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克强经济学精髓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2013年07月22日 11:42  中国新闻网 微博

  中新网7月22日电 香港《文汇报》22日刊文指出,巴克莱提出的“李克强经济学”,初略反映或大致把握了中国总理李克强上任三个月的经济思路和经济政策取向。但这仅是一个初步的概念,不是一个完整的经济政策体系。如果要对“李克强经济学”的精髓和宗旨归结为一句话的话,那就是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的经典之言:“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文章摘编如下:

  巴克莱资本公司考察、研析了李克强总理的经济政策,并在其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创造了一个新术语“李克强经济学”(likonomics),迅即成为了全球解读李克强经济思想和中国经济政策的热词。

  “李克强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

  巴克莱提出的“李克强经济学”概念包含三个主要的构成部分,也被解读为“李克强经济学”的三大支柱,其核心内容可概括如下:

  一、政府不推出刺激经济的政策,而是通过逐步缩减国家主导的投资行为;

  二、去杠杆化,以大幅削减债务,降低借贷与产出比;

  三、推行结构改革,以短痛换取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客观而论,巴克莱提出的“李克强经济学”,初略反映或大致把握了李克强总理上任三个月的经济思路和经济政策取向。中国目前潜伏着必须避免、必须化解的风险。这是李克强经济学、中国政府必须努力解决的问题。唯有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这才是“李克强经济学”应有的核心思想、战略思路、实践方向。

  巴克莱提出的仅是初步概念

  巴克莱提出的“李克强经济学”是继“安倍经济学”之后的一次标新立异,被认为有哗众取宠的“炒作”之嫌。其实,并非如此,或者并非完全如此。

  巴克莱提出的“李克强经济学”完全不同于“安倍经济学”,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安倍经济学”是建立在无限量宽松货币政策这一沙滩上的海市蜃楼,看起来美丽却虚幻,诱人却缥缈,注定是要破灭的。“李克强经济学”是建立在中国大地上的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克难兴邦的经济政策、经济战略、经济模式,即科学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

  当然,也必须指出巴克莱提出的“李克强经济学”还仅仅是初步的概念,更无体系可言,即便作为“李克强经济政策”而言,也不是一个完整的经济政策体系。更何况巴克莱对中国的国情、对李克强的经济思想、对中国政府经济政策还缺少深入的了解和研析。因此,其所提出的“李克强经济学”既有可取之处,也有局限性,有不全面的地方。

  研讨“李克强经济学”的最佳切入点

  如何客观科学、实事求是地认知、解读、阐释、丰富“李克强经济学”,这应是中国经济学家的重要课题。要做好这一重大的时代课题,首先要深入了解、研究李克强总理的治国理念、执政思路、经济思想、战略目标、政策取向、实践路径,尤其当前及第一任期内为应对、处理国内外面临的严峻挑战,所采取的“既稳增长又调结构,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路线图和政策措施。

  7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上的讲话,是研讨“李克强经济学”的最佳切入点和门径:

  我国正处于必须依靠经济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的阶段,统筹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十分重要。稳增长可以为调结构创造有效空间和条件,调结构能够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两者相辅相成;而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则可为稳增长和调结构注入新的动力。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在这样一个合理区间内,要着力调结构、促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与此相适应,要形成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针对经济走势的不同情况,把调结构、促改革与稳增长、保就业或控通胀、防风险的政策有机结合起来,采取的措施要一举多得,既稳增长又调结构,既利当前又利长远,避免经济大起大落。

  如果要对“李克强经济学”的精髓和宗旨归结为一句话的话,那就是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的经典之言:“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的核心内容、宗旨任务、方法路径、政策措施可以归纳上述李总理讲话中强调的几个要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就业、控通胀、防风险,有机结合、一举多得,既利当前又利长远。(蒯辙元)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目击者:临武城管用秤砣击打死亡瓜农
  • 体育东亚杯-国足1比3落后连追两球3-3日本
  • 娱乐律师自曝曾给梦鸽支招:用案中案翻案
  • 财经政府叹息中核370亿项目夭折:没这个福气
  • 科技谷歌董事长施密特被曝拥有多名情人
  • 博客冀中星式自残能换来社会进步吗?
  • 读书毛泽东秘书田家英是自杀还是他杀
  • 教育13岁神童保送北大 高考成绩698分(图)
  • 罗天昊:中国高速增长神话为什么破产
  • 梅新育:诋毁华为意在绑架澳大利亚
  • 马光远: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才是核心
  • 叶檀:利率早已变相市场化
  • 丁志杰:货币发行美元化困局
  • 刘杉:利率改革或带来政策功利性
  • 杨涛:存款保险旨在夯实金融改革基础
  • 张志伟:学习成品油定价机制下调电价
  • 陶冬:阿伯施出口术 安倍遇试金石
  • 姚树洁:李克强打响利率市场化闯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