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疯狂举债遭遇审计风暴 银行紧急收缩表外业务

2013年08月14日 23:28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肖君秀 深圳报道

  一场由审计署发起的地方债审计风暴席卷各地,与地方债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银行,其表外业务产生了急速的变化,7月,银行理财产品数量发行下降,票据融资出现负增千亿。“这样下去对地方融资肯定会有影响,尤其是新举债受到约束。”某股份制商业银行资金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说,银行表外业务还会因此继续收缩。

  地方疯狂举债遭遇接二连三的审计风暴,市场隐忧地方政府财政悬崖,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甚至认为,某些城市存在大规模破产的可能性。地方政府和银行都押注“中央会兜底”,以致屡屡遭遇审计和监管之后,双方又找到新的“甜蜜相拥”的途径。这一次审计,是否能倒逼银行切断为之输血的“管道”?

  表外急剧收缩

  银行表外规模急剧收缩,已经超过了市场的预期。“票据融资受到同业收缩影响继续萎缩。”在国泰君安银行业研究员邱冠华看来,同业业务收缩、流动性紧张导致银行票据贴现意愿下降。

  根据央行发布的7月金融数据显示,票据融资余额下降1038亿元,环比上月多减271亿元。票据融资步入加速下降的通道之中。一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票据业务表面看来是企业短融解决流动性的方式,但实际上,企业腾挪资金,拆短投长,借道信托产品进入了平台贷或者房地产,“有很多影子银行的产品就是往里面装票据的。”

  在票据业务整顿以及6月钱荒致票据业务亏损之下,票据业务从火热降至平淡,从而堵住了部分地方融资通道。早在6月,致票据贴现融资负增长767亿元,同比去年同期大降1107亿元。至7月还在进一步大降,票据融资已经步入急速的下降通道之中。继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对票据风险警示之后,5月末银监会下发《关于排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违规票据业务的通知》。据上述银行资金部人士透露,银行都已接到窗口指导要加强对票据业务的管理。因票据存在监管套利、重复买卖,二次或多次回购等现象,票据的“空转”以及隐藏信贷规模已经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关注,“6月钱荒导致的票据利率大幅上扬,曾经甜蜜的票据业务如今成为了烫手的山芋。”上述银行业人士称,银行该业务出现大亏。

  此外,与地方债更加直接关联的银行理财产品,无论是发行数量还是收益率,均出现了下降。据普益财富统计,7月银行共发行了3301款个人理财产品,产品发行数量环比下降0.84%。如发行主体股份商业银行及国有银行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分别为4.61%、4.43%,环比下降分别为0.23个百分点、0.17个百分点。银行的理财产品成为了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重要输血管道,此次地方债审计工作的重点就包括信托贷款、银行理财产品、融资租赁、集资、回购(BT)、垫资施工等方式举借的债务。“其中地方政府及其融资平台通过银行发行理财产品进行融资尤其引人注目。”普益财富研究员叶林峰认为,银行利用理财产品通过购买信托产品、发放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形式进入地方平台贷。

  在上海某券商人士看来,由于地方债审计,银行票据业务、理财产品的高潮都将告一段落,步入下降的通道之中,“这段时间地方举债不会明显增加,新举债会更谨慎一些,增量肯定有困难;存量没办法,还是需要继续滚动。”

  背后的鏖战

  银行下半年资金收紧,同时地方债审计当头,地方政府那张永远无法满足的融资血盆大嘴不得不暂时收拢。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大的刺激政策出台的可能性小,全年新增贷款总量预计在8.5万亿元左右,社会融资总量增速预计持续下降。市场认为下半年信贷收缩的预期如今正在成为现实,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社会融资规模为8088亿元,同比少增2434亿元,降至21个月来的新低;此外信贷以外的融资降至1089亿元的“冰点”。

  在6月钱荒过后,央行进行了逆回购操作,但又发行了3年的央票,“逆回购只是短期的,央票锁定了银行长期的资金。”上述券商人士认为,央行收缩的态度明显,同时也会保持市场的稳定。

  在票据监管和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地方债平台贷的融资来源被限制,这或许正是管理层的良苦用心。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6月27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报告中,称地方债存在个别地方政府债台高筑、资不抵债、违规融资、变相集资等问题。地方债务到底有多少?国内外口径不一,有“低估”至12万亿的,也有预估20万亿上下,国外甚至“高估”40万亿,也就是说还没有一个准确透明的数字,这也正是造成市场担忧的原因之一。

  2012年末,财政部联合其他部门发布“463号文”明确收紧地方政府融资;2011年,审计署就对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普查。早在2010年,金融监管层从清理地方债和限制平台贷出招。然而,地方政府疯狂举债的欲望,与银行盈利的冲动“私下”结合,表内融资迅速转向表外的“地下”融资,通过影子银行高歌猛进继续增大规模,其中相当一部分通过银行表外业务来实现。

  地方债似乎已经成为一大顽疾,在瑞穗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看来,此次地方债审计是为财税改革铺路,财税体制不完善是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平台风险的根源,“审计署对全国地方政府债务情况进行摸底,有助于为未来修改预算法、加快财税体制改革铺路。”

  地方债审计的结果要10月份才出来,其结果的严重程度以及未来是否采取严厉的措施,都将成为与之相关的银行业务的“温度计”,而现在银行的票据业务和理财产品处于下降的通道之中,默默地与之一道接受考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安徽蚌埠男子坐牢17年后被判无罪释放
  • 体育曝男篮将帅矛盾尖锐 总结会变批斗会
  • 娱乐吴建豪宣布结婚将娶豪门女 否认奉子成婚
  • 财经传北京大户型现集中抛售:官员怕反腐
  • 科技运营商大建基站后遗症 电费每年数百亿
  • 博客方舟子:对违建别墅主人张必清的质疑
  • 读书断送大清:与和珅有一拼的晚清第一贪
  • 教育女子两年辞职26次 任何事都是妈妈说了算
  • 刘石:牛郎织女是古代的屌丝文化
  • 王东京:中国经济十年内保住7%无悬念
  • 马忠普:钢铁产能过剩严重性被夸大
  • 老谷:2013年巴菲特股东大会掠影(图)
  • 周彦武:感谢高房价吸纳了50万亿M2
  • 徐斌:未来经济大萧条根源在哪里
  • 叶檀:城镇化被赌徒操纵
  • 谢作诗:高房价的几大危害
  • 陈季冰: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
  • 金岩石:城镇化的疯狂如何扼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