是任务非常艰巨的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任务。我们最近这些年来一直主要是依赖金融性资金支持这些活动,就有很多的恶果。恶果之一是地方融资平台,另外一个恶果是中国的企业负债率极高,这些问题都会使得我们的金融风险增大,提高我们杠杆率的情况也必须避免,避免的最根本途径是要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这方面的协调。

  第七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

  大家知道,现在宏观经济政策必须要有国际协调,这次危机之后,这个功能受到进一步的强调。在首脑会之前有一个20国集团央行行长和财长的会议,也就是说两个当局一起代表这个国家,代表这个国家的货币和财政当局先在技术层面上进行协调。既然是协调,既然是两个当局,他们自身的协调就极端重要。已经有了七八次的会议了,我们翻番历史的记录就可以看到,我们财政当局和货币当局就自身我们国家的共同利益而言,协调机制还是有待改善的。因为我们曾经出现过对于一个问题两个当局不同的看法。这个国际协调对于崛起的中国,现在越来越成为一个世界大国,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中国来说极端重要,银行行长、财政财长也必须协调。

  我只是列举了七个方面的领域,大家沿着这个领域一思索,就知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其实是犬牙相错的,所有单一的政策都必须依靠其他政策密切配合才能够产生它预期的效果,这就是它们协调的重要性。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发生,但是我们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我希望在中国进一步金融改革和发展,进一步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建立有效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从而提高我们的宏观调控效率,谢谢各位!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哀悼王宁
  • 体育全运花游姐妹炮轰被黑 加内特做客新浪
  • 娱乐专访张智霖:自我要求严 吴镇宇是好对手
  • 财经奢侈品专卖店售假:某女明星70万购假包
  • 科技三星发布GALAXY Gear智能手表 专题
  • 博客独家实拍张曙光在美国别墅(组图)
  • 读书新中国成立这天蒋介石在做什么
  • 教育大学生落户京城交易内幕:23.5万全搞定
  • 齐格:收购诺基亚 微软疯了?
  • 姚树洁:谷开来和梦鸽是失败的母亲
  • 刘杉:房地产狂欢该结束了
  • 叶檀:中学生洋度假何必上纲上线
  • 李迅雷:中国需改变稳增长思维
  • 吕随启:光大内幕交易是否构成犯罪
  • 方泉:克强经济学与路径依赖
  • 雷永军:中国奶粉市场重燃价格战
  • 陶冬:9月18日 美联储出手吗
  • 陈浩武:反腐之花必须结出体改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