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日,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易鹏做客中新网《新闻大家谈》,解析中国新型城镇化如何破题。中新网记者 张龙云 摄
中新网7月3日电 城镇化是否会成为房地产化成为很多人的担忧,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易鹏今日在做客中新网《新闻大家谈》时表示,土地财政有其存在的价值,不能一味妖魔化,但新型城镇化要求走集约化道路,需要有相匹配的政策配套才能做到。
易鹏表示,土地财政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为土地财政和中央的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不彻底,或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财权不匹配,会衍生出一些问题。土地财政目前也发挥了价值,地方政府用来做基础设施,城市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都是因为财税收入加土地财政两大“蛋糕”支撑。所以不要把土地财政一味妖魔化,房地产也是如此。
易鹏表示,但是目前土地的城镇化率远远高过人口的城镇化率,所以有很多“空城”的现象,是极大的资源浪费。中国的国情决定还是必须走集约型的城市化道路,不太可能搞非常奢侈、资源消耗高的城镇化。土地也是重要的资源,那么土地的节约化使用要提升,这种情况下要对路径进行改变。
易鹏说,改变过程中间理念就要改变,但是这种改变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或政策配套才能做到,现在地方政府财权不配套,国家的财税体制要调整。调整有两个路径:要么,把地方的税权拿到中央来;要么,把中央的财权放到地方去。只有匹配的情况下,推行新型城镇化很多理念才能得到落实。所以,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主要是解决以前的很多问题,但是要想新型城镇化,背后是需要以制度改革作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