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会场一: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径实录

2013年06月29日 10:51  新浪财经 微博

  新浪财经讯“2013陆家嘴论坛”于6月27日至29日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召开,500余位国际国内专家、学者和官员将在大会上发表自己的观点。6月29日上午,众嘉宾在“专题会场一: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径”中发表看法。

  以下是发言实录:

  主持人连平:今天我们这个主题是“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径”大家知道实体经济在危机过后复苏时间缓慢,中国经济最近两年来持续增速在放缓,但是我们的新一届政府非常关注城镇化的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城镇化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这个过程当中支持城镇化是非常关键的。金融通过什么方式支持城镇化,是不是应该要有创新、应该要有转型,究竟怎么样使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能够落到实处,这就是我们今天这一节讨论的主题。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有六位发言嘉宾在座台上,很高兴请到了国内非常知名的包括高层的领导和专家,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我们的敬意以及我们的期待。

  有关第一节的讨论我想程序还是要说一说,分成三段,第一段,请各位专家每人做一个发言,控制在6分钟之内,第二段,由我来向他们提问,回答的时间5分钟,第三段,下面的听众提问。在这里向各位发言嘉宾表达我的意愿,希望能够掌握好时间。下面先请周主席做发言。

  周延礼: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陆家嘴论坛。这次陆家嘴论坛设置的题目是“金融改革新布局”,我认为这个题目恰恰契合我们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家知道,城镇化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持有中国特色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一重大决策动我们保险业来讲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我想主要的服务人的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保险资金对城镇化建设的有力支持,提升城镇化建设保险业绩如何做好服务的措施,以及促进保险业在发展过程中和城镇化提供有力的保险产品,从这几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些交流。

  大家知道,保险业游服务经济发展经济补偿方面的,在支持重大项目的建设有资金维护的功能,在政策管理方面有政策管理的功能。首先,在城镇化建设当中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促进人的城镇化这是一个关键。大家知道,保险业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保障过程当中,如何把商品保险有效的结合是我们做好保险业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城镇化建设当中有效发挥作用,这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的课题。城镇化建设是我们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如何有效的促进保险业的发展逐步推进,也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这方面我们有过很好的实践。比如说,保险业在新农合、新农保、城镇职工和居民的保障方面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举几个数字,截止到2012年,全国有16个省区市、129个县,在新农合方面都有一些具体的成就,已经达到3147万亿,管理的资金超过了50亿元,向2337万人次提供了医疗保险的保障,社会保障体系的层次,产品已经超过2千个,基本上满足了在城镇化建设当中发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商品保险有效进入提供一些借鉴。养老保险工作迅速发展,企业年金保险业超过了2千亿元,97%以上的企业选择了保险公司做我们的受托人。三是,在流动性劳动力的保障的补贴方面,保险业有效的发挥了作用。比如上海社保资金在全力的开展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保障。

  第二个方面,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城镇化建设和基础建设方面,保险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然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有9家保险关联公司发行了114项债权投资计划,金额已经超过了3500亿元。二是,放开了不动产的投资,目前保险资金已经投资在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地区保险保障项目,吸引资金已经超过了235亿元,其中有5家保险公司投入了7个项目,预计投资大约是150亿元,提供了养老保险,提供了良好的养老设施建设。

  第三个方面,保险公司过程当中评估,政府债券,还有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刚才大家都听到了尚福林主席讲到几家保险公司共同参与了石油管道的项目,这些都有力的支持国家项目建设,尤其是城镇化建设方面提供资金支持,这是一个有效的尝试。

  第三,参与社会管理,提升城镇化水平。一个是,创新产品的手段,二是,化解了社会矛盾,提高了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政府发挥的效果。

  第四,活跃市场经济,促进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农村,特别是在投保人的短期资金聚集起来,可提供长期投资。

  保险业的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我们还有效的提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保险保障发挥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政府间的沟通,加强保险的宣传,为我们保险业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城镇化建设方面能够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主持人连平:谢谢周主席,周主席主要是从保险方面做了非常好的阐述,介绍了很多情况。下面有请贾康所长发言。

  贾康:我们现在讲的城镇化是新兴城镇化,实际上是有别于我们过去的城镇化而需要注入新的东西的这样一个过程,虽然官方报以常驻人口为统计为54%,但是能够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这个城镇化水平计算也就是34%到38%,而以后还有比前面更大规模的人口,4亿或者4亿多的人口在未来30年左右的时间段从农村转到城镇长期居住,这个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这些转移进来的人他能够市民化这个城镇化才能成功,如果不能够解决他们市民化的基本问题,可能社会矛盾会积累起来。面对这么大一个考验我们曾经探讨过,新型城市化靠财政金融支持的四个角度。

  第一,以财政为代表的进一步的必须是全口径的,可以形成全景图的作为一个支持的公共资源来促进市民化的城镇化。

  第二,特别强调的是在包括财政的运行机制上面,怎么样多绩效水平的推进基本,一系列管理和机制创新的挑战。

  第三,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间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改革,特别是我们十八大提出的,今年三中全会形成的改革的顶层规划,以及这个顶层规划领导之下继续允许地方、局部、基层先行先试,这样上下的个全面改革,而财政的分配体系全力支持这个全面改革,而这个改革是新型城镇化的前提条件。

  第四,和金融直接相关的概念,财政能不能够作为后盾以有效的方式和机制支持,我们所说的公司合作伙伴关系这套机制的建立,现实生活中中国早已经大量的出现这种可称为公司合作伙伴关系机制的具体实施的BOT、TOT、BT等等这些创新。另外,我们认为这些年的财政在努力寻求政策的概念下,财政的贴息,商业性贷款一种合理的来支持的特定对象的项目,以及财政信用担保等等,与金融体系形成合力都是这个机制的具体内容。

  实施路径方面我们做了探讨,简单勾画一下,我们认为现在可以具体化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公共服务等方面,这三大方面和城镇化紧密相关,具体的要从方向到具体的管理,再到具体的筹资、融资机制,全方位考虑和创新的探索。

  具体的形式,比如说在基础设施方面怎么样改造现有的基础设施,以及按照合理的顶层规划怎么样新建基础设施,这里面大量的建设首先是怎么样筹集资金,我们今后还有4亿以上的人口要进入城市区域长期居住。6万亿肯定太少了,600万亿肯定太多了,不是一个很精确的数字,说明资金筹集方面的压力是很大的。首先给人感受到的,是一个很好的调动民间资本、社会资金,包括境外资金,一起进来,支持城镇化,解决所谓60万亿投入怎么样得到资金来源的筹资问题。同时我们可以想到,其实限于融资、投资这个领域,要深化到管理创新,是一个更好的管理模式,因为私人的资本、民间资本进来以后,要选择回报内在的、内生的提高绩效的全套机制,我们现在所讨论的这个角度上,整个民间资本、社会资金互动的城市化,真正最值得追求的是从投资、融资的层面,深化到管理创新和综合效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和现代化。

  主持人连平:下面请降彩石先生发言。

  降彩石:我刚才从行业发展、从社会发展角度发表了很重要的观点,我从保险企业这个角度谈一谈保险企业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理解,以及保险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相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渠道。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是中国改革重大贡献,也必将对保险行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我感觉,第一个方面,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内涵的理解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这个方面会进行大量的投入。

  二是,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会使农村的人口与城市人口更加均等化。

  三是,能够推动和促进产业的升级。

  四是,能够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能够推动带动城乡居民共同进入现代化的社会。

  五是,居民幸福感提升,能够有效的提升城镇和农村的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提升。

  第二个方面,保险业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优势。

  一是,大家知道作为专业化的风险管理组织,和作为长期稳定资金驱动的收益方,这个方面保险业能够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这方面提供风险保障和资金的支持。我们的城镇化建设,下一步将会涉及到将近20个城市去群,180个地级以上的城市,以及上万个区域,在这方面有各种各样的风险管理,特别是在灾害贫乏的情况下,一些问题更需要有效的规避。

  在2012年我们公司为企业财产和各类工程提供的风险保障超过了18万亿,在技术设施方面的投资这方面参与保险资金的投资也在逐年的增加,而且这方面的空间提升也是很大的。

  二是,作为实施管理和民生保障的重要参与,我们可以为城镇居民提供均等化的优质的服务,这方面国家在推动农民保障体系的建设,我可以提供一个数据,目前我们公司为超过7千万户的农民提供了住房保障,就是城镇的居民在座的就是一千万,一方面,空间很大,一方面,城镇的保障形成了不均衡。

  三是,通过实施全产业链安全生产的风险管理和社会层面的显现化,实现城镇升级。在这方面我们推动了新型产业链的整个保险,可以通过保险机制,使隐性成本显性化,推动企业将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质量和效益上,激发企业主动转型升级,主动放弃粗放式的发展模式。

  四是,通过提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效率,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这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农业方面的保险,最近比较直接的例子,我们做的新兴的农业保险,像山东我们从种植、养殖、生活运输、加工出口一揽子保险,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形成和优化。

  第五方面,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保险保障,提升城乡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在这个方面我们相信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必将极大的激发代表城市人群、居民个人财产保障的需求,以及相关更多的个人风险保障的需求。

  最后一个方面,四个分析的建议。

  一是,全社会进一步提升风险防范的意识,高度重视保险在支持城镇化建设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二是,进一步完善法规体系。

  三是,金融保险业加强沟通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城镇化建设。

  四是,加快推进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主持人连平:下面请巴所长发言。

  巴曙松[微博]:关于金融支持城镇化这个题目也是我在规划研究里面具体承担、具体关注的一个题目,思考这一段时间我觉得有三个要点可以跟大家交流。第一个,怎么在金融支持城镇化里面引入一个市场化的约束机制,第二个,怎么引入一个市场的创新机制,第三个,怎么引入一个市场化的需求匹配机制。

  首先讲第一点,我们中国的地方政府在现有的财税金融体制下建基础设施应不应该?答案显然是应该。在整个财税体制这样一个框架下,中国负债建基础设施应不应该?也应该。所以实际他是一个可能不为常规金融体制所允许的方式,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如果什么都不做,那我们城镇化能推进吗。而且从过去我们银行、金融机构服务的实践来看,你如果做违约率的评估,这一块是违约率最低的。问题在什么地方?问题就是地方政府应该有一个约束机制,有一个信息披露机制,对公众来说,公众期待如果你无所作为,大家会说这是一个无能的时代,而公众只关注投资形成的机制的改善,他可能不知道你有多大的负债来筹得这个资产,所以怎么形成约束机制,约束地方政府在跟金融机构打交道、跟投资者打交道过程中有这种约束,是不是地方政府应该有必要披露他的详细的债务增加风险状况,包括刚才贾所长讲的PPP,这三个P最重要的一个,地方政府往往过于强势,容易耍赖,不讲信用,所以引入了约束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的做法,我觉得我们金融机构还可以继续参与,我们不要把这个业务妖魔化。

  第二点,引入市场化的创新机制。我研究来、研究去,文件看来、来去发现,用金融提供城镇化的支持,发现取决于其他领域的变革过程,金融是一个他们的体制变我们就变,也就是说土地制度要有变革我们整个金融业给地方政府提供的投资机制就完全出现变化,地方的税收结构的变化,引入房产税和不引入房产税,我们的融资交易结构的设计完全不一样,问题是涉及到中央和地区财政在承担转化过程中的各个责任的承担,这个不一样的话,我们银行设计的交易结构里面不一样,大家通常说,我们银行贷款实际说是承担了债券市场不发达、直接融资不发达的情况下我们承担了这么一个基础设施债券化融资的功能。我请教很多评级机构,我也请教大家,在评级机构看来,中国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是个什么关系?评级机构的负责人告诉我说是总公司和分公司的关系,既然总公司和分公司的关系,我们地方政府还有什么好担心的,中央政府好的不得了,所以怎么明确中央财政在偿还中的责任。

  主持人连平:下面请沈总发言。

  沈明高[微博]:金融支持城镇化两个看法,第一个看法,现有的融资模式我个人认为是不能支持城镇化的,现有的融资模式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我们的投资效率比较低,第二个,比较低的投资效率必须不断的提高发展力,这个是我们目前现有的增长模式下面临的最大困难。

  我们现在来看,比如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相对制造业而言,地方政府拿到的更多,所以基础设施的投资增长在加快,而制造业的投资增长是放缓的,这跟制造业的产能过剩有关系。第二个,相对重大企业来讲,大企业获得资金。第三个,相对沿海地区来讲,中西部地区拿到更多的资金。如果把这三个,地方政府、大企业和中西部地区,加在一起发现,这三个部分在中国经济当中杠杆率都已经是最高的,地方政府我们现在的说法可能30%,中国的企业整个负债率超过了120%,在全世界来看都已经是比较高的,负债主要是大企业。,信贷继续向杠杆率比较高的地区集中的话,如果从金融支持城镇化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资金向比较好的方面去。

  第二方面,金融怎么支持城镇化,从市场化的角度来讲,第一个就是发债,中国可以考虑发行比如说城市化相关的中长期债券,这个债券可以向国内的投资者开放、也可以向国外的投资者开放,全球大量个别收益率产品的投资者需要配置更多的产品,开放债券市场自然就会对地方政府有所约束。第二个,PPP或者以股权的形式向中国国内的私营企业开放一些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像比如说医疗、金融、教育等等这些需要的行业,可以以股权融资的形式直接的开放,就是说直接的把产品私有化。

  第三方面,在中国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城市化过程当中,如果中国的土地,特别是农地,不能货币化的话,大家知道土地是很多农民最重要的财产,也是在中国最重要的财富之一,但是土地在中国不能货币化。农村不能把土地变现到城市去,没有这样的融资方式,其他的方式我觉得都是显得微不足道。土地怎么样才能货币化呢,我现在能想到的一个方面是,我觉得要发行土地收益债券,很多村里的土地集中了,农民每年拿到800块钱一亩的收益,相当于土地一亩地就是债券,如果假设债券每年的收益率是4%的话,这个面积就是2万块钱,当然2万人民币我们也是不会卖的,但是能不能让农民在市场上交易,如果有些人预计土地未来会升值的,未来的收益率也会变的,也可能10万、20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入到支持城镇化。

  主持人连平:关于杠杆率的问题,其实跟刚才巴所长讲的内容之间有非常好的衔接,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下面请最后一位发言者彭文生先生。

  彭文生:我觉得前面几位,城镇化的形式讲的比较多了,我讲几点,第一点,城镇化历来是和政府的公共财政联系在一起,我们讲金融、讲融资根本上是公共财政管理问题。现在的问题,融资方面城镇化的投融资需求加强,另外一方面,我们现在很多讨论地方政府债的问题,负债率高,其实我们每年的储蓄率跟GDP的比例,跟经济来讲不应该说是钱不够,而是怎么样来投资的问题,所以地方财政的管理提出这两个方面。

  我们看政府负债可持续力,经济增长是不是超过负债,这个地方的经济增长是不是超过负债水平,所以看融资占比地方经济的占比。

  另外是,怎么样改变资产交易,我们正常的或者常规的税收,变为税收以后就有一个自我的纠正,因为整个融资储蓄而言每年是一定的,政府征税的话有自我的一个情况。

  彩石:提到网络,从保险行业来讲,保险业服务网络是最多的,无论同数量,还是从覆盖率来讲,以我们公司为例,网络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城区,一个是农村市场,在城去我们基本建设的所有的行政区划都有城区服务网络,保监会非常支持进一步推动营销服务和社区服务模式的建设,在农村地区在去年中国保监会的支持下大力推动我们农村服务网络的建设,公司叫一号工程,汇报一个数据,目前覆盖了85%的村,覆盖了所有的乡镇,在农村的服务体系里边,保险业和当地的政府机构建立了农村协保员,目前已经发展到30万人,我们去年已经覆盖了85%的村,今年的目标实现全覆盖,也解决了保险服务到农民田间地头的最后一米线。

  周延礼:从保险监管政策上来讲,主要是完善市场机构的体系,形成了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另外还有中国人寿,还有一些寿险机构,也深入到提供一些养老、新农合、新型农业养老保险的这些方面机构,我们将进一步加大,随着城镇化进程会有新的政策措施。

  具体来讲,我们有两条,第一个,对我们保险机构基本市场维度分类管理,根据需要,我们建立新的分类机构这样一个制度,向农村、乡镇,特别是城镇化建设进程比较快的一些地区提供保险。第二,我们还新设了一些农村服务设,服务于新型农村的养老保险也好等综合性服务的农村保险合作社,支持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主持人连平:谢谢两位保险业的高层领导。下面这个问题提给贾所长,因为刚才贾所长在发言中间谈到公司合作的模式,PPP模式的引入私人进入我们公共设施建设,我想问的问题是,目前中国这样的体制和模式在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引入个人的模式觉得会有多大的吸引力,对个人投资者有多大的吸引力?

  贾康:我感觉如果把这个机制由粗到细的动态优化,应该说吸引力越来越大。我想从中国第一个本土民间资本进入的BOP项目简单勾画一下,在上世纪90年代厦门机场建成之后,从厦门到泉州客流量其他相伴随的很多交通上的通行量明显上升了,但是从厦门机场直接进入泉州要有一个大桥,泉州市政府认为这个项目拿下来他自己里不能及,因为当时算算是2亿多的建设资金,现在建要很多倍,当时2亿多就是很大的数字。但是他想到,既然中国内陆已经有了建电场、建垃圾处理厂等等这样外资进入这些项目,能不能泉州在这个项目上进入BOP,泉州政府表示他出2千万,其他的民间资本跟进,民间资本他们自己的偏好是我愿意进入有长期稳定的汇报的领域,因为年度有8%的回报,他有信心了,民间资本偏好于长时间的相对稳定的获得可接受的汇报。泉州市政府后来怎么样呢,泉州市政府表态他愿意出2千万,股份制这样一个BOP项目,其他的1亿左右的资本金是其他民间资本进入的,进入以后大势已成,民间资本凝合在一起1个多亿,再加上贷款2个亿,按时保质把这个项目建成,一直到现在都在运行。

  刚才巴所长说了,地方政府环节以后有些衔接不太好,当时是这样,后来出现一些矛盾,这个项目总体来说相当的好。泉州市政府看到这个事情大势已成,他把他的2千万卖了,这样一来泉州市政府在这个事上等于一分钱没出,账面上看他不出钱,过去只有政府出钱才能给城镇化配套,靠民间资本建设调动积极性。以后我们到内蒙,我们看从呼和浩特到包头干道,在高速公路进口有一个BOT,当时在西部大草原的情况下BOT的项目已经在干道上成功,这个潜力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连平:说明关系处理的好,还是会成功的。

  贾康:现实生活中有迫切需要。

  主持人连平:政府扮演合适的角色。

  贾康:政府一定要开明,政府不能够说换了届以后前面就搁浅了。从发展前景来看,还是要鼓励他优化,不能说这个事碰到问题咱们就不干了。

  主持人连平:接下来的问题给巴博士,刚才巴博士讲到一个概念,总公司和分公司的关系,现在地方政府的推进城市化过程当中如何管理,这样的模式下你觉得如何处理好这样的关系?

  巴曙松:做城镇化就需要这样的激励和约束。我想讲第三点,城镇化金融融资过程中,需要一个市场化的需要匹配,为什么呢?梳理下来仔细看,如果说未来是新型城镇化,我本人也参与了城镇化规划的讨论,可能未来演进的路径和原来会有很大的差异,在新的城镇化规划里面,很多体制会进行重大的调整,比如财税、土地,像刚刚贾所长讲的一样,城镇化因此而带来的金融需求变化很大,不确切,我们通常城镇化融资,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基础设施,第二,农村向市民化的身份转换,第三,社会保障,保障体系,教育、医疗这些方面的建设,第四,保障房,第五,小城镇发展过程中一些草根金融的发展,农民转移出来进入小城镇,或者沿海回流的这部分农民工的创业。这五个部分,比如说保障房建设,我们如果有计划的分配方式,会出现很多地方空置保障房,很多地方供不应求,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的保障房建设只供应户籍人口,我们保障房不能只看总量,要看细节中,保障房分布在不同地区,那些非常需要保障房的保障房数量却是非常少,如果一定让我点名的话,比如说杭州、苏州,而前几年保障房建设一马当先,现在一年建设多少。所以如果真要形成一个计划的匹配城镇化的资源,还要保证金融支持的化,会导致极大的错配。

  再比如说城镇化未来我们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身份的转换、户籍制度的取消、农民工的回流,会带来方式的重大变化,我们通常说人口的城镇化,我们金融需求积聚到50个、100个中心城市。再比如说,我们再做细一点的研究,在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间各个国家城镇化不同的时候,基础设施融资的主体和需求的主体是不一样的,起步阶段重点可能就是道路,城际的高速公路,接下来慢慢可能就变成了高铁、地铁,接下来还有相关配套的建设,各个地方不一样,全国这么大差异的一个城市化程度的金融规划的话,要针对不同地区城市化的进展水平,要用不同的融资方法,你想有一个万能的能清晰的知道哪个地区什么方案,通过放松管制,放松金融机构的准入,产品的管理,包括银行、证券、保险资金的运用范围,目前看规划是政府的手过于强了一些,而对市场的需求这种识别、判断的尊重是弱的。

  主持人连平:下一个问题提给沈总,刚才几位发言都讲到,管理上的问题,在这样的状态下,你刚才讲的吸引外资,你觉得这种可能性大不大,究竟能不能有效的吸引外资?

  沈明高:所有的资金都是逐利的,如果不能挣钱肯定不会来,金融市场怎么样增加地方政府的纪律方面是可以做一些工作,如果说我们未来要地方政府发展,他的资产负债表不清楚,他的数据不清楚,我觉得这是很难想像的,我觉得可以有条件的在未来发展,第一,要告诉真实的负债,第二,对未来资金的偿还,包括利息的支付,有一个明确的规划,第三,你这个资金的使用跟方向也要明确。所以说我觉得中国的地方政府还可以发展,但是在目前这样一种不透明的情况下,只能降低大家的信心,并不见得能够拉动经济。像有些企业一样,比如一些大的企业,他应不发债,评级机构看评级,评级,增加他的透明度,是未来让大家认识到这个地方投资的潜力。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地方政府的融资也好,这样我觉得市场秩序才能建立起来。外资能不能进来,我觉得这个不重要,需求方来购买,如果他对地方政府提出要求,是一个好事,但是我们个人都有这个需求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

  主持人连平:通过财政管理,你觉得有没有这个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

  彭文生:通过财政管理的问题,比如说有几个大的原则,第一个,现有的日常的支出,包括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涉及到新型城镇化的方面,这个程度的支持应该是由现在的税收、减少其他方面的投入来支持,而且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利于今后的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也强一点。现有财政这个体制下,也有一些办法来管理土地资金的使用,举一个小的例子,在香港回归之前,成立一个土地基金,设立土地基金的目的是什么呢,限制政府,不能无限制的卖地,不能无限制的使用,即使卖了地资金怎么使用,社会上有监督,中长期的财政管理的问题。

  主持人连平:最后剩一点时间,留给下面台下的听众,大家看看有什么问题借这个机会向几位专家请教。

  听众:我有一个问题,刚才谈到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还有两个很大的隐形的负债,目前在地方政府的负债表上没有,第一个是大规模土地出让过程中的低于成本价的挂账,这个挂账通常是在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上,这个部分在资产负债表上不限时,第二个,地方政府在推进产业项目的时候财政的大规模补贴,这个也在资产负债表上不反映,所以对于这两项隐形负债目前没有统计,不知道有多少,我知道非常大,对这类的负债,将来有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如何加以管控?包括未来在中央和地方税制怎么调整,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请问巴所长。

  巴曙松:这是一个纯粹的财政问题,所以大家很清楚这个问题该由谁回答。

  贾康:我理解刚才这位先生提出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现实生活中地方政府以低价甚至无价把土地出让,去招商引资,在资产负债表里面是不表现,但是不造成以后的价格,是希望通过这个办法形成园区或者达到他的追求。第二个,想持续的保持对早上引资其他经济活动的吸引力,这个有他自己的现金流上有没有可能把这个支付出去的能力问题,这个在资产负债表里是可以通过资金流表现出来的,也是受到约束的。这是我的解读,供您参考,请批评指正。

  听众:刚才贾所长说的,我们公司投资这方面城镇化已经十年,所以今天我的问题是问巴所长,刚才提到了透明是一个方面,实际咱们不管是金融支持也好还是城镇化可持续市场化,基础是这个项目一定要具备经济性,但是这个经济性就带来了因为城镇化技术层面来说比较复杂,不是基础设施架构方面,第二,政府参与在里面,所以这个项目的推进积极性特别复杂,地方政府把这个当成基础设施加房地产来做的话,就会遇到很多问题,现在不管怎么透明都有很多东西出来,我们自己也碰到了,这个问题问一下巴所长,您在参与咱们城镇化规划方面对咱们的约束机制,包括里面可能还涉及到评价机制,就是刚才你说到的需求匹配的方面,在项目评估和引导方面有没有一些手段?

  巴曙松:有。我补充一点这位先生的问题,我们地方政府有很多的资产,如果通过强化约束让他把酒店、宾馆能够转让一部分出来基础设施,不也是挺好嘛,提高效益,所以说PPP的实施这是在中国遇到的困难,第一个P里面政府太强势,而且他违约几乎是无成本的。同时还有一个,期限比较长。还有更大的一点,往往公众的便宜的低价的诉求结合在一起,所以商业上可持续的就持续布勒。你刚才说的我把基础设施加房地产,如果这么做还不错的,全世界的地铁设施,香港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典范,就把地铁沿线的土地和房地产项目捆绑在地区项目里面,使它本身能够成为盈利,同样的模式到了北京做不了了,香港地铁公司在北京建的两条线,现有的土地制度下不能够直接定点说就把这个地给他,这个物业拿不到,所以项目本身商业可持续,市场化定价,市场化运作,有很多管制,不愿意进入的。

  主持人连平:刚才前面把问题转到贾所长那里之后还是回到他那边,我们的听众是非常公正的。

  最后时间关系已经没有时间再给大家提问了,我想最后一分钟我只能来说一说我对大家的抱歉,因为我今天没有掌控好时间,使得下面的提问非常短,好在各位嘉宾都已经做了非常好的阐述,而且尤其是最后问题归结到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当中的模式怎么来转型,当然我既不能抱怨说会议的时间安排实在是太紧张,更不能抱怨说我们在座的专家知识过于渊博,我只能说我没有掌握好时间,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雷政富获刑13年 赵红霞获缓刑
  • 体育熊朝忠卫冕拳王金腰带 成中国拳坛第1人
  • 娱乐导演自称张艺谋大舅:妻儿曝光系联手炒作
  • 财经周小川:多工具调节流动性保持市场稳定
  • 科技iPhone 5S原型机电池谍照曝光
  • 博客柴会群:南京饿死女童的最后一百天
  • 读书悟空揭开西游世界终极秘密:齐天传
  • 教育大学期末试卷考避孕套用法(图) 状元
  • 育儿女童被藏獒咬断气管身亡母亲目睹惨状
  • 刘步尘:中国彩电全面超越日本了吗
  • 黄小鹏:三张图解释此次钱荒
  • 谢百三:钱荒这场恶梦过去了吗
  • 倪金节:地方财政收支告急怎么办
  • 赵伟:中国改革红利是如何耗竭的
  • 姚树洁:国人为啥犯有移民焦躁症
  • 叶檀:6月钱荒三大启示
  • 张捷:本次流动性危机是金融战争
  • 郭世邦:盘活存量可能只是美好愿望
  • 童大焕:房价会不会像股市一泻千里