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巨头利乐接受反垄断调查 发改委1周2次行动

2013年07月08日 07:34  北京晨报 

  中国一周两举反垄断利剑

  利乐也被调查 下一个可能是医药行业

  在反垄断法实施三年后,反垄断执法开始频频出招。一周时间里,国家反垄断执法部门公布了两起反垄断调查案件,而外资企业则成了反垄断执法大片中当仁不让的主角。继多家奶粉品牌接受反垄断调查之后,包装巨头“利乐”公司也被纳入反垄断调查之列。此外,国家发改委宣布对包括安斯泰来、葛兰素史克在内的27家医药公司开展成本价格调查,被认为是启动对医药业反垄断调查的前奏。

  包装巨头接受反垄断调查

  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包装企业,利乐的产品无处不在,最常见于市场销售的乳制品和饮料的包装。资料显示,利乐目前在中国的客户包括伊利、光明、三元等国内乳业及果汁饮料行业巨头。记者走访多家超市发现,在乳制品领域,利乐包和利乐枕至少占据了半壁江山,而在常温奶领域,则几乎是利乐的天下。

  国家工商总局表示,近几年多次接到针对利乐公司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反垄断举报。有企业称,食品生产企业选择利乐的灌装机设备就必须选择利乐包装材料,“消费者购买一盒2元左右的250毫升利乐砖牛奶,至少有0.45元是用来购买包装的”。

  业内人士指出,工商部门的调查将主要集中在利乐是否进行了搭售。由于在包装市场占有绝对优势,利乐遭到了同行多次质疑,利乐也成了在中国市场上遭遇垄断质疑最多的跨国公司之一。有乳业专家表示,“从进入中国的第一天起,利乐就带着垄断的阴谋。”早在2003年起,就有国内的包装企业控诉利乐的垄断行为,称利乐利用市场强势地位把“捆绑销售”写进合同。

  对于被国家工商总局立案调查,利乐中国公司不愿意作出太多回应,仅表示已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要求提供利乐公司在华业务的信息,将全力配合调查。

  反垄断触角伸向跨国药企

  在业内人士看来,继奶粉和包装企业后,国家反垄断执法部门的触角下一步将伸向药企。7月3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为了解和掌握药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价格及有关情况,及时制定调整药品价格,将对部分企业开展成本价格调查。业内人士称,预计医药业会成为国家发改委下一步反垄断调查的对象。

  这不是国家发改委首次对药品成本进行调查,早在2007年,国家发改委就展开了对药品成本调查,此次成本调查延续了2011年规则细化后的企业实地调查和实际票据收集等关键项内容,涉及27家医药公司,不仅包括恒瑞医药海正药业人福医药等国内医药企业,也包括诸如安斯泰来、葛兰素史克等跨国制药公司。

  国家发改委称,此次调查旨在了解这些企业内部的成本及定价情况,同时也是为了及时调整药品价格。这被看成是国家反垄断执法部门对医药业开展反垄断调查的前奏。业内人士指出,进口药品定价太高的局面有望改善。花旗银行预测,价格过高的药品和进口药品将成为未来降价的重点。花旗银行在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自2011年3月以来,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下,治疗不同疾病的各种药品已经经历了5轮降价,平均幅度为15%至20%。

  晨报记者 陈琼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韩国客机坠毁事故2名中国学生遇难
  • 体育穆雷横扫小德首夺温网 结束英国77年等待
  • 娱乐黄晓明:男神离我好远 我只是土鳖
  • 财经原住建委官员腐败案发潜逃时仍不忘炒房
  • 科技科学家打印整个身体器官获突破
  • 博客韩航失事客机上为何中国乘客多
  • 读书后宫秘闻:周代九个后妃伴寝皇帝
  • 教育南京超级小学择校需摇号 13人抢1名额
  • 育儿姐弟疑捉迷藏躲进木箱窒息身亡(图)
  • 郭世邦:单靠涨价难解打车难问题
  • 管清友:中国经济的第三次闯关
  • 姚树洁:地产泡沫爆破只是时间问题
  • 陶冬:央行分道扬镳 非农衔枚急进
  • 管清友:金融危机第三波已拉开序幕
  • 麒元:中国经济的下半年预测和建议
  • 李光斗:什么是埃及的品牌符号
  • 张明:应该启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吗
  • 谢百三:中国股市十大缺陷
  • 雷永军:国产奶粉业五年内或全线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