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人西进:李泽钜几乎买下了整个英国

2013年08月26日 12:50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俞佳 报道 制图 任萍

  与前几年海外资本持续进入中国市场相比,如今,众多中国资本正在“逆袭”。

  经历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后,欧洲经济陷入阴霾。来自中国的上市公司和个人淘金者,以李嘉诚家族、王健林为代表的亿万富翁们出手霸气,其他企业和个人也在这个难得的“抄底时间”寻觅机会。

  【首富抄底】

  李嘉诚推“重心西移”

  “李泽钜几乎买下了整个英国! ”引发英国媒体如此惊呼的是李氏家族“抄底欧洲”的动作。

  上月底,李嘉诚长子李泽钜以6.45亿英镑收购了英国威尔士及英格兰西南部天然气配气网络WWU,成为他继承父业后拍板做的第一笔大买卖。

  资料显示,WWU是英国八大配气网络之一,在威尔士和英格兰西南部占有主要市场,占据了英国三成的天然气市场份额,控制着英国近四分之一人口与部分工业企业的用气。

  有分析指出,这笔收购恰逢欧洲经济即将企稳复苏的时间拐点上,且能源及基础设施类产业可以细水长流,前景十分乐观。

  实际上,长江集团的抄底欧洲行为早已开始。

  早在2005年,长江基建集团及香港电灯各自以5.57亿英镑及2.77亿英镑,分别购入英国NGN燃气管道网络40%及19.9%的权益。

  欧债危机后的2010年至2011年,长江基建集团则剑指英国水务公司和电网公司,以48亿英镑收购了英国上市水务公司NWG全部权益,该公司主要负责英国西北部的自来水供应,控制了英国5%的供水市场;以2.11亿英镑收购了英国Seabank Power电厂业务50%的权益;以57.75亿英镑收购了法国电力公司EDF旗下的英国电网业务。

  至此,李氏家族已经掌握了英国25%的电力分销市场、近30%的天然气供应以及约5%的供水网络。除此之外,李嘉诚曾公开表示有收购英国曼彻斯特机场的意愿。

  长江基建公告披露,2013年上半年度,英国业务组合的溢利贡献为28.6亿港元,同比增长5%,为公司最主要的溢利来源。

  除了英国的水电气资产,李嘉诚旗下的长和系也在其他欧洲国家大举抄底,先后购入欧洲多项基建和电讯资产,例如以13亿欧元收购奥地利3G通讯业务、97亿港元购入荷兰能源公司等。

  公告显示,2013年上半年集团在欧洲的业务贡献了长江基建35%的利润,比香港和内地的利润总和高出7%。通过一系列的资产出售,其香港业务占集团盈利的比重,则在同期由25%下降到16%。

  此消彼长,不难看出李首富家族投资版图的“西进计划”。

  据媒体粗略统计,到目前为止,李嘉诚的约半数公司资产已转移至欧洲,近3年累计海外并购金额高达1445亿港元。

  长江实业在香港以外经营业务的营业额快速攀升,比较和记黄埔近3年的区域业绩贡献情况也可见,欧洲市场已经逐渐取代香港市场成为其主要的利润来源。

  “明知现在欧洲这样,但我相信五年后这些业务都有好的增长。”去年8月,李嘉诚在业绩记者会上直言看好欧洲机会。他说,欧洲政治环境稳定、法律制度健全、资产质量较高,目前正是投资好时机。而在今年3月份举行的长和系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李嘉诚也谈及香港营商环境变化,并透露出“重心西移”的心声。

  香港经济学家关焯照认为,目前香港的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同时也不乏来自内地和海外的竞争者,这些都令占长和系比重较大的零售、电讯等业务的盈利增长放缓。今年以来,长和系在港投资的步伐明显放缓。

  王健林或“收购影院”

  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显示,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目前身家达到142亿美元,超越宗庆后成内地新首富,他在娱乐、零售等非地产业务方面的权益价值高于彭博之前所估。王健林目前身家较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的财富高出32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新首富也在今年将商业触角伸到了地球另一端的英国。

  今年6月19日,万达集团在北京举行投资英国发布会,正式宣布在英投资游艇和酒店两项计划,总金额约10亿英镑。其中包括投资3.2亿英镑并购英国圣汐游艇公司,以及投资近7亿英镑在伦敦核心区建设超五星级万达酒店。

  据介绍,圣汐游艇公司成立于1968年,年销售额5亿美元,是世界顶级奢华游艇品牌。被誉为“海上劳斯莱斯”,是英国皇室专用游艇品牌。而伦敦万达酒店是中国企业首次在海外投资建设高端酒店,标志着万达品牌酒店迈出全球布局的第一步。

  王健林透露,万达集团决定从今年起,在海外发展万达五星级酒店,计划10年内在世界8至10个主要城市建设万达酒店。

  另据外媒消息,万达集团正与欧洲电影连锁运营商开展有关收购的会谈,目前至少对两家欧洲地区的电影连锁运营商具有收购意向。这两家电影院线都位于英国,在多个国家建有数千家电影院。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欧洲院线也是大连万达集团的潜在收购目标。

  “前任”首富,娃哈哈掌门人宗庆后同样也显示了“抄底欧洲”的战略。去年,他就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近年来,到国外并购抄底时机正好。 ”

  去年底,汇聚众多欧洲品牌的第一家娃哈哈欧洲精品商场对外营业,商品种类集中在服饰、钟表、珠宝饰品、休闲美食等。其中,大部分品牌来自欧洲,不少品牌还是首次进入中国。

  据报道,宗庆后亲自带队远赴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各国,不断会见客商、开推荐会、考察品牌,和300家企业进行了超过500次的会面,签下数百个欧洲品牌的中国总代理权。他表示,在欧洲市场一蹶不振的大势下,娃哈哈正大举“拿下”欧洲品牌的代理权乃至对其完全收购。

  曾以700亿元登上2011年胡润富豪榜头名位置的另一位首富梁稳根,同样在欧洲大有斩获。去年初,三一重工[微博]发布公告,宣布26.54亿元收购普茨迈斯特90%股权,证实了对有 “大象”之称的全球混凝土机械巨头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的收购。收购完成后普茨迈斯特销售、利润等经营指标明显改善,已实现并购后的良好开局。同时,公司海外销售首次接近100亿元大关,公司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提速。

  据南方日报报道,中国企业家正在加速“抄底欧洲”的步伐。今年6月,柳传志、牛根生、刘永好等30余位知名企业家前往比利时、法国等地,探寻收购机会,被称作“史上最豪华企业家代表团”。这些企业家均来自“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机构,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任机构理事长,也是此访问代表团团长。实际上,这种国际访问从2011年就已经开始,两年来分别访问了美国和英国。柳传志认为,到了第三个年头,俱乐部国际访问应该进入到 “开花结果”的时候了。据透露,已有10家企业结成了合作同盟,为进一步投资法国、比利时打好了基础。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欧洲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目前低位站稳、缓慢复苏,中国企业投资欧洲正好赶上复苏时机。

  【个人淘金】

  移民政策引置业热

  如果你去过房地产交易会,应该不难发现,现在的房展会越来越有“国际范儿”,欧美房产也要来分“中国炒房团”这杯羹。海外房产的展位面积变大了,也吸引了更多关注的目光,各种置业移民的卖点让人眼花缭乱。

  网络上,“塞浦路斯买房送绿卡”等中介代理广告扑面而来。 “30万欧元就可在塞浦路斯买套联排别墅并获得永久居留权”,“一人申请,全家可获移民身份”,“永久地契,可时代相传”……

  有报道称,仅在2012年8月至10月,中国买家就在塞浦路斯购买了600多套房产,其中90%在著名海滨旅游城市帕福斯。帕福斯的房价较其他旅游城市略低,投资性价比高,而且有国际机场,方便中国客户往来中国与塞浦路斯。

  在南欧诸国,买房移民等政策并不新鲜。据悉,为吸引来自中国、俄罗斯和阿拉伯国家的投资,欧债问题“暴风眼”希腊推出了“房产换居留”计划。投资者购买希腊房地产价值超过25万欧元,即可获得为期五年的希腊长期居留。届时只要不出售房产可申请延长。

  2008年以来,希腊房地产价格下跌了28%。推出买房移民政策以来,越来越多中国投资者在希腊房地产市场抄底投资,当地宜人的气候环境也吸引了投资者。希腊房地产业主联合会负责人说:“房地产市场终于能够从瘫痪状态中挪动一下了。 ”

  中国日报报道称,葡萄牙、西班牙、马耳他、等国也纷纷推出新的投资移民政策,而且投资范围包括购置房地产,就能获得5年有效的居留许可。虽然政策具体细节和开始启动时间还没有确定,但“购房换居留”的政策一下成了办理移民的中介机构向客户宣传的招牌。值得注意的一个趋势是,这些南欧国家允许买房获得5年有效申根居留许可的投资金额限制越来越低,葡萄牙政府规定投资人至少投资50万欧元买房产,塞浦路斯要求至少30万欧元,希腊则要求投资25万欧元。

  比南欧国家更早推出房产投资移民政策是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国。拉脱维亚于2010年就修改了移民法,其中允许非欧盟公民通过在该国开公司、存款、买房的方式获得可以延期的5年居留许可,5年后亦可申请永久居留。对买房的投资要求是在拉脱维亚首都和周边城市,至少投资10万拉特,相当于14万多欧元,在其他小城市至少投资5万拉特。

  海外淘房需防风险

  与“海淘”皮包、手表等小件奢侈品不同,房产的性质过于特殊,海外淘房族需防范风险,不能轻信广告。

  买房就能移民吗?调查显示,购买塞浦路斯当地30万欧元或以上的房产,全家可获得永久居留权。但这一权利与房产直接挂钩,如果卖掉房产,永久居留权也随之取消。且永久居留权并不等同于居民身份。获得塞浦路斯永久居留权的门槛很低,拥有此权利的人享受不到该国除医疗和教育之外的国家福利,也不能在当地工作。

  此前曾在网络上引发巨大反响的西班牙“买房换居留”政策,也被指不是纯粹的移民居留,而是一种无法享有当地社会福利的特殊居留。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欧洲国家生活环境优良,但与美国、加拿大等国不同,它们多不是传统移民国家,对新移民的宽容度也是国家投资者买房移民时要考虑的一点。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告诉记者,个人投资者单纯为了投资需求而去海外购房的其实还是少数,更多人是兼有留学教育、休闲度假等需求。如果是单纯为了投资,就一定要先看看划不划算。

  他指出,欧洲国家房地产市场已经成熟,房产升值的空间有限。相比之下,反而是我国的一线城市房价更有上涨空间,更有投资的价值。而且,即使海外房产获得了升值,还要考虑税收因素,一些国家会通过房产税、交易税调节投资收益。同时,还要考虑房产远距离打理的成本,以及不同国家的政策风险。

  记者也注意到,不少中介在推销海外房产时也为国内投资者推出了代理出租业务,并承诺了10%以上的租金回报率,远高于国内房租水平。但是,对于房屋的维护和税费成本却只字不提。

  【企业进欧】

  黄怒波购地现转机

  首富们无人不晓,但谈到“抄底欧洲”,曾因冰岛购地风波闻名的亿万富翁黄怒波也是典型人物。在李嘉诚家族斩获英国天然气项目的同时,黄怒波的购地计划也在搁浅许久后出现了转机。

  据彭博社报道,冰岛有望降低投资的法律门槛,目前正在审核相关法律,黄怒波已准备好投入资金发展冰岛房地产。

  黄怒波在冰岛的发言人Halldor Johannsson表示:“如果我们收到冰岛政府的积极回复,马上就可以开始基本工作。我们正等待当局的反馈。 ”

  据悉,获得冰岛4月选举胜利的独立和进步党联盟已经暗示,可能会降低此前阻止了黄怒波投资的相关法律门槛,取消对外资拥有土地的限制。冰岛内务部长的发言人表示,部长已经接见了黄怒波的代理人,并向他们解释了外商直接投资需要接受审核的相关法律。审核并不仅仅涉及黄怒波这一个申请,将在冬天全面生效。

  黄怒波是何人?资料显示,黄怒波是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和文化人,热心诗歌、文化、登山等活动。曾帮助重建了黄山附近的数个村落,其中一个历史200年的村落已经加入联合国[微博]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但真正让其“一战成名”的,却是2011年高调宣布在冰岛买地。

  2011年8月,黄怒波向外界披露,他准备斥资800万美元,购买一块达3000公顷,相当于冰岛0.3%面积的土地。消息一出,便震惊世界。黄怒波不仅成为在冰岛最有名的中国人,在中国国内的知名度也大增。

  据媒体报道,黄怒波的“冰岛情结”源自学生时代。在北大中文系就读时,黄怒波有一个对口帮助的冰岛留学生。冰岛盛产羊毛,该留学生每年赠他冰岛寄来的手织毛衣,给从小生活坎坷的黄怒波带来了特别的温暖。后来,该留学生成为了冰岛的一位学者,他的太太则是一位政府官员,而冰岛驻华大使馆的参赞也是当年黄怒波的同学,这些构成了他的冰岛情缘。

  不过,2011年正值西方深陷金融危机泥潭,“中国买下世界”的话题火热异常,黄怒波的这次购地计划引发了各方面的关注和猜测。

  2011年底,冰岛内政部宣布否决了黄怒波的买地要求。官方解释是:该公司有意购买的这一地块的面积如此之大,冰岛尚无把如此大面积的土地置于外国人控制之下的先例。此后,当地政府代表为了绕开对外商拥有土地的限制,曾试图买下该地产并出租给黄怒波,土地面积也缩小到十分之一。这一模式也遭受阻力。

  黄怒波发言人称,黄怒波现在对新政府能出租土地感到乐观。

  北汽拟收欧汽品牌

  首富们霸气,黄诗人执着,但他们并不是少数。与前几年海外资本持续进入中国市场相比,如今,众多中国企业实现了“逆袭”。经历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后,看到抄底机会的中国企业纷至沓来,势不可挡。

  近日,北汽国际公司总经理董海洋透露,在忙于国内收购的同时,北汽集团海外收购也在悄然推进中。公司将通过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两轮驱动拓展国际化业务,有意收购一家欧洲汽车品牌,以弥补北汽集团自主品牌在海外认知度不高的短板,进一步推动集团国际化。

  董海洋表示,“我们已经委托了国际投资公司寻找目标品牌。希望收购具有良好口碑、年产能在10万辆以下的欧洲汽车品牌,将欧洲工厂作为北汽的生产基地之一。 ”媒体认为,按照这一构想,上汽集团对MG的收购是北汽集团仿效的对象。北汽集团旗下的自主品牌绅宝也希望贴上欧洲老品牌的LOGO,以突破无品牌知名度、难打开海外销路的瓶颈。

  北汽的同行中也有不少榜样,其中包括中资企业并购海外资产中最成功的抄底案例——吉利汽车[微博]收购沃尔沃。2010年,吉利汽车以15.5亿美元收购瑞典著名汽车品牌沃尔沃。后者曾经卖出64.5亿美元高价,这笔交易被外界称为“蛇吞大象”。成功收购沃尔沃的吉利汽车并未让投资者失望,这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2010年到2012年分别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亿元、17.16亿元、20.5亿元。

  据悉,2009年至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持续升温。企业的国际化需求、对海外资产的抄底心理、资源能源的战略性并购以及充裕的流动性是近年海外并购的主要推动力。从欧洲方面来看,就业状况极差,亟需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也十分渴求外资的进入。

  清科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中国企业完成海外并购112起,涉及交易金额达365.81亿美元,相比2009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据38起,涉及交易金额160.99亿美元的情况,并购数量和并购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94.74%和127.23%。

  拉赫兰顿融资租赁(中国)公司总裁王佳林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往我们做的是‘west to east’模式,帮助外国厂商进入中国,而现在做的是‘east to west’模式,帮助国内企业走出去。 ”

  光明日报曾就此采访德勤会计事务所维也纳公司总裁兼欧中项目组主席科瓦,后者介绍,德勤的职责就是协助欧洲企业赴华投资,同时也协助中国企业来欧洲投资。奥地利、德国、瑞士等德语区的企业欢迎中国投资。一方面,欧洲市场的需求太小,中国的巨大市场有极大吸引力;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以来,欧洲银行收紧了贷款,企业发展失去了资金支持,一些掌握独特技术和产品的中小企业期待中国投资带来的资金和市场。

  分析认为,欧洲政治环境稳定、法律制度健全、资产质量较高,目前正是投资好时机。

  不过,抄底也有风险,对西方市场的陌生、中西方文化差异、国外监管调查等因素,往往使并购过程十分曲折,并购后的效果也很难判断。

  专家指出,中国企业赴欧投资本地化至关重要。企业到欧洲后能不能适应当地的环境、产品的市场需求会怎样、产业是处于上升时期还是下降时期,都需要企业进行判断。

  此外,随着各项经济数据转好,欧美经济已于今年年初开始回暖,与最低迷时期相比,海外收购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清科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完成海外并购34起,并购数量同比上升30.77%,但涉及交易金额却同比下降17.14%。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薄熙来:王立军暗恋谷开来 不能自拔
  • 体育孔卡绝杀广州德比恒大胜 国安4-0 视频
  • 娱乐曝马伊琍怀二胎 文章再当爸双喜临门
  • 财经传广州多家银行暂停房贷:额度已用完
  • 科技84%网友认为微软CEO鲍尔默应该退休
  • 博客李庄:薄熙来犯罪证据链已经形成
  • 读书荒诞之举:宋高宗为何用十个处女选太子
  • 教育家长痛诉:小学面试害得全家开学恐慌
  • 金岩石:新股发行制度变革关键是啥
  • 朱平:解读A股移动互联企业
  • 马宇:反垄断之剑将挥向垄断央企?
  • 幽灵礼物:A股T+0是福还是祸
  • 叶檀:光大证券与中国市场的下一步
  • 徐斌:滞胀形势后的经济沙盘推演
  • 管清友:新兴市场十年梦醒
  • 尹中立:中国人口城镇化潜力已很有限
  • 王东京:政府为何鼓励出口
  • 石建勋:什么墓地是俄罗斯人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