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机构谈利率改革:央行态度仍旧谨慎

2013年07月23日 01:30  第一财经日报 

  严湘君

  央行上周宣布了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不少外资金融机构对此表示,这一举措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同时也反映了央行在利率市场化上的态度仍然谨慎。

  高盛高华研究报告指出,原则上取消贷款利率区间下限应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但由于此前很少有贷款利率能够下浮30%,因此该政策在现在几乎不会产生影响。相比之下,调整存款利率上限是一个可能带来更大影响的举措,但政府未采取行动的事实反映了其谨慎的立场。

  “此前政策界讨论的CD存款利率自由化这一次并没有被列入公告中,这表明政府打算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放开利率。”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指出。

  高盛高华认为,未来的潜在措施包括:第一,放松汇率管制,尤其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浮动区间并允许短期波动性加大;第二,调整存款利率上限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尽管具体时间仍不明确,但领导层已释放了希望加快进程的信号。

  而法兴银行则认为,在完全放开对当前利率的管制之前,央行还需要培育新的政策利率。除了实施存款保险计划之外,近期内可能推行的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措施包括提高存款利率上限至基准利率的120%、放开长期存款利率、放开大额存款利率等。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预计,央行将在未来6~12个月内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提高存款利率的上限,有可能先从长期大额存款开始,而短期个人存款利率的管制预计将最后放开。

  穆迪和标普等评级公司还提示,利率市场化的举措会削弱银行的盈利能力。

  “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内,中国加速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这可能与银行表外资产及非银行融资的快速膨胀有关。”标普在其最新发布的《影子银行迅速膨胀可能加快中国货币改革》报告中表示,“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举措可能会削弱小型银行的盈利能力,短期内可能对经济增长不利,但长期来看可能增强中国政府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能力。”

  标普表示,潜在的以市场化利率为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举措也可能产生副作用。这种框架可能削弱银行的盈利能力,尤其是较小银行的盈利能力。伴随而来的不确定性还可能对短期经济增长构成更大阻力,并加剧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波动性。

  穆迪则认为,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将令借款人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从而获得更便宜的资金,因此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

  “不过,由于住房贷款利率没有改变,只有少数信誉良好的大型国有企业才会受益于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我们预计大部分银行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自身的定价权。”穆迪指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江泽民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 体育恒大称罚末位国脚 傅博:韩国更怕输中国
  • 娱乐律师自曝曾给梦鸽支招:用案中案翻案
  • 财经任志强:不知道政策走向不敢预测房价了
  • 科技谷歌董事长施密特被曝拥有多名情人
  • 博客易中天:“中华文明中断”从何说起?
  • 读书毛泽东秘书田家英是自杀还是他杀
  • 教育13岁神童保送北大 高考成绩698分(图)
  • 叶檀:克鲁格曼的悲观与楼继伟的乐观
  • 罗天昊:中国高速增长神话为什么破产
  • 梅新育:诋毁华为意在绑架澳大利亚
  • 马光远: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才是核心
  • 叶檀:利率早已变相市场化
  • 丁志杰:货币发行美元化困局
  • 刘杉:利率改革或带来政策功利性
  • 杨涛:存款保险旨在夯实金融改革基础
  • 张志伟:学习成品油定价机制下调电价
  • 陶冬:阿伯施出口术 安倍遇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