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院士大多副省部级待遇 企业高管入围遭质疑

2013年07月04日 11:48  《法人》 

  中国院士增选制度求变

  企业高管入围增选名单所引起的争议,或许能推动制度改革。一项制度若不适合当前的时代和社会发展,那就必须加以变革和完善,院士制度亦是如此

  文 《法人》见习记者 赵记伟

  自6月23日以来,中国工程院大院就开始了闭门谢客,外来人员一律严肃登记,均被告知行政人员开会,一切与院士增选有关的事宜请联络增选办公室。

  神秘的背后,则是2011年的“烟草院士”、“高官高管院士”、“贪腐贿选事件”刺激着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的神经。

  争议的院士增选

  中国工程院启动第一轮评审期间,6月21日,《法人》记者致电中国工程院增选办,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评选期间无法接受采访。“可以肯定的是,评审过程更加苛刻,对候选人的学术成就将进行对专业对口评审。”这位负责人说。

  事实上,正是2011年的增选争议让中国工程院对院士的增选变得更加谨慎。

  值得关注的是,成立工程管理学部一直遭到中国工程院部分院士的排斥。

  2000年6月7日下午,中国工程院544名院士有446人到场参加投票决议工程管理学部的成立。赞成票仅比反对和弃权票多出27张。通过的名称也从原定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部”改为“工程管理学部”。

  反对的核心是很多院士担心工程院会变为企业家和官员的俱乐部,而管理学院士的标准难以判定。

  中国工程院时任负责人认为,工程院不排斥够院士资格的优秀企业家和官员加入其中。目前工程院里已有了企业家,也不乏高级领导干部。成立工程管理学部,是因为院士们普遍认识到管理学已是一门重要科学,经济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也离不开科学管理。

  2011年的院士候选人中曾有不少来自央企和政府部门的高官。2013年的院士候选人中,也有一些来自央企和政府部门的部、局级高官,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曹耀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维和、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基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等人。

  高管、高官的帽子让他们摆脱不了对其学术的质疑。

  饶毅和施一公两个学界明星的2011年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增选双双折戟,更是引发了舆论对院士评选的热议。

  施一公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2011年,进入正式候选人的施一公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4月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美国双院外籍院士,引发了对中美两国科学院院士评选标准的争论。

  2013年5月,施一公再次出现在中国科学院公布的2013年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中。

  有人预测,不出意外,施一公一定会在2013年的院士增选中当选中科院院士。

  2011年,谢剑平历经三次申报增选工程院院士因“减害降焦”研究成果当选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终于成功。

  “不撤‘烟草院士’,难向百万肺癌患者交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炮轰”工程院谢剑平。

  基于“吸烟有害健康”的普遍认知,疾控中心专家对“烟草专家”当选院士质疑不断。“卷烟降焦减害”研究是否能达到减害目的,一直是谢剑平能否当选工程院院士的争议焦点。

  谢剑平的正式身份是国家烟草局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

  据《法人》记者了解,郑州烟草研究院正在筹划对另外一名“烟草院士”——朱尊权院士的“追思文集征文”活动。资料显示,朱尊权是我国著名烟草科技专家,教授级高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名誉院长。朱尊权先生因病于2012年7月16日在郑州逝世,享年93岁。

  “朱尊权院士在烟草科技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填补了我国烟草科技领域的许多空白,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烟草科技水平,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郑州烟草研究院党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法人》记者。

  正是去年的媒体和舆论让郑州烟草研究院人员避谈院士的相关话题。

  谢剑平的保持沉默和中国工程院的“劝了不退”,主要原因是院士章程里并没有涉及烟草科研人员不能进入院士行列,而院士的增选过程中,谢剑平并无违反规定之事。

  院士增选,如何增?如何选?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回忆说,自己1991年当选院士过程很简单:当时他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工作,单位最初的院士推荐名单上并没有他的名字。在推荐院士候选人截止日的前几天,两位老院士认为,应该推荐年轻一点的科学家,这个名额就落到了朱清时头上。

  中国科学院在其《院士章程》中对院士增选有明确规定,新院士的产生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先由归口初选部门推荐,然后汇总到中科院,由各学部组织院士评审,最后由学部差额无记名投票选举。而为了确保公正,候选人与投票的院士要回避见面。

  但近几年的院士增选中,候选人自己出来活动的情况开始增多,一位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每到快到评时候,一些候选人会以邀请开会等名目,与有投票权的院士进行接触。极为不正常的是,一些单位和地区出于政绩方面考虑,居然主动加入到“活动”的行列。 “有些单位平时并无接触,突然邀请你去做报告,我就只有婉拒。学术交流什么时候都可以,但集中在一个时间段的,那就有问题。 ”

  除了公众认为两院在增选程序上有纰漏外,学术造假和院士候选人的道德也成了公众质疑的热点。

  打假斗士方舟子就质疑过当时中科院院士增选候选人肖传国。

  2005年9月,中国科学院发表《关于公布2005年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的公告》后,方舟子指责院士候选人肖传国存在“脚踏两只船”、“用会议摘要冒充论文”,“履历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当年肖传国落选,方舟子被打。北京市公安局[微博]宣布涉嫌制造此案的肖传国认为方舟子的学术“打假”行为导致其未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便指使他人报复。

  按照规定,院士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制度上并没有什么特殊待遇,但是他们的隐性权力却相当大。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员王扬宗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上世纪80年代后虽然进行了科技体制改革,但科研经费的分配、奖金评审、项目申请都没有严格而明确的规范,在制度化缺位的情况下,院士承担了替代性的功能。在很多事情上,行政领导往往会把院士抬出来,组织他们进行经费分配、奖金评审的工作,以显示资源划分的合法性。院士填补了规范化的缺失,但自身权力却变得膨胀起来,没有明确规则的时候,潜规则就大行其道。部分院士成了科技界官僚的利益共同体,他们和所在单位都分到了好处。

  一般认为,入选院士的大都享受副省部级待遇。

  而进入院士增选的高校领导也不乏其例,“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有人也称,“985工程”高校领导相当于副部级,进入“211工程”的高校领导相当于正厅级。

  最高学术殿堂沾染了俗恶之气,身居其中者也开始对院士制度加以批评。前中科院院长周光召院士、科学院院士汪品先等科学界元老就曾指责院士制度已经成为了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

  从指责“烟草院士”、“高官院士”到揪出学术造假、道德败坏,院士身份的公信力受到了冲击。

  在道德和科学的分歧上,院士的荣誉最初是立于科学成果的基础上。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科学是否在为社会进步服务、为人类福祉服务的问题。将院士与行政、经济、社会因素相对分离,保证院士的科学家身份的完整性与行为的合理性,应当成为社会各界解决“烟草院士”问题的共识。

  中国工程院的增选新变革

  “一项制度若不适合当前的时代和社会发展,那就必须加以变革和完善,院士制度亦是如此。”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阎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认为,院士制度的变革应该把重点放在遴选和管理这两方面,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而不是舆论所言呼吁改革或取消院士制度。我们欣喜的看到包括中科院在内的两院正在逐步完善院士增选程序。院士不仅是科技、学术权威的象征,更是科研实力和科技力量的展现,通过“助选”和“拉票”等违规行为增选院士,不仅违背基本的学术良心,也违背了道德的公序良俗,当知识场变成有形无形的名利场,我们的“中国梦”何日实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院士说:“近几年的院士增选中,一些单位和候选人邀请自己到地方做学术报告,给车马费等活动,这些候选人原本不熟,这个时候邀请肯定有问题,只有婉拒。中央高举反腐大旗以来,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如果不向助选腐败开刀,舆论和学界都不会认可。”

  事实上,上述行为已经引起中国工程院的重视。中国工程院在发现院士增选过程中存在部分个人和单位“助选”和“拉票”等违规行为后,于2012年新制订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以及与之配套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诚信档案管理办法(试行)》。

  至此,院士增选工作包括《中国工程院章程》等相关的文件和规定已达11个。

  2012年对《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等6个相关文件进行了修订,修订内容主要包括:对候选人实行“单渠道提名”、将投诉信受理的截止日期提前为7月31日、进一步加强交叉学科候选人的评审、每个学部进入主席团会议介绍的外籍院士候选人不得超过二人等。

  其实,为使院士增选政策不断完善,中国工程院在2013年增选工作启动前召开了三次增选政策说明会对院士增选相关文件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修订,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对院士增选中院士、候选人和院机关工作人员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等相关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院士增选中候选人材料弄虚作假、侵占他人科技成果以及助选拉票等违纪违规行为进行了界定,并明确了处理措施。希望通过这个办法的试行,能切实推进院士增选工作中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进一步严肃增选纪律,抵制各种不良风气对院士增选工作的干扰和影响,确保增选工作的公平和公正。

  根据该办法,候选人有助选、拉票行为的,要在相关学部范围内进行通报。情节较重的,终止其当次被评审与选举资格;情节严重的,除终止其当次被评审与选举资格外,还取消其下一次被提名或推荐资格,并记入诚信档案。

  中国科学院在其《院士章程》中对院士增选也有明确规定,新院士的产生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先由归口初选部门推荐,然后汇总到中科院,由各学部组织院士评审,最后由学部差额无记名投票选举。而为了确保公正,候选人与投票的院士要回避见面。

  让院士回归荣誉

  如何看待相比起首轮公布的560名有效候选人名单,此次企业高管的数量大为减少?7月1日,《法人》记者再次联系中国工程院增选办办公室。

  “增选第一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从560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173位候选人。增选情况正在统计中,我们不便于接受采访,工程管理学部候选人的第一轮评审,按其专业背景在相关学部进行,具体详情请以后咨询。”一位工作人员说。

  《法人》记者注意到,鉴于中华医学会等机构联名质疑“烟草院士”谢剑平没有受到相关专业背景学部评审,缺乏“同行评审”的诟病,此次评审中增加了工程管理学部候选人在相关专业背景学部评审。

  这也是让备受争议的工程管理学部院士得到了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突出了相关专业背景评审,让科技、学术回归院士的初衷,让高官、高管还原专家的本来面目,不再以高官、高管论院士。

  经学部常委会研究确定,主席团批准,医药卫生学部则采用了“通信评审”这一评审方式。

  工程管理学部从正式候选人的36人入围15人,此前两次入选候选人的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张继尧本次落选。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专业中有四人进入第二轮评审环节,分别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曹耀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维和、中南大学校长助理、商学院院长陈晓红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

  有院士提名的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凤懋润和鞍山钢铁集团副总经理邵安林也进入第二轮评审环节。

  “企业高管入围增选名单所引起的争议,对于院士的光环产生质疑的也不仅仅是公众。还原院士的科技和学术地位,一些优秀的科研学术性官员未尝不可做院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一位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不应该简单的反对企业高管入选,院士应该多承载一些社会责任,弘扬科学精神,重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让院士回归应有的荣誉,而非质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河南强奸多名幼女官员死刑复核书公布
  • 体育巴里奥斯称合同逃税 上诉FIFA禁赛恒大
  • 娱乐央视电影频道美女主持人王欢去世(图)
  • 财经刘铁男案新人物:退休3年亲密搭档被带走
  • 科技苹果iWatch商标中国注册或遇麻烦
  • 博客律师:如果藏獒咬死女童案发生在美国
  • 读书他改变了二战进程:死于日本的苏联谍王
  • 教育校园情侣毕业领证 拍微电影记录爱情(图)
  • 育儿中国好老爸:男子给女儿当人肉秋千(图)
  • 水皮:热钱一旦流出的后果如何
  • 叶檀:证监会财务核查结果让人害怕
  • 梅新育:底特律破产的误区
  • 陶冬:QE退出难有完美结局
  • 吴玉慈:天下富人一样贪
  • 倪金节:全国住房信息联网难在哪里
  • 张卫星:我赌股市大跌赢了30桌饭
  • 陈序:警惕房价上涨再成预期
  • 王绍东:应降低存款准备金和利率
  • 钮文新:这次的股灾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